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劝学》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ID:88547

大小:17.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法设计: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 ”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打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来,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 四、预习课文。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 虽又槁(gǎo)暴( ) 砺( ) 参(cān)省 (xǐng)乎己 知( )明 跂() 生( )非异也 跬(kuǐ) 骥( ) 驽( ) 锲( ) 镂() 螯( )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 检查预习 1.叫学生说说自己抄下了哪些句子。  (主要的句子有:“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提问:秦以前还没有“对偶句”的概念,但先秦著作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跟对偶句相似的句组,有些甚至算得上是对偶句,试从这篇课文里找出几个例子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提示学生:掌握这些句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记诵这些课文。  3.正音,然后齐读全文。  4.提问:  (1)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追问: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2)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久而成学。”这说的是学习的道理。在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积土成山……金石可镂”。)  追问:这段话的关键是哪个字?(“积”)  提示: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成。 四、讲解第一自然段。 1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五、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意:虚词要轻读;加横线的虚词可读出延长音。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3 总结本段: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六、留作业。  1.诵读第3、4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2段没有现成的句子可用来概括本段的基本观点,试自行概括。  ②第3段有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问依靠积累?哪些设喻用于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第2课 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一段,试背第3、4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 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跂而望”──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踮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楫”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五、留作业。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下面是一个作文题,想想该怎么做。  谈“善假于物”——荀子《劝学》读后  第3课时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学生互查。  二、完成练习。 1、课本练习题;2、练习册;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