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苏教必修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拿来主义第一课时教案(苏教必修三)》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教案 科目: 高一语文 主备人: 邱志红 备课日期: ‎ 课 题 拿来主义 ‎ 计划 2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 ‎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 ‎3.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 关键 点拨 加工 润色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 三、题解:‎ 提问: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文中来找答案:‎ ‎(一)、让同学们阅读课文(5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请同学起来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三)、提问:‎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四)、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那么,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孱头”、 “昏蛋”、“废物”各指的是什么 ?(可以讨论)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 ‎(五)、回过头来看一下,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我们必须要实行“拿来主义”的?‎ 明确:(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 ‎1、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 ‎2、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3、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六)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1、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2、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 ‎3、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4、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七)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1、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2、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 五、理清全文思路:‎ 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展示文章的提纲: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 ‎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 ‎ ‎ 作业 布置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学习 心得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