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ID:99731

大小:17.3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 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学会在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环境人口的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待。【教材内容及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 :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其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本节教材选用了两部分内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以往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专业用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播报《新闻集锦》导入新课教学生: 主持:你一眼,我一眼。全体同学:你一言我一言。主持加全体同学:《“地理眼 ( 言 ) ”新闻集锦》每课播报,准点开播。生: 主持:请看投影(多媒体播放),“零距离”接触——“五一”周庄游客如潮,无暇顾及——“某风景区”售票处涌动的人头和挥舞的手臂。主持:这真是“江山如此多娇,这边‘人头'独高!”,不难看出,这样的游览,既来不了雅兴,也损坏了风景。为此,《杭州市政府 批复西溪湿地保护总体规划》中就规定:“严格限制游客容量。据计算, 景区游人合理日容量为 6340 人 。对于超出景区高峰日容量的游人,规划建议采取早期预报、劝阻分流、控制进入等手段进行限制”。……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和资料。课后链接:论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师: 今日的《新闻集锦》播报,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一句话概括。生: 学生概括回答略。师: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共同点都是风景区游人的合理容量问题,的确,各大风景区要想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调查论证执行“游人的合理容量”,同样,生活在地球的我们,对地球母亲来讲,也有一个“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多媒体显示: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背景:人头涌动、人如潮水的场景)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教会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的面向未来。”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提取地理问题,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象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双地理眼。每课《“地理眼 ( 言 ) ”新闻集锦》播报,为学生搭建了发展的平台。)(二)、问题引导 自主合作师: 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供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 ?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于是,人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阅读思考: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要求:1. 运用课本语言,说出两个概念的定义。2. 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3. 能否通过自己的理解,小组的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说明两个概念。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深入各小组,及时了解情况。(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在总体课程目标下,又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地理概念的理解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能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概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时,明确学习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生: 学生交流发言略。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总结。1. 环境人口容量产生的背景从前二节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随着人口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质已引起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在这种状况下而产生。多媒体投影资料: 环境人口容量产生的背景近两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 2 亿到 3 亿,而目前已超过了 60 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 20 多倍。 据预测, 21 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 100 亿以上。 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是谁首先正式提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已难考证。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应该说是从环境容量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环境容量的概念又是从物理学中电容的概念而来,这是日本学者西村肇借用过的。他认为,一个电容器所能容纳的电荷数有一定的容量,那么,环境对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容量,这种容量取决于它的自净能力。如果环境的自净能力大于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量,环境就呈现良性稳定状态;但当排入环境的污染物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环境就会恶化。后来,人们又在环境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2. 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教师讲授这一定义时,注意以下几层意思: (1) 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2) 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3) 生活 ( 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 ) 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4) 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 ( 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 ) 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3.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提问:1.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 读“木桶效应”图思考,假如各种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3. 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生: 独立思考后,分组交流,代表发言。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总结。由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1)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多媒体投影:“木桶效应”图师: 什么是“木桶效应”?生: 学生回答略。多媒体投影资料: 拯救土壤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据科学家推算,在无人扰动的正常情况下,形成 1 米 厚的土层就需要 1.2 万~ 4 万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土层 1 厘米 , 100 年就流失 1 米 厚的土层,流失速度比成土速度快 120 ~ 140 倍。我国的山区、丘陵区、塬区,占国土面积的 2/3 ,这些地方山地多、坡度陡、土层薄、暴雨多,自然条件差,而人口增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大,人们被迫盲目开垦、过度放牧,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垦水土流失越严重”和“越牧越荒,越荒越牧,越牧水土流失越严重”的恶性循环,使有限的土地失去农牧业利用价值,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我国 5800 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丘陵区、塬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堪称世界之最,该地区列入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人口达 2300 万。截至 1997 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7.13 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扩大灌溉面积 33 万多公顷,为 1000 万人、 1500 万头牲畜解决了饮水困难;基本农田建设每年稳定增产粮食 40 多亿公斤,解决 1000 万人的吃饭问题;水土保持林增加木材蓄积量 5000 多万立方米,生产果品 250 亿公斤,累计产生经济效益 2000 多亿元,解决了大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该地区贫困人口数减少到 1350 万人。 黄河上中游四片重点治理区,治理前有些地方人们已无法生存,形成了生态难民;治理后人口环境容量每平方公里增加了 20 人。师: 在上述资料中,“木桶效应”中最短的板是什么?揭示了什么道理?生: 学生回答略。师: (2) 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没有掌握多少科技知识,所能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很小。今天地球上的 60 亿人口,在原始社会条件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也不可能想象的。(3)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生理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消费不仅指物质生活消费,同时也包括文化精神生活的消费。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并不相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社会分配制度,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师: 那么,地球最多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呢?多媒体显示:“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图片课后准备:根据你所赞成的观点(乐观者、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组成三类学习小组,搜集资料,整理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下节课开展辩论赛。)师: 我们学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那么,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整个地球,应该有多大的人口容量较为合适呢 ?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 人口合理容量2.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那么,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环境承载力有什么区别?生: 学生回答略。师: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人口的合理容量是现代人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养活好多少人。那么,我们现在中国的人口数量是不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根据平时自己的所闻所见和亲身感受,畅谈自己的观点。多媒体显示:资料一: 我国第 13 亿个小公民出生2005 年 1 月 6 日,我国第 13 亿人口日到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 13 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我国政府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并于 80 年代初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世界 60 亿人口日和 13 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 4 年,少生了 3 、 4 亿人,节约了 7 万亿元的抚养费用,减轻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支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 13 亿人口数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1% ,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 1/3 。中国土地上人口最大容量是 16 亿人,而合理容量是 7 — 8 亿人。我们的目标是:到 2010 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 14 亿以内。据联合国预测,我国到 21 世纪 30 年代人口总量将达 15 亿多, 40 年代就可能达峰值。如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的分布,开发人口资源,维护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课题。资料二: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极限在 2004 年北京科博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要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走生态科技之路。潘岳认为,仅 20 世纪 100 年来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千年消耗量的总和。这种大量开发、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限扩散,终于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因为全面承袭了西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更是因为中国对本土能源的过度消耗。潘岳指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正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转型阶段。转型的关键在于探索“生态科技之路”,新能源和循环经济是生态科技之路的核心。中国必须向全新的生态经济科技转型,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之路。生: 学生回答略。师: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我国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就业、住宅、交通、就医、上学、购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以及人口问题引发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一切同学们都深有感受,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都有此类问题,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 1/5 ,但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却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也远远超出了本国的范围。所以,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十分艰巨。那么,要想完成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哪些方面的努力?生: 学生回答略。(三)、自我总结 反思提高师: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就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最后,我们再同学们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得到哪方面的提高?可以自由发言。学生发言,教师帮助整理。(学生自主小结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仅仅协助整理、补充和完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并能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