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doc

ID:99784

大小:4.22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1-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 1 1 社 戏 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领悟作品语言的表现力。 第 1 课时[来源:Z.Com]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至今,在我国的农村仍保留着众多的民 俗活动。如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 这些民俗活动集中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 化。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走进旧时的江南 水乡,访一访鲁镇的民俗活动——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 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 “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 钱,为祭神而演,大家都可看的戏便是“社 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短篇小说 集,收录了鲁迅于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 14 篇短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 命到五四运动 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 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 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 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 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 说集中收录的小说有《狂人日记》《药》《明 天》《阿 Q 正传》等。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 1922 年 10 月,当时社会 黑暗,农民痛苦,由此唤起作者心中保留的 一块净土——平桥村的回忆。那里有外祖母 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 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 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 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 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 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 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 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 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 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 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 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 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课 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内容。 4.文体简介。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 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 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 文写了哪几 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 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①随母归省; 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 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途中偷豆;⑧六 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⑦,略写的是2020 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 2 ①②⑧。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 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 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 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 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 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 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来源:Z.Com]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 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 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 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了小伙伴的 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 用的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 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 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 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 底的 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 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 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 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②“淡 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 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 船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起伏的连 山比作“铁的兽脊”,以动写静,表现了“我” 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 情。 人物描写:①“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 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 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运用“点” “磕”“退后”“上前”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小 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 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②“阿发一面 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 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通过对阿发 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 憨厚无私。 2.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 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请概括“我” 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明确:看 戏前的波折:盼望→难过、沮 丧→欢喜→急切、激动 看戏中的感受:高兴、愉悦→失望 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 教师总结: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多种表达方式,往往是综合运用,穿插使用 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饱满,议论可以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 出。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 接抒情是一种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 理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把强烈的感情渗透 在叙述、描写、议论之中,使感情同记人、 叙事、写景、状物、议论融合在一起而自然 流露出来。我们写作文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 三、板书设计 社戏 {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 ― →略 戏前波折 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夜归航 途中偷豆  ― →详 六一公公送豆    ― →略 多种表 达方式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这节课让我们 一起来看看 《社戏》中提到的人物形象,品味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析言行,概括人物性格3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谁是 本文的主要人物? 明确:贯 穿始终的人物:“我”;主要人物:双喜。 2.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 明确:(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 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反应灵敏,自信,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 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考虑事 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善于为他人着想;吃完豆,双喜所 虑 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聪明伶俐、细心周到。(5)双喜送“我” 回到家,“都回来了!那 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做事有始有终。(6)双喜回答六 一公公的问话——机智。 总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3.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老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来源:Z.Com] 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 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 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②“六一公公看见我 ,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 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 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强。④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 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4.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句,感受童真童趣 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仔细揣摩文中相关语句段落,体 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明确:“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 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明确:“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 快的心情。 (3)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 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反映了“我”既觉 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4)品评“偷豆”一节,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 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客、周到细致的热情; “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天性。“偷”, 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 “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目标导学三:拓展对比,探究思想情感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 戏了”这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4 普通的罗汉豆,“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 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对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京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 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 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 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 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 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 表达了对故乡的风景美、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板书设计 社戏 {双喜:聪明、热情、机灵、能干、 善解人意、做事周全 桂生:热诚 阿发: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善良、淳朴、好客、热诚}民风淳朴 人情美 →赞美与 向往 2 回延安 1.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一、导入新课 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 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 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 延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 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 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 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45 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 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有诗集《并没有冬天》 《朝阳花开》《放歌集》等。1946 年,诗人 离开延安,1956 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 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 第二 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 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2.民俗文化 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 天游”,是流行于陕北 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 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 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 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 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 手法,贴切、自然,增强诗的音乐性,且具 有联想丰富,奔放热烈的特点。 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5 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 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 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 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 征 程。 2.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 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 亲切、昂扬。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 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 真挚、亲切;第四层:热 情、明快;第五层: 激越、昂扬。 目标导学二: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 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 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 身对 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 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 现了哪些情感。 1.善用动词表达情感。 明确:在第一节中,作者离别延安已达 10 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 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 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 害地跳”,一个“跳”字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 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除此之外,作者擅 用一系列动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抓”黄 土、“贴”心窝等动作,形象 表现了诗人见 到延安时的激动情 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 中的“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 之情。“唱”“笑”“招” 富有拟人的色彩,渲 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 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 强烈、准确。 2.善用修辞表达情感。 明确:如第二节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 妈”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 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 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 活脱脱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而诗人正为能投身于其中倍感自豪。 第三节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 法。