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ID:98640

大小:11.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2-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一)识字写字1.学会本学期要求会写2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能自学自查,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和形近字,逐步提高认字、识字能力。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二)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三)习作学习观察生活,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学写一处自然景观、观察中的发现、童话、自己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看图作文、写信、成长故事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少写错别字,继续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2.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三件事: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负而没处说理,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丽霞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读促悟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评价任务1.通过自主识字,教师指导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等词语。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复读课文,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通过理解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过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基于标准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部编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主题:家国情怀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东风路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一)识字写字1.学会本学期要求会写2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能自学自查,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和形近字,逐步提高认字、识字能力。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二)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三)习作学习观察生活,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学写一处自然景观、观察中的发现、童话、自己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看图作文、写信、成长故事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少写错别字,继续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2.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三件事: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负而没处说理,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丽霞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读促悟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评价任务1.通过自主识字,教师指导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等词语。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复读课文,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通过理解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哪位名人?说说你的理由。2.你们认识这位名人吗?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周恩来的资料。3.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读题。 正确读出题目 环节二初读感知 (一)认读生字。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指读。2.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3.比一比谁的识字方法最多。(二)感知课文。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通过自主识字,教师指导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等词语。 环节三课文赏析 (一)对比志向。1.默读第一部分,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2.周恩来读书的原因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想一想:这些不同表现了什么?3.小组之间角色表演这段对话,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二)初到奉天。1.小组汇报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渊源。2.自读第二部分,想一想:是什么事让十二岁的周恩来难以忘怀?这表明了什么?(三)外出见闻。1.周恩来带着疑惑背着伯父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中华不振”的理解?(四)深刻体会。1.看到这一切,十二岁的周恩来有什么感受呢?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表达效果?4.结合下面的诗句再次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1)查阅资料;(2)了解历史;(3)请教老师、家长;(4)分析立志原因。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复读课文,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节四感悟提升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结合查找到的有关材料汇报交流:周恩来的贡献。3.希望同学们共同努力,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通过理解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板书设计: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