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教学难点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我们一起来解决关于比萨斜塔问题。
见课本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
sin=≈0.0954.
所以∠A≈5°08′.
二、探索新知、分类应用
【活动一】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元素
【提问】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
总结: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既3条边和2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以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活动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如果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2)三边之间关系
a2 +b2 =c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活动三】解直角三角形
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
a=,解这个三角形.
2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例2:在Rt△ABC中, ∠B =35,b=20,解这个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
总结: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例3 在四边形ABCD中,∠ A=60° ,AB⊥BC,AD⊥DC,AB=20,CD=10,求AD,BC的长.
三、练习
1、 在Rt△ABC中,∠C = 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 (1) 已知a=3,b=3,则∠A= ;
(2). 已知c=8,b=4,则a= ,∠A= ;
(3). 已知c=8,∠A=45°,则a= ,b= .
2、在Rt△ABC中,∠C = 90°,∠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角度精确到1′,长度精确到 0.01cm).
(1). ∠B = 45°,b=3cm,(2). a=5.82cm,c=9.60cm
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3.点D为BC边上一点,且BD=2AD,∠ADC=60°求△ABC的周长和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四、总结消化、整理笔记
本节课应掌握:
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边之间的关系、角的关系;
2.解决有关问题;
四、书写作业、巩固提高
课后习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