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虞美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背诵诗歌
2. 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艺术技巧。
教
学
设
计
一、 《虞美人》歌曲导入(1分钟)
二、 走近作者李煜。(3分钟)
1.学生朗读写作背景(配乐)
公元974年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李煜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
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结,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教师简介作者生平与成就。
三、 展示学习目标,播放朗诵视频(2分钟)
四、 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展示朗诵成果,师生点评。(4分钟)
五、鉴赏探究(25分钟)
(一)词作整体把握
(二)分组讨论探究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屈辱生活的延续,何时是头啊?
2.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
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切入点:现代歌曲引入词作
学生活动:朗读
切入点: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朗读、点评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1---1、2
2---3、4
3---5、6
4---7、8、9
5---10、11
切入点:昔日拥有什么?
2. “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3. “问君能有几多愁”,作者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10、11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比喻 夸张
借代 设问 对比
(三) 名句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例举形象表现愁的诗句。
规律总结。
(四) 艺术赏析
三次发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
六、 课堂检测·高考链接(4分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这两句如何表现抽象的愁?(6分)
七、 课堂总结、教师寄语。(5分钟)
八、 作业:扩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1分钟)
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改变的与失去的是否相同?
切入点:与前两道题的关系。
学生活动:
例举诗句。
切入点:
考点?
答题思路。
得分点。
小结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