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鞭贾》
【解题】
1、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21岁考取进士,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参加了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47岁死于柳州。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
2、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文章以“鞭贾”为题,其实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
3、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鬻鞭( )拳蹙( ) 蹇仄( )( ) 翲然( ) 爚汤( )
濯之( )遬然( ) 栀( )粪壤( )曷不( )
【鬻鞭yù拳蹙cù 蹇仄jiǎn zè 翲然piào 爚汤yuè 濯zhuó 遬然sù 栀zhī 粪壤rǎng 曷不hé】
【领会全文】
1、鞭的特点与文中提到的某些官员的特性有何相同之处?
A.鞭的特点:黄而泽的外表引人注目
B.官员的特点: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
2、作者在对鞭的描述时进行了由色泽到质地的描绘,这样写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先是对鞭的外表进行了具体的描绘,折鞭之后,又用“空空”“粪壤”等词对其质地进行了表述,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下文朝中官员的本质作一披露,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更加深刻地揭示这一部分官员的精神实质。
3、如何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
应该说文章的作者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其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和个人情操在文中表现的比较充分。在最后,作者写到“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而获坠伤之患者乎!”可以看出,作者是为当朝者担忧,也就是为社会担忧——有如此官员在朝,如何不让人揪心。
【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其贾宜五十 贾:同“价”,价格、价值
(2)则蹇仄而不植 植:同“直”
(3)其节朽墨而无文 文:通“纹”,纹理
(4)则遬然枯 遬:通“速”,极快速
(5)余曷不至于公卿 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握:把柄;蹇仄:歪斜
(2)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栀:用栀染,作动词;蜡:打蜡,作动词
五、翻译以下句子
3
(1)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有个富家子弟,去市场买鞭子,花了五万买得,拿着来向我夸耀。
(2)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浇洗在上面,鞭子很快干枯了,苍然发白。原来的黄色是用栀染的,光泽是上了蜡的。
(3)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
后来去东郊,在长乐坂下拥挤争道,马匹互相踢踏,因此狠很地打了一鞭子,鞭子就断成了五六节。
(4)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分则善。
现在那些粉饰容貌、言语,来请求向朝廷献技的人,如果职位恰好与其才能相当,就很好了。
(5)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 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官职恰如其分反而恼怒地说:“我为什么不能升为高官?”然而事实上(才能不高却升为高官)这种情况也很多啊。
(6)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凭他那空空之腹,泥土一样的纹理,让他承担重大的责任,哪有不出事,获得像摔伤一样的祸患呢?
【补充练习】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曷不至于公卿 至于:到了 B. 其理若粪壤 粪壤:泥土
C. 当其分则善 分:应得的名分地位 D. 适市买鞭 适:去、到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B. 持以夸余
C. 以求贾技于朝 D. 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
3.下列各句中有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 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B. 掐之灭爪 C. 当其分则善 D.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
4.下面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B.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C.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 D.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5、下列与“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 B. 以求贾技于朝
C. 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 D. 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6、下列表现马鞭质地极差的一组句子是
①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 ②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③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④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⑤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⑥吾爱其黄而泽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④⑤
3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鞭贾”为题,揭露了卖鞭人的丑恶嘴脸,反映了当时社会相互欺骗,不讲诚信的现实。
B. 柳宗元有感于许多官员好高鹜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追求高爵显位以炫耀自己的这一社会风气的危害,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C. 有个富家子,到市场出了五万买了鞭子,拿着来向“我”夸耀。可“我”看那鞭子的顶端,卷曲不舒展;看那手握的地方,歪斜不直。
D. 作者认为,当今那些粉饰容貌、言语,来请求向朝廷献技的人,如果职位恰好与其才能相当,就很好了。
【练习答案】
1.A(至于:升级、升官)
2.D(凭借;A.B.C:来)
3.D(栀、蜡: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栀、蜡装饰)
4.A(坠伤:古今同义;B.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C.尝试,古义:曾经/试验;今义:试验、尝试;D.会计,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事;今义:一种从事统计的职业)
5.D(判断句;A.何取,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取何”;B.贾技于朝,倒装句: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于朝贾技”;C.复之以五十,倒装句: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以五十复之”)
6.B(②是富者子买鞭夸耀。⑥是富者子徒爱鞭子的色泽)
7.A(本文以“鞭贾”为题,其实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子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行文技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