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ID:90540

大小:11.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适时复习  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知内容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1、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二)研析情节一、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1、自学课文,要求:(1)自读课文3~5段,重点品读他们的一言一行,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体会人物品质。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心理活动:1、生1:他首先担心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幼小的儿女,而是秘密,是情报站,这充分说明,在伯诺德夫人的夫人心中,情报安全重于一切,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我想到词语:此时波诺德夫人的内心忐忑不安,如坐针毡2、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放、(轻轻)吹。这一连串自然的动作,表面看似轻松礼貌,却蕴含着她应付德军的机制与镇定。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生:看似轻松,表现了她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准确传神的表现出她临危不惧 随机应变,显示了她机智勇敢,沉着镇定。  ◆语言: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师: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就这样过去了吗?“似乎”说明只是暂时过去了。结果呢?生读: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师:是啊,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啊,杰克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请一个小组同学继续交流。二、交流杰克。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而且看起来是为德国军官着想的。理由充分,动作自然。  ◆动作:慢慢站、端、如果给走字前加一个提示语,(“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气氛紧张,时间紧迫,面对一群凶恶的德国军,一不小心,就会露出破绽的情况下?你认识了怎样的杰克?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从容的搬回、生火、坐待(计划虽未成功,却继续从容的生火,做事,不露痕迹,可见他是个心思缜密的孩子!)  读句子。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师:是啊,他知道情况万分危机,他必须想办法保护情报,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爱让他勇敢的战了起来。  过渡:师: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真是心急如焚,危在旦夕,迫在眉睫。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哪个小组的孩子领我们走近她的内心世界。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表情:他显得天真可爱,甚至让少校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使其放松警惕,语言:称呼司令官先生,极大的满足了少校的虚荣心让敌人高兴,紧接着又说明了理由理由充分而没有破绽,动作:没有忘记向军官道晚安,可见他的思虑是多么周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机智勇敢,这份从容真是让人敬佩不已啊。是啊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有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4、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师:有不同的观点吗?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生:还有母亲呢。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师:是啊,蜡烛本来是给人带来光明温暖的,然而,在这场波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军官展开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摇曳不定的烛光让我们感到恐惧和紧张,请大家快速从文中找出对蜡烛的几处描写,读一读,体会作用。(三)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三、语文实践,拓展延伸1.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诺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如果是你去颁发这枚奖章,你认为最应该奖给谁?请你为他(或她)写一段颁奖词。2、故事中主人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是啊,他们渴望祖国完整,那是因为人人都渴望自由,对幸福的向往,来源于正义的力量。 3、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