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一、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是在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以通俗的类比和典型的事例进行了说明。是前三节的延续,也为下一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 学生的起点状况分析:
初中七年级学生已经入学一个多月,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了解了一些生物学概念定义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对生物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细胞知识,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和能量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上课表现积极,学习效率较高,课堂气氛比较好,能有呼有应积极配合。生物这门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部分学生能适应课堂并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 学生的潜在状况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而且抽象:比如克隆、遗传信息、能量的转换等。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欠缺,综合分析能力不够,知识储备有限。教材中涉及九年级化学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以及八年级物理的能量转换等知识,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本节教材的一大障碍。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直观展示、类比、比喻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实例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策略
教法:演示实验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类比演绎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类比推理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养成通过类比、推理等方法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4
3.情感目标:
(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引入新课
1、巩固上节课的重点
2、引起学生兴趣,引出细胞的生活需要各种物质
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组织学生回答细胞结构。
你的身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衰老,有些细胞在死去,也有新细胞在生成。细胞生活是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细胞的生活》。
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应该向瓶中加入哪些物质,才能让瓶中的细胞活下去呢?
齐答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阅读P50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回答问题,知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二)讲授新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部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科学家研究表明,水、氧气、葡萄糖,以及其他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演示实验:红墨水扩散实验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说出水变红的原因。
教师小结,并用动画展示红墨水分子的扩散过程。
默读教材自主学习找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上勾画记录,观看演示实验并回答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小探究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已经对物质这个概念有所了解,接下来一齐探究细胞中的物质。
1、 给学生提供红纸片、花生,要求学生在纸上挤压花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2、 给学生吃葡萄,提示学生从口感上说出葡萄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3、 引导学生思考鸡蛋中的营养,从而推断细胞中的物质。
教师小结:葡萄糖属于糖类,油脂属于脂质。因此细胞中有水、糖类、脂质、蛋白质,除此之外,还有无机盐、核酸等物质。
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细胞中含有油脂、葡萄糖、水等物质
如果要将细胞中的物质分类,可以根据该物质分子的大小和是否含有碳,将物质分为两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
演示实验:枝条的燃烧——
自主学习,把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4
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
区分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观看实验,细心观察,了解有机物能燃烧,而无机物不能燃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例,细胞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要进入细胞,必须经过细胞的什么结构?
让学生阅读课本,完成细胞膜功能的小练习。
教师小结和点拨,用学校门卫职能类比细胞膜功能,并提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无此功能。
思考并回答“细胞膜”。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承上启下,得出细胞生活不但需要物质,也需要能量。
提问:细胞膜能否把所有有害的物质阻挡在细胞外?讲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提醒学生注意用气安全。为了避免煤气中毒,洗澡要注意通风,怕冷的人可先做热身运动,提问:做运动需要能量吗?这些能量从哪里来?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宏观的事物逐步让学生建立能量转化器的概念。
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的形式有多种,并且能量能够转化,如蜡烛燃烧就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展示带有太阳能电池的小摆设,提问学生这里的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促使能量转变的是谁,并顺势提出能量转化器的概念。
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细胞层次上,让学生建构能量转化器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动植物作为“消费者”“生产者”的根本原因。
提出在生物体内也时刻发生着能量的转化,如光合作用。提示学生,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让学生思考植物在阳光下制造出有机物这个过程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要求学生自学课本52页,思考,在光能变化学能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能量转化器。
提出化学能这种能量细胞不能直接利用,要求学生思考细胞如何把化学能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学生回答“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自学课本,回答问题。
4
教师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小结: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化器,而动物只有线粒体,因此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称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植物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称为“生产者”。
抓住学生兴趣,生动地展示克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问:为什么人不能有叶绿体?
教师点拨:这是与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关。遗传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指导人体发育的信息。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受精卵有一整套遗传信息,能够指导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人的个体。提问:遗传信息在哪里呢?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小羊多利的身世”思考以下问题:1、多利有几个妈妈?2、多利长得像谁?为什么?
采用自制教具展示克隆的过程。
教师小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生命的控制中心。
思考
阅读课本,在教师的指引下复述克隆的过程,找出答案
(三)课堂小结
梳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总结本节课内容,点出细胞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四)巩固练习
巩固教学内容,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