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基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1)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基于口语交际的要求(1)诵读优秀文章,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2)展开想象,领悟文章大意。2.教材分析 《万年牢》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3.学情分析(1) 基于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评价任务: 评价一: 正确认读课文生字,班级展示。评价二:说说文章讲了几件事评价三: 说说从文章中感悟到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5分钟)
活动一 (5分钟)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完成目标二)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目标二)
环节二认读生字识记生字(13分钟)
活动一(3分钟)1.默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认读“巷、津”等生字。3.归类识记生字。(完成目标一)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10分钟).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完成目标二)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初读课文体会语句(12分钟)
活动一(12分钟)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完成目标二)
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关系。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拓展理解,体会情感(10分钟)
活动一(10分钟)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完成目标三)
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目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