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掌握本课23个生字。读读写写26个词语;读读记记24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学习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高级比喻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四上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作为本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通过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课文记叙的顺序,学会有条理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为园地的习作练习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单元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但学习按游览顺序描绘事物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作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认读字卡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8个生字,书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屯兵、堡垒、城墙、气魄雄伟”等词语,并积累运用。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评价任务任务一:书写“盘旋、屯兵、堡垒、城墙、气魄雄伟”等词语。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第五段。任务三:按照游览顺序即由远及近说出长城的特点并列出结构图。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活动一 检查预习情况。借助文本、字典或词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会说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奇迹等词语的意思。
活动二认读生字表中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崇、峻、嘉、峪、瞭”等字的字形。正确书写13个生字。 (完成目标一)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活动一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带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目标二)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二的朗读任务)
活动二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找出长城特点。(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完成目标二、目标三)
按照气势雄伟、伟大奇迹;抒情列出结构图。(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品读课文体会语句
活动三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着重感悟下列句子: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体会“长龙、蜿蜒”的作用。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列数字(完成目标三)
说出对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文中“比喻”、“列数字”等手法的运用。(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复述特点尝试列图
活动一默读课文、抓关键词句说说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表达的感受。(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根据观赏顺序由远及近复述出长城的特点。(完成目标三)
复述要求流畅、通顺。(评价目标三)
活动三 根据习题提示练习列图。(完成目标二)
正确列出课文结构图。(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长---像一条长龙
长城
气势雄伟伟大奇迹
曲---蜿蜒曲折
城台---高大坚固
长城
抒情
站、踏、扶、想
肩扛、手搬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