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
1、熟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2、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要求学生学会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
学生首先回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在教师指导下,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对比得表格如下:
CO2
CO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初步学会对比学习的方法。
教师图片展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出回答:
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由现象得出结论。
4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火焰呈蓝色。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CO+O2===2CO2
多媒体展示煤炉里,煤层上方、中方、下方各发生的化学反应。
点燃
学生书写各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方:2CO+O2=====2CO2
高温
中方:C+CO2======2CO
点燃
下方:C+O2====== CO2
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氧化碳的毒性
观察现象并归纳结论:
正常血液 CO 血液
(深红色) (鲜红色)
原因:一氧化碳及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一氧化碳有毒。
了解一氧化碳的中毒的事例过程。
提出讨论问题: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用煤火取暖时,应该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3、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很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4、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
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汇报:1、炭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在缺氧,不通风等条件易发生煤气中毒,因此,取暖时应保持通风。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不易发觉,加入有气味的气体,有利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如发生煤气泄漏事件,应及时关闭泄漏源,保持通风等。
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增强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
教师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现象,并根据现象作出分析,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学会根据现象分析结论。
提问:由于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在设计此实验时,书中用了尾气回收装置,你有何新的改进方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气球收集。2、重新用作能源,来还原氧化铜。
学会探究新方法,新途径的能力。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你能说出一氧化碳的用途吗?其中哪些有利于人类,哪些不利于人类?
拓展讨论:1、如何区别无色气体是氢气还是一氧化碳?
2、CO2中含少量CO如何除去?
3、CO中含有少量CO2如何除去?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2、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让学生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忆、汇报: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关用途。
反思与交流。
【板书设计】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略小 难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4
点燃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有利的一面: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不利的一面: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