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赤壁赋》(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读、分析、记忆、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
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与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一、检查旧知(2分钟)
二、新课导语(1分钟)
三.研读第三段
1、朗读,先疏通句意。
2、重点文言现象:(1)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正襟危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向西。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4)方其破荆州:当 (5)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6)下江陵,顺流而东:下,攻下,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
(7)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安”作宾语,宾语前置。
(8)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动化,打鱼砍柴。状语后置句。
(9)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3、问:客因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英雄不在(板书):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点。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这是客悲伤所在。
4、问:客除了悲叹英雄不在,还有何悲?(朗读“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
明确:“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二悲人生短暂渺小。(板书)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说明理想美好,却难以实现。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三悲理想现实矛盾。(板书)
四.研读第四、五段
1、朗读第四、五段,疏通文意。
2、重点文言现象:
学生分组
疏通文意
学生个答
教师指点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盈,满;卒,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竟(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4)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 “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5)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3、问: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无尽,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因此,用不着羡慕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板书:由情入理
4、问:此时,客之心情如何变化?
客喜而笑—感情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
杯盘狼籍—以杯盘的杂乱来反衬苏子与客人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5、由此,我们得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
五.写法鉴赏(结合学生作文的角度讲解,提高写作)
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1、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马积高《赋史》)
分组讨论
疏通文意
教学
小结
课后
反思
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四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答 理喜 (以理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