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教学设计一、《问题研究》对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在每章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了“问题研究”板块,它集中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它要求教学要侧重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增加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二、《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教学设计思路 必修I第三章在学生学习了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教材设计的研究主题,是探讨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可行性。为了实现《问题研究》板块的设计本意,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以下的思路。1、用内容达成三维目标问题研究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因此,从中就可以挖掘出许多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前,我在分析内容的前提下,决定采用以下办法实现课程目标。(1)通过探究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的方案选择,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运送冰山的路线,提高运用洋流和风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反思毁坏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培养综合反思和批判能力。(4)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能探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紧张问题,培养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在过程中强化问题解决的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思维过程,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思维的案例。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有用的思维方法,教学中,我始终以它为主线串接教学过程,利用情境发现问题,从影响因素角度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析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全图【课前情景设置】背景音乐:《致爱丽丝》屏幕显示:特级教师寄语:地理之所以是一门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学科,原因很简单——它有助于你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精彩的世界。你可以不卷入战争,你可以不过问政治,但你不能不关心环境,除非你拒绝生存。【问题背景1】学生朗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淡水年特使、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索德的《水即生命》。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知道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没有常年流淌的河流、小溪和湖泊、降雨稀少的沙漠王国。展示图片:沙特阿拉伯沙漠景观图教师简单分析沙特阿拉伯缺水的原因【问题背景2】学生朗诵:《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南极洲》。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知道南极洲是人类最大的淡水资源库,而且很少受到污染,水质极好。展示图片:南极洲冰山图教师:在湛蓝的天幕下,在浩渺的海洋上,在阳光的照射中,冰山宛若一座巨型的汉白玉雕成的海上宫殿,晶莹剔透,绚丽多姿。它动人心魂,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憧憬,那迷幻般的色彩和造型,如诗、如画,它是大自然最杰出的艺术品之一。【发现问题】教师:沙特阿拉伯缺水,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这两个不同的地理环境放在一起,你会有什么联想?会发现什么问题?通过上述情境,学生会有不少问题,如:为什么沙特阿拉伯缺水?为什么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在学生提出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就能引入到“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缺水问题”课题中来。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的基本思维过程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方案)——实施和验证假设(方案)。为了解决“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这一问题,要先研究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需要考虑的因素,由此进入分析环节。【分析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要将南极的大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有很大困难,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讨论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困难产生的因素,从问题本身来看,冰山质量耗大,且冰易融化,因此,需要从动力和控制消融量上分析,具体的影响动力和影响消融量的因素则由学生讨论。教师的引导使问题思路清晰了,难度降低了,使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提出方案】假如目前在65º04′S,75º45′E处有一座巨大的冰山,经测算其重约10亿吨。计划将其运往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如果到达时能保留冰山的45%,就能解决当地一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那么,在运输冰山之前你认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哪些?如果这些技术问题都能够得到圆满地解决,你会选择一年中的什么季节和一条什么样的航线来运送这座冰山?(请充分考虑洋流的作用)对于该活动的处理可以采取学生分析→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起止点→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展示方案→师生评价的程序进行。师生小结:在运输冰山之前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有动力和防融技术。 学生分组完成下列活动:请在图中画出最佳的航线,并在图的下面写出你选择的季节。 活动完成后,各小组代表展示方案,并说明。教师:这些方案,究竟是否可行,还有待于专家们在实践中去验证,如果通过实践验证,发现确实可行,才是真正的方案。没有经过验证的假设只能是假设。【反思】 假如我们大量地将南极的冰山运往热带地区以解决那里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转折:问题探究的过程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右图。在刚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方案,甚至反思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有新的问题,如:【拓展一】除了拖运南极冰山,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沙特阿拉伯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些措施有什么局限性?【拓展二】南极的冰山是怎么形成的?【拓展三】为什么南极的冰山在形状上多为平顶的,而北极多为尖顶和圆顶的冰山?【拓展四】冰山运到沙特阿拉伯的港口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教师:你也许还发现了其他的问题,那就是拓展五、拓展六……【课后拓展】请各学习小组在以上拓展(也可以是你自己发现的拓展五、拓展六……)中任选一个作为研究课题,根据探究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研究,并在一个月内上交研究报告。四、教学反思由于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问题研究》的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有些班级我们还尚未做这方面的尝试,本案例是作为一节研究课在我校高一(2)班开设的,其他班级则未进行,之后,学生对本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已选题进行了上述的拓展内容的研究性学习。经过实验对比,在期末考试中,高一(2)班的全卷平均得分率是其他班的108%。而涉及第三章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容的得分率较高,为其他班的125%,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问题研究》的教学可能起到了一定效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和提高《问题研究》教学在新课程三维目标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