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ID:95513

大小:12.2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反复吟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借助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设计理念】准确定位目标,要求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积极从生活中挖掘与教材要求相关的课程资源。就教学内容而言,研究一节课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哪种思维,教给学生哪种方法,让学生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等。【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2、赏析名句。3、背诵这首诗。【德育渗透】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纯净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浩渺的的诗海里,蕴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诗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使他们于其中修身、陶冶性情,成就事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常建给我们营造的清新怡悦脱俗的意境,沐浴着朝阳,陶冶我们的性情吧!(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简介(学生课前自己搜集,课堂交流,师生评议补充)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中进士,但仕途不畅,只做过盱眙县尉,本诗是作者做盱眙县尉时所做。【诗海漫步】三、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1、先朗读阅读提示第一分句(分号前内容)[写景 清幽 脱俗];   2、教师朗诵(课件—配音、配画朗诵);   3、学生朗诵。   4、学生采用喜欢的形式朗读。四、了解诗歌一般知识(学生根据理解先谈,教者后补充)1、  五言律诗:八句;一句五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  压韵字及压的韵:双句末尾一字压韵;林、深、心、音;n【诗海徜徉】五、赏析诗歌(联想和想象)1、找出诗歌中描写到的自然景物及声音,并说说用什么来形容它们?试问这样形容有什么好处?     历史悠久、古朴为下文写景张本 给人新、美的感觉           ↑                    ↑         (古)寺              (初)日   (高)林     虚      (曲)径(幽)   禅房花木(深)  → (花木扶疏,幽深清净)                                 实      (竹)    人悦鸟悦,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使……纯净澄澈山光(悦)鸟            潭影(空)人  →(尘世杂念全消,身心愉悦空灵)   万籁(寂) →(幻觉)        (余)钟磬音   → (融入佛音,物我两忘)   表现好像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洪亮悠扬绵长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了纯净怡悦的境界。[通过师生互动,赏析下列内容](一)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点明时间“清晨”,一“清”字传达清新脱俗的意韵,让人联想到:清晨,天空湛蓝明净,一尘不染,空气新鲜怡人。 (2)“寺”点明地点,用“古”进行限制修饰,传达出寺院历史悠久,古朴的意思。并为下文写“高林”“曲径通幽”“禅房花木深”等景作下铺垫。即为下文写景张本。 (3)“日”用“初”修饰,进一步点明具体时间,并有了景致。用“初”形容“日”,给人新、美的感觉。“林”     用“高”形容,写出林木繁茂高大的景色,阳光透过高林斜射下来的光线给人柔和感,同时照应前文“古”。 (4)整联:清晨,诗人漫步进入古老的破山寺。初升的太阳透过繁茂高大的树木,将柔和温暖的光芒洒在诗人身上。(二)赏析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此联由三个意象“径”“禅房”“花木”,组成,用三个形容词“曲”“幽”“深”来形容意象,使诗的意蕴悠长。 (2)曲径”与“竹径”的优劣:“曲径”写出小路弯弯曲曲的特点,并未写出“径”旁长着何种树木,读者  可 以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来重新构造“径”旁景物,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意  境;同时“曲”也给小径蒙上一层幽深,藏而不露的神秘光环,具有美学意味,与后文的“幽”和谐统一。而“竹径”就过于落实,限制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美学意境大大逊于“曲径”。 (3)“曲径通幽处”是“禅房花木深”,一“深”字写出禅院里及周围花木繁茂,花朵竞相开放的繁华热闹情景,甚至还可想象到蜂蝶在花丛中飞舞。这明艳灿烂之景掩映着古朴的禅房,明暗对比鲜明,热闹与清静对举,使人不由想起“浮华呈雅韵,悠然见南山”的意韵,多么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呀!(4)整联传达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韵,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从而成为千古名句。(三)赏析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此联要抓住“悦”“空”二字来理解。“悦”指山色风光使鸟儿欢悦,此时,又何尝不是诗人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呢?人悦鸟悦,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空”此处可理解为“使……纯净澄澈”,即:潭影使人的心纯净澄澈。表明诗人在透明清澈纯净的潭水里洗净了自己,一“空”字传达了诗人写此诗的精髓,成为全诗的诗眼。“悦”是“空”的前奏,“空”是“悦”的结果。(四)赏析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诗人一进入古寺,沐浴着清新的自然之气,浸润着透过高林的丝丝缕缕的阳光,走过曲折幽深的小径,来到花木扶疏,清静的禅院,看到欢悦的鸟儿,听着鸟儿婉转的歌声。诗人身上,心中的尘俗之气一点点被这佛气、佛光、佛景、荡涤而去,直到诗人走到空心亭边的空心潭,这清亮的潭水像涓涓细流冲冼着诗人身上、心中最末的一点尘气,从而使人尘世杂念荡涤尽净,达到了身心愉悦,万事皆空的境界。然而,诗人并未只停留在这一点,诗人的心境进一步升华。诗人此时此刻产生了幻觉: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寂灭了,只剩下了寺院里传来的早祷的钟声及僧人早祷击磬的声音。这声音占据了诗人的整个心灵,表现诗人此时完全融入佛音、物我两忘,灵魂随佛音飘去。 (2)“万籁寂”与“余钟磬音”对比,以音衬静,更显寺院空寂,更显佛音之震撼人心,更显诗人此时与洪亮悠扬绵长的佛音融为一体,进入了纯净怡悦的境界,达到了永恒。【设计理念】精讲中,其内容包括:讲方法技巧。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讲重点。重点内容重点讲,以利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实现目标。讲难点。将难点内容分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讲关键。关键问题反复讲,使学生理解深、掌握透、用得活,既知表,又明里。讲联系点。把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与之相关联的学科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讲易混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采比较的方法来讲,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分辨能力。讲易错点。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要对比讲,使其不在犯同样的错误。[聆听·想像·交流]1、教师朗诵,学生聆听,运用想像在心中创造诗的画面与意境;2、把诗改写为写景散文;3、生与师交流写景散文。[朗读如下散文(幻灯片显示)]         《题破山寺后禅院》散文诗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林,柔和地照耀着寂静的古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两边高大苍翠的古木遮掩着小路,使小路长长的,深深的,给人极幽深的感觉。朝阳丝丝缕缕地从叶间穿透下来,点缀出斑斑点点的金光,给小径蒙上了一层灿烂的光辉。小径深处,花木繁盛,一座座禅房掩映其中。禅房,树木,繁花相映,各成其趣。    山色风光,是那么美好,鸟儿在山林间欢悦地鸣叫,展翅飞翔。一潭清澈见底的潭水映照着湛蓝的天,繁茂的花木,古朴的禅院,还有我。见着这空得透底的潭,听着这欢悦婉转的鸟的歌声,眼前的一切风光都迷蒙了。渐渐的,心底一片空灵,万籁之声俱寂,耳边缭绕不绝的是寺院传来的洪亮悠扬绵长的钟磬之音:一声声震响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底形成回声;一声声,荡气回肠,渐又绵长悠远,牵引我的心走向这空……【诗海顿悟】六、谈感受学习了这一首诗,你获得了哪些情感上的陶冶。【设计理念】练习的设计上强调实践性及综合性。七、小结     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的情怀。今天,我们从常建的诗中获得了心灵的怡悦,使自己的心灵纯净澄澈。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化,热爱大自然。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