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 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 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 看到全中国,由 10 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第四节中,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 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千万条腿 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 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诸句, 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 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 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 [来源:学|科|网] 明确:在第三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延安 乡亲对诗人盛情接待的情景来表达炽热的感 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 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有地方特色的食 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 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 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 情景。 4.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 感。 明确: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 子等事物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所采用 的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形式;诗中“登 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 。 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 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 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也借此看出 了作者对延安的 深厚感情。 目标导学三:理解“信天游”的特点 1.请同学们结合以 前学习诗歌的经验, 说说本文在形式上与以前学过的现代诗相比 有何特点。 明确:(1)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有时一节 就表现一个意思,有时多节共同表示一个意 思。 (2)节内押韵,未必全然押韵,也可能存 在隔句押韵的情况。 (3)两句一节的诗中,善用比兴手法,通 常为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 兴之作。 2.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这 一特点。 明确:(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 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6 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 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对 诗人的养育之恩。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 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 用,活画出小孩儿天真活泼的形象,显示了 明朗欢乐、无拘无束的气氛。 小结:《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 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 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延安精神,从 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的脉搏——对“母 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 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还有诗人 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 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三、板书设计 内容     诗人情感 回 延 安 {回延安  重见亲人的喜悦之情 忆延安 赞美延安当年火热生活 话延安 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喜悦 观延安 见延安新貌的无比喜悦 祝延安 展望前程的自豪喜悦 } 对延安 无限怀念 热情赞美 可取之处   1.以读带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2.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本文艺术 特点的理解。 不足之处   课上对陕北地域文化和相关民俗的讲解不够,导致学生不能深入 体会“信天游”的艺术内涵。 3 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把握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新课 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 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 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 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从文字 中再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 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读课文。[来源:Z.Com]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 文章的感情基调。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朗读来领悟。) (2)指导朗读。 例段一:第 7 段 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 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 股喷 涌而出、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 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 “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 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朗读节奏,来表现 腰鼓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最后,“多么 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7 场面、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 25、26、27 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 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 织! ……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 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 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 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 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 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 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 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 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________ 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使用词语、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 容。[来源:学*科*网]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 答 案 : “ 壮 阔 ”“ 豪 放 ”“ 火 烈 ”“ 有 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 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 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 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 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 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来源:Z.Com]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 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 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 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 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目标导学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 用“________美,你看(听)……”或“________ 好,好在________”的句式进行评点。(可以 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内容 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答案预设: 从用词上说: ①“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 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 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安塞腰鼓安静时的状态。 ②“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 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 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 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 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三对反义词用 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 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①第五、六自然段的“但是”与“看” 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 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②“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 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 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③“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 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 使文章语句铿锵 ,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 鼓的豪放美。 从修辞手法上说: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 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 礴的气势。 ②“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 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 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使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 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③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 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从写作方法上说: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 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 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 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文 章的内涵。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 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8 静。 ③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写得好,好在它 为文章后面的动态描写做铺垫,使文章静中 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从内容上说 :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 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 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来源:学|科|网 Z|X|X|K]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 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 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 急促 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 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 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 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 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 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 地搏击着, 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 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 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目标导学三:美读训练,明确主题 1.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第 1 —4 段 和 第 28—30 段由女生朗读。第 5—27 段中的主 体部分由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 音调最高亢的第 13、17、22、24 段,由男生 朗读。 2.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画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 命力量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 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 了的那么一股劲!” 明确: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和阻 碍的强烈渴望。 总结:有人这样形容道:“ 安塞腰鼓表 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 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 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 劲,实实在在足劲!” 刘成章写的《安塞腰 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 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 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 的热情与笔力歌颂安塞腰鼓。既有对陕北高 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 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 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三、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可取之处   本课的学习师生参与性较强,较好地践行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 朗读要求。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体会感情,同学们在 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动人魅力。 不足之处   时间掌控不太合理,最后总结归纳较为仓促。 4 灯 笼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9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 的喜庆,或想起古装戏中穿梭在宫廷中的点 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 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 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 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 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作者在那个特殊时 期的情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 笼”文化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 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 1938 年 4 月长途跋 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 习。其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忘 年》等文集中。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 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 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 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 作更加精美。[来源:学.科.网]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 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 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 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 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 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 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 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 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本文的线索,作者正 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 感。 2.