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正如图片中所示,在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质---二氧化碳。一、 CO2的性质
【提出问题】根据图片你发现哪些二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一】验证气体密度的方法。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使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熄灭。
【活动二】思考验证气体水溶性的方法。
【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观看图片。
猜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及得到的结论。
思考、
设计实验方案,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从身边的例子说起,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为后续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埋下伏笔。
从用途出发反思猜想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趣味性。
利用已学二氧化碳性质反思实验,有利学生思维的培养。
3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组织探究】探索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反思与运用】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在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二、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活动四】观察干冰。
取出干冰观察干冰升华。展示生产生活中使用干冰的场景。舞台烟雾、冷却食品、人工降雨等。
【课堂小结】这一课我们一起探究了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为我们所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人类不应过多影响碳的循环。
思考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性的方法。
思考,对知识进行运用
思考,回忆旧知识,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思考认识另一种状态下的二氧化的性质与用途。
从元素守恒的视角在此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与消耗。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汽水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来源,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水溶液,对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探索。层层深入的讨论中,逐步形成完整严谨的方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二氧化碳的生成与吸收为载体,进一步构建元素观,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及方法。
【板书总设计】
课题3 CO2 和CO(第1课时)
一、CO2的性质
3
物理性质(通常条件下) 化学性质
1、密度比空气大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与水反应 H2O + CO2 = H2CO3(不稳定)
3、能溶于水 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CO2)
4、不支持燃烧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二、CO2的用途
1、气态肥料
2、制造饮料(啤酒或可乐)
3、制造烟雾与冷凝剂
4、人工降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