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书写规范,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略知文章大意。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2.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的更透彻。教学目标1.会认“缘”1个生字,会写“题、侧、峰、庐、缘”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评价任务1.通过预习检查,学生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2.朗读古诗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3.分析诗句,能够理解诗句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正字音准确读(7分钟)
一、揭示诗题,读题解字1.板书课题:题西林壁思考: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壁:墙壁2.作者简介 苏轼:“唐宋八大家”:
二、通读古诗,读懂诗意1.自学字词,把诗读通、读顺2.指导书写:“题”、“侧”、“庐”3.学生自读古诗。4.指名读诗。教师评价,并做朗读指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指名读,齐读。
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指向目标一)
环节二抓词句理解读(13分钟)
三、深入感悟1.读第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考:(1)哪两个字体现出了观察角度的不同?(2)从不同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横——岭,侧——峰”2.读第二句诗,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结果也一样。”3.学完前两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生交流。
通过逐句分析、朗读诗句,学生理解了诗句含义。(指向目标二)
1、4.读后两句诗。请用“之所以……是因为……”句式,回答“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学生交流。2、四、拓展延伸3、1.我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4、2.对于做人,又有何启示?5、3.生活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6、(人生哲理)
通过赏析诗歌,学生能够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指向目标三
板书设计9、题西林壁横看——岭写景: 侧岭——峰 远近高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