找到本文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 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 3 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 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 5 段,母亲接过纱 灯,递给消夜食品;第 6 段村头红灯高照, 慰藉孤行客;第 7 段,元宵节看灯;第 8 段,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 9 段,纱灯上 描红;第 10 段,由宫灯、唱 词联想汉献帝; 第 11 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 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 灯笼的一些记忆,各种记忆从不同方面表现 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作 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 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 长的历史况味。[来源:Z.Com]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 幼情深;接过纱灯,上下灯 学,母子情深; 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 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 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 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 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 情怀。 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 爱国情感 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 些记 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 10、11 两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 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唉, 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 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 侵略者蓄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 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 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他忧心如焚,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在 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 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 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 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 正是这个时期以回忆为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10 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 的直抒 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 也,我愿就是 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 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 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几句皆借灯 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 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是从回忆中超脱 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 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 体会文本写作 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 大写作特征,之所以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 是因为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 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 其作用。 明确:以第 3 段和第 11 段为例,第 3 段 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 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 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 11 段 “ 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 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 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 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第 1、2 两段和 第 12 段的作用。 明确:第 1、2 两段写小孩子喜欢火,三 家村的往事,既表现出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 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第 12 段由灯笼联想到“ 燎原的一把烈火”,用 一个“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 发 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本文第 1、2 两段 与结 尾联想的第 12 段紧密联系,中间段落都为回 忆,可以看出作者文章构思独具匠心,结构 巧妙。 总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 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 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 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 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 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三、板书设计 灯 笼 { 小孩子爱火天性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 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 燎原的火把 }首尾 呼应 寄寓淳朴情感F 抒发爱 国热情 可取之处   1.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集中概括文章内容,迅速让学 生了解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注重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灯 笼”文化及本文 的思想内涵。[来源:Z#xx#k.Com] 不足之处[   由于时代上的隔阂,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变化不能很好地理解。11 可取之处   1.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不给学生太多限制,重视理解体验的 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知文章。 2.能够补充原 文知识,让学生在对比之中,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 度。 不足之处   由于文章叙述的故事距离现在时间久远,部分细节学生感受不深, 宜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5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的图片或者视 频) 春夏秋 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 着紧密的关系。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 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 地生活、生产。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 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 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 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 化常识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卓越的科学家 和教育 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 1936 年 1 月 1 日起直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 有记载,共 300 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 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 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来源:学§科§网] 2.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 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 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 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 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 确的说明, 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一类事物。事理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 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 使读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 “为什么是这样”是其叙述的主要目的。 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 学”。 2.本文第 1—3 段是怎样将“物候”这12 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明确:第 1 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 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 “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 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 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 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 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第 2 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 安排的关系。 第 3 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 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 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 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 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3.文章为什么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 题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 改为“物候与物候学”?(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明确: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大 自然的语言”其实是对“物候现象”的形象 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 引力,引起读者的 好奇心和阅读兴趣。题目不能修改,因为“物 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 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 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 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 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来 源:Z,xx,k.Com]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引出物候 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 4—5 段):说明物候观测对 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 6—10 段):说明决 定物候 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第 11—12 段):说明研究物候 学的意义。 2 .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 系? 明确: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 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出解释, 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 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 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明 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 分照应。 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照从现象到本质 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文章通俗易懂,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3.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 因素能否调换先后顺序? 明确: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 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 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 到时间又是一种逻辑。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 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 “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 清楚。 4.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能否调换说明 顺序? 明确:不能。“首先” “对于安排……, 确定……”“ 还可以利用”“ 也可以利 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 主有次。 教师小结:无论是全篇、某部分之间, 还是某一段落内部之间,本文在说明顺序的 安排上都十分讲究,说明极富条理性。 三、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物象 做出解释 推究原因 阐明意义   现象 本质  逻 辑顺序 第 2 课时[来源:学#科#网]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本文的层次内容,13 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说明文的语 言特色,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精读片段,分析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 比较和打比方等。你能找出来并说说表达效 果吗? 明确:学生甲: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 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 1962 年 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 害的实例。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 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 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 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 学生乙: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说到纬 度的差异对物候现 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 北京早 10 天。” 学生丙: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 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赶快种谷子”这两个分句, 就很富表现力。 ……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 品析表达效果 1.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 1 段的语言特 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明确:学生甲:“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 醒过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用“冰 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具体 描述大地“苏醒”时的样子,一片春色扑面 而来。 学生乙:语言具有准确、生动的特点。 燕子是“翩然归来”,轻捷、洒脱、活泼伶俐 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用“不 久”“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而秋的标志是 “果实成熟”, 是“叶子渐渐变黄”。 学生丙:作者在描写叶子变黄的状态时, 用“簌簌”描写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树叶 纷纷飘落的动态景象,有声有色,使人感到 秋天的肃杀。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 的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等词语, 写出冬天即将到来时的萧索、清冷。这一切 都是为了“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 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这里面的“载”,是充满 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写 出了风雪交加的景象和旅途的艰难,可谓一 词写尽整个冬景。 学生丁: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八个字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四季更替情况,点 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 性的,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也以生花妙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说明 大自然的语言做了有力的铺垫。 教师小结: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 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在写法上有变化, 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 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 富的物候知识。 明确: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 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 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 就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 的山桃、杏 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 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 五六天。 明确:不能删 掉。