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学会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能说出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学习重点】
离子形成的过程。
【学习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做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不同的原子有不同数量的电子,那么这些运动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会不会发生碰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明确学习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阅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我是一个小、小、小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猜想一下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2.阅读课本P54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定义电子层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并与同桌交流:(1)氢原子结构图;(2)氧原子结构图(含有8个电子的氧原子中,这8个电子究竟怎样绕核外高速运动呢?)
3.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观察课本图3—12中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说出其中每一部分代表的内容吗?
4.从课本上找出什么是相对稳定结构?仔细观察投影“核电荷数从1—20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3)原子核外最外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5)1—20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哪些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5.(列表比较)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易失电子
活泼
非金属元素
多于或等于4个
少于8个(氢1个)
易得电子
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等于8个(氦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相对稳定
2
6.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
想一想: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1.提供信息:(1)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2)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2.阅读课本P55第二段图文。
(1)找出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并举两例。
(2)说说书写离子符号应注意的事项。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画出1—18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总结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略
2.以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为例,说明原子是如何变成离子的?
合理即可,略。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②⑤⑥(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①④,属于阴离子的有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为④⑤。
2.如图,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种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属于阴离子的是C,属于原子的是B。
(2)用化学符号表示:A__Mg2+,C__Cl-。
(3)A、B、C三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填序号)。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2
存在困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