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
课 题
第六章 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
课 时
1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描述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剖能力.
思想教育
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态度方面获得转变.
重点
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难点
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关键
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法
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等
教具
多媒体,实验器材,种子等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导入新课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
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
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萌发和幼
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
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
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什么样的种子萌发能够形成幼苗?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认识种子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的要求:
1、解剖和观察大豆、玉米等种子,勷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教师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学生观察
教师提出目的要求。
本节课的引入新课我从“生活史”的呈现来创设情景。用课前准备的标本或挂图、来演示一个植物体的“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开花→结果→种子”的变化经历,当学生已明白了植物一生中要经过一个“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历程时,再给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基本概念。
再启发学生谈谈“你见到过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种子是怎
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的程序主。
材料器具:
浸泡过1D的大豆和玉米等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等
方法步骤:
1、 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⑴观察种子的外形。
⑵剥离种皮
⑶观察胚根、胚轴和胚芽
⑷绘出大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
2、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⑴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
⑵剖开种子观察种子的纵剖面 。⑶滴加碘液,观察胚及胚乳。
⑷绘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双子叶植物:胚有两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
单子叶植物;胚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胚乳中有丰富的养料。
小结:
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器具。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
学生绘图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
学生绘图
学生总结
教师引导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样变成小苗的”“小苗要多久才长到能够开花”“结的果实是怎样长成的”“果实里是否有种子,种子多不多”等等。接着,指出:“现在我们对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方面不能说出,或说不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从了解种子开始。
演示多种形态类型的种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拿出准备于这节课做解剖观察的种子交给学生,提出活动和学习的要求,及时指导学生解剖和观察种子结构。最后,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也可让学生来概括。
教 学 反 思
在实验操作方面部分学生能力较弱,如果课前能给与更全面的指导,相信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方面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