《虞美人》《苏幕遮》
【学习要点】
1.探究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关于作者
李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他评论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正因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养成他非常率真任性,无所顾忌的个性,像贾宝玉的类型。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没有心机,不懂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成为一个无能昏庸的君主;因为率真任性,所以他生活豪华奢侈,没有节制,而导致国破家亡。也因为率真任性,所以,即使在亡国之后,他仍然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有所反省和节制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封作违侯命,由国君降而为俘虏,穿戴白衣白帽,开始屈辱的后半生。他曾经对旧日宫女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又对当时已成为宋臣的旧臣说:“悔不该错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都是因为在南唐灭亡前向李煜直谏被杀。当时这位旧臣听见后主在这种情景下还说这种话,吓得不敢吭声。后来宋太宗问及,徐铉不敢隐瞒,据实说了李煜的话。宋太宗听了,于是,对李煜有了猜忌之心,据说写这首歌的时候,正是公元978年七月初七,这天既是乞巧节,又是李煜的生日。后主,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写下了《虞美人》词。也就在这个晚上,它传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内容。
【探究活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句,春花灿烂,秋月皎洁,“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可是为什么李后主见了反而充满悲怨之情说“何时了”呢?往事对李煜而言,指的是什么?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赏析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世进行回答。
【讨论明确】
此刻,他正过着囚徒的生活,他的人生已经绝望,不再有快乐,所以春花秋月反而勾起他无限的伤感和对往事的回忆。这正是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往事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时候,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生活奢侈又美好。可是现在呢,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一场豪华凄凉的梦。
【探究活动】
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的题目,注意找到意象,概括意境,然后辨明情感。
4
【讨论明确】
词人选取了沉香、鸟雀、荷、初阳等意象,描绘了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等三幅画面,表达了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课堂提升】
1.《虞美人》和李煜同时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各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答案】《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无比厌烦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憾恨。《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所表达的梦醒之间身份错位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离别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繁华不再、人生无常的无奈,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解析】
要点二: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探究活动】
《虞美人》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赏析手法的题目,先找到对比的对象,然后分析效果。
【讨论明确】
词中三度对比,隔句照应。选取“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这些无情之物,和“往事,故国,朱颜”有限的生命,来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曲传出。
【探究活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赏析手法的题目,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词的内容解释然后答出效果。
【讨论明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写的是一种郁结已久的愁绪,用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来作比喻,就具有了一种奔放恣肆的气势,愁绪是沉着的情感,而作为喻体的春水又是飞动的,写出愁绪的缠绵不尽,同时又照应前面的“春花秋月”。
【探究活动】
你认为《苏幕遮》中哪些字词写得好,请简要赏析?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考核炼字的题目,注意炼字的答题方向有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结构,注意结合诗词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呼”字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遥”“久”“梦”等
【探究活动】
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考核诗句的赏析的题目,注意从意境的创设和炼字的角度回答。
【讨论明确】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第二,这两句词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 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 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1)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4
【答案】参考A:哀景衬哀情。(1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也可以。答“比喻”不给满分)眼前的烟柳历经沧桑而衰败,又加上历来被离别之人攀折,如今也是憔悴不堪。(2分)作者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而伤别,加倍突出了人间的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分。提及沧桑之感亦可)参考B: “憔悴楚宫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词人眼中所见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如楚宫腰的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憔悴不堪了,已是古老且衰败。(2分)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烟柳姿态,而且强烈表现了词人心中所生的历史沧桑之感(离愁别恨)。(2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答案】秋日、夕阳——漂游思乡;阳关曲——别离之苦;乘舟凭栏——孤寂。夕阳闲淡而且秋光已老,这种凄清孤寂的环境已经让词人心中满是离愁,而送别的阳关曲不由得让独自乘舟而去的词人更是肝肠寸断。
【解析】
试题分析:下片写离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触。“夕阳”句,点明离别之时正值暮秋的傍晚,一抹淡淡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烟柳。连用三个形容词“闲”、“淡”、“老”,集中描写“夕阳”的凋残,“秋光”更是“老”而不振,清冷孤寂的环境,令人颓丧、怅恼的景物与词人自己愁怨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他愈增离恨。“离思”句,极写离思之多、之密,如长满杜蘅的郊野。然后以“阳关曲”和“断肠声”相呼应,烘托出清越苍凉的气氛。结句“独自凭兰桡”,以词人独自倚在画船船舷上的画面为全篇画上句号,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