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ID:93413

大小:8.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教材介绍】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七册第18课《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移步换景的方式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去过北京的颐和园,对书中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理解颐和园的美,为此课前我让他们搜集颐和园和世界遗产的资料,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园林的美。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激励他们主动表达,积极参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廊、殿、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颐和园景色的美丽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大、美)你还记得作者的游览顺序吗?(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细细游赏颐和园吧!(板书课题)二、研读想象  赏析长廊(一)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从长廊游起吧!(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描写长廊的段落,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二)交流汇报长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长 美)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很长?A.指名回答,体会长。预设: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体会到长廊很长。预设: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体会到长廊很长。交流体会:用列数字的方法,更能让我们知道长廊究竟有多长。B.感情朗读,感悟长。(学生自读、指读、齐读等方式)课件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3.长廊除了长的特点,还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美”呢?(1)指名回答,体会美。(颜色美、种类多)预设: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2)观看图片,欣赏美。A.看图理解:横槛。B.看图欣赏长廊绘画美。师:想看看这些五彩的画吗?(出示人物、花草、山水图片,猜猜人物故事,出自哪本书?)(3)指导朗读,感悟美。(自读、指读、齐读)课件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4.我们还从哪个句子能体会到长廊很美?课件出示句子: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花多   花的品种多)5.同学们,这么美的长廊,作者走在长廊,感受“神清气爽”,你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2)理解“神清气爽”的意思并练习说话。三、合作探究  分享感悟感受完长廊的美,感觉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一处景物就让我们恋恋不舍。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接下去如果老师带大家一一游赏,时间是不够的。下面我们分小组游览颐和园。(一)出示要求,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文章的3-5自然段,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细细品读。先自学再交流: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2.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二)交流感悟 共赏美景   各个小组都游览了最喜欢的景点,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看到的景物和喜欢的原因。1.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物佛香阁: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金碧辉煌有什么样的感觉?(这就是皇家园林  气魄雄伟)2.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物你们组登上万寿山都看到哪些美景?景色美在哪里?A.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体会颜色美。B.交流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体会昆明湖静、绿的特点。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C.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3.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物       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堤岸;石桥;湖心小岛,十七孔桥。)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A. 交流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体会雕刻艺术的精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B.指导朗读。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赞美。      四、拓展延伸 激发写作1.回顾全文,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出示句子: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作者是怎样将颐和园的美景联系在一起的?     就是这些过渡句,巧妙地点明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这就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以后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要积极尝试应用。五、总结写法  布置作业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几年我们安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了许多美丽的大公园,猜猜是安阳的什么公园。老师希望大家也能通过自己的描写展示给身边的朋友。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课的写法,课下完成小练笔。      (一)总结写作方法         1.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二)出示作业要求           仿照《颐和园》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家乡的大公园或者我国的世界遗产。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