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意境 。
3、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 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4、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隐逸的人格 志 向。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
难点:体味本诗是怎样通过景物意象创造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唐代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深受世人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浩然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他笔下那种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
二、赏析指导
(一)知人论世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湖北襄州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早年隐居鹿门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一生未仕。其诗多描写出山水田园的幽静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其诗风清新自然,质朴明快。
官场失意原因:一次,孟浩然受邀到王维家做客,其间唐玄宗突然登门,孟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将其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这也是孟浩然布衣终身的主要原因。
(二)解题
鹿门山,位于孟浩然故乡,湖北襄阳。东汉隐士庞德公曾携妻到此采药,一去不回,此后,鹿门山 被称为名士隐居之地。孟浩然40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
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意在鹿门山辟 一住处,偶尔去小住。题目“夜归鹿门”,即“夜里回鹿门山”之意。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正音,初步感知全诗。
2、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全诗。
3、找同学朗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指导。
4、全班齐声诵读全诗,找出诗眼:归。
(板书:找诗眼)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四)置身诗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片自然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透过文字,想象自己置身诗歌中,找出其中的主要意象并 归纳特点。
明确:首颔两联主要意象有:山寺、钟鸣、渡头、江村。特点:喧闹繁杂
颈尾两联主要意象有:月亮、烟树、岩扉、松径。特点:恬淡幽美
2、按时间和空间顺序,用简练语言将本诗概括为两幅画面,并点明手法。
明确:画面一:黄昏江景图(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
画面二:月夜山景图(朦胧的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烟云缭绕,不觉中已到了庞德公隐居旧地,在这条松林小路上,只有作者一人独自来去。)
手法: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达喧闹,动静结合,是远离人们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也是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3、小结: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意象 和画面,并沉浸其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 情感,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板书:品意象)
(五)缘景明情
下面,我们带着一些问题,根据在想象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 触景生情的去感受、去体会处于这样的 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出诗人的情感,即缘景明情。
1、思考:颔联“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暗示了世人和诗人的不同选择,从中可看出诗人的什么志向?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村人归家引出诗人回归,两种归途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
2、 讨论:尾联“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中的“幽人”指何人?简要概括本诗情感。
明确:“幽人”即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的隐逸志趣,以及对尘世热闹无法忘怀,被迫隐居的无奈。
3、小结全诗。
4、全班再次齐读全诗,感悟全诗。
5、梳理鉴赏过程:找诗眼 品意象 析情感
三、拓展阅读
通过《夜归鹿门歌》的赏析,我们学习了诗歌鉴赏的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按照我们找诗眼、品意象、析情感的步骤,自主赏析王维 的《归嵩山作》,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本诗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物和心情。嵩山,古称“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②长薄:一片 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③闲闲:缓慢悠闲。
讨论: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比较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明确:相同点:王孟的诗歌都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恬淡。
不同点:孟诗中夹杂了尘世的喧嚣,暗含自己的被迫隐居的无奈。王诗主要借助自然的景观,寄托归隐的悠然自得,一心向往田园生活的决心。
四、结语:
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赏析诗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重视反复朗读,置身诗境,将作者所描 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体会诗歌所再现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进行赏析,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陶醉在中国古典诗歌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之中。
板书设计:
夜归鹿门歌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1、找诗眼
2、品意象
3、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