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李凭箜篌引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目 内容 课题 李凭箜篌引 ‎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 ‎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教学重、‎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 ‎2、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 二、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题解 ‎ 箜篌(见注解)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 ‎3、歌、行、引 ‎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没有严格区别,其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行”“引”都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代表性的常见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 ‎ 三、 品读《李凭箜篌引》 ‎ ‎1、 朗读课文,参照课文解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也可同学间互相探讨 。 2、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 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 二、三两句写乐声。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 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音乐时而清脆激越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哀婉如凤凰的叫声。时而凄伤哀怨像带露的芙蓉花在哭泣,时而明朗欢快好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 ‎——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 ‎ 下句承接“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李凭的演奏感动了“紫皇”。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 首句的“高秋”和这里的“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仿佛万物皆空,箜篌的乐声包容了整个世界。 ‎ 第三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的情境承接“紫皇”,在天界展开。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演奏结束了,诗人还没从音乐的境界中走出来,神志还徘徊于凄迷的仙境幻觉中。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 ‎ 这首诗用瑰丽的辞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 ‎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四、问题思考 ‎ 问: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 要点提示:(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五、比较阅读 ‎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 ‎1、《琵琶行》片段中是通过什么角度描写声音的? ‎ 明确: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是通过环境烘托表现音乐美妙 ‎ 诗人是这样选择意象凸现音乐特征的。意象:急雨/私语/珍珠落盘/莺语/泉流/瓶破浆迸/铁骑刀枪/裂帛(旋律变化:繁密的声势→清幽的音韵→清脆而和谐→悠扬而明快→低沉而冷涩→突发而激烈→清脆而尖锐→刚劲而激越。意象组合呈现出琴声的起伏变化,由徐缓而激越,而低沉,而休停,而快捷收束,戛然才止。雕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也是流动的雕塑。音乐形象看不见,诗人们却能用如此丰富的意象完美地再现乐声,把抽象听觉转化为可视之物象(即具象)。 ‎ ‎2、《听颖师弹琴》中是通过什么角度描写声音的? ‎ 明确: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 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诗中的琴音忽高忽低,起伏缓急,忽远忽近,难以捉摸。思路明晰,既有正面摹写,又有听琴感受;选取的画面有“起坐”不安,有“推手止之”、“泪雨滂沱”、“冰炭置肠”。大喜大悲,冷暖刺激实叫人无法承受。这种情绪上的强烈震荡,无法用语言形容,但韩愈能凭真切的感知,生动的文字描摹得穷形尽相。 3、总结归纳: ‎ 比较鉴赏三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异同。 ‎ 提示:描写音乐的手法有—— ‎ ‎   直接描写:摹拟声音:运用拟声词来描绘声音的写法 ‎ ‎             以声写声:即用彼事物的声音来比附此事 物声音的写法  ‎ ‎             以形写声:即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易于感受的视觉形象来表 现的写法 。 ‎ ‎             运用修辞„„ ‎ ‎  侧面烘托:不对声音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它事物对声音的感受或反应来表现声音的写法。             或写感受,或写景物,或写效果。 参考答案: ‎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是侧面烘托。 ‎ ‎(2)风格迥异: ‎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前十句写琴声,后八句写诗人听乐的感受,至于琴声引发了怎样的人生体验,并未直言,因而此诗风格悲怆含蓄。 ‎ 六、作业:(选做) ‎ ‎1、试着体会李白《听蜀僧氵睿弹琴》的音乐形象和个人独到感受,运用学习的描写音乐的手法写200字的赏析文字。 ‎ ‎  附:李白《听蜀僧氵睿弹琴》 ‎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 注:“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 ‎2、按要求扩展下面的语句。 ‎ 要求:以“琴声”为重点,扩展为字数在70字左右的一段话,使之具体、生动。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板书 设计 愁(哀怨低回)——悲戚——欢快——清冷 教学 反思 ‎ ‎ 欣赏关于音乐描写的唐诗,必须依靠学生反复诵读和自行领悟。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准备教给学生可行的赏诗要领和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诗歌积累不富,素养不高,重点是抓住音乐描写的行文笔法、表现技法,从而突破难点:如何理解听觉艺术转化为视觉形象,再进行形象化处理。借助乐带,文字投影,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读诗兴趣,调动想象和联想力,开展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追求课堂教学最优化。本节课的容量稍大,若能在探讨《李凭箜篌引》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过程中节奏再紧凑些会更好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