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百草园”部分,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重点)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重点)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畅谈童年趣事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据此分段并概括层意。第一部分(1—9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第9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第二部分(10段—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3.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百草园是“乐园”表现为:(1)有趣的景物; (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目标导学二:体会“百草园”之乐 1.第二段中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哪些顺序描写这些景物? 景物:有静态的事物,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有动态的景物,如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 角度: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入手。 顺序: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写动物)、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2.写美女蛇的故事,属于何种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运用了哪些动词? 有什么作用?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句中连用三个“也许”有什么表达效果? 句中连用三个也许表猜测,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势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情。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仿写句子1.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 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