“左右”表约数,意 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 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 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 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 明确: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 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 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来源:Z.Com]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进行个性表达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极有 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 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 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14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 知识。 明确:“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 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 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是根据物 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 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 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是根据 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 2.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 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 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 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 欲言。) 三、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等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准确严谨15 可取之处   1.本课的教学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中,并引 发他们从动物、植物、天气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到大自然的语言,激 发了学生探索、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2.紧扣本文特点,突出了说明文文体特征,知识点的教学能够落到实 处。 不足之处   面对教学 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尚缺乏因势利导的教学智慧, 处理得过于草率。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学习作者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思考方法。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 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 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 2 亿年前,地球上 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 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 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 极洲、非 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 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 曾引起一场深 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 年,阿根廷南 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 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 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比较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 中编排在一起,同在《新疆域》的章节里, 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谈 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 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 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 象和说明角度。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 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 理 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是通过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 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 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 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目标导学二:比较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全文分 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 1 段,这两句话是全 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第 2—7 段, 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第 2、 3 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16 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第 4、5 段写这一 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 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 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 察;第 6、7 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 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第 8—12 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 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第 13 —15 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 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 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 密性。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思路:全文分 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 1 段,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为第 2—6 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 绍“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 题的重要意 义。第三部分为第 7—11 段,解 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 “ 火山说” 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第 12—17 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 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 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 的原因是撞击。 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 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 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 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 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第 2 课时 [ 一、导入新课 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 我们重点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 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补充说明的作用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你发 现了什么?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 美 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 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 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 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 谁愿意这样 做呢? 明确: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 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2.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加以说明。 明确:( 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 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 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2)这一句看起来有调 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 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 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 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 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 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 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 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一句起到类比说明的 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 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 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 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 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 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 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目标导学二:比较思维推理过程 3.请同学们说说《恐龙无处不有》和 《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是怎 样的。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在南极洲的 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 大陆上有恐龙。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 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17 的呢?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 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移过去的。[来源:Z+xx+k.Com] 《被压扁的沙子》:有超高压的存在, 就会出现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 高压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 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 回原 始状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 斯石英消失;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 英变成普通沙子;但许多斯石英会因撞击被 溅到平流层 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发现斯 石英的岩层年龄有 6500 万年,6500 万年前 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 能是由撞击引起的。 小结:学习了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 一些科学知识,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 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 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 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对这一 结论,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对,你 持什么看法呢?欢迎同学们在课下查找有关 资料对这一问题继续探讨。[来源:Z.Com] 三、板书设计18 可取之处   两篇文章对比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 现象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新思维和 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1.课程资源挖掘不深,在教授第一课时,可以出示更多的补充资 料,比如板块构造理论图、火山爆发图等。 2.课堂教学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 7 大雁归来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知识 性、形象性、抒情性相结合的写 法。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激发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来源:Z#xx#k.Com]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来源:Z§xx§k.Com]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 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 羁旅愁情。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 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 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 浓浓爱意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 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1 1 月南飞的大雁;(2)3 月的大 雁;(3)大雁归来的情景;(4)春雁觅食;(5)孤 雁;(6)4 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 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本文,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 4 段,观赏雁舞沙滩的 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 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 来时的心情? 明确:欣 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 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 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 种怎样的大雁?聆听大雁心声,进入大雁的 内心世界,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写作手法, 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 关系。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 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 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 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 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 每一个迁徙 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 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 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 脚。 ④每年 3 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 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的修辞手法描 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抒发了对大雁的喜 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 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 论,讲亲情,讲友谊。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 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19 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 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 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大雁的特 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 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 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 200 英 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 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 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 20 英里直达最近的大 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明确: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 使者,善群居,内部友爱、无私、民主、团 结,重友情、有灵性、有联合观念。 (3)多处衬托,突出了大雁的特征。 明确:如用主红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 定不移,用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似 乎也有数学头脑。[来源:Z.Com] 小结:以上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爱 鸟之心,“爱”贯 穿全文,“爱”融化在字里 行间。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感悟自然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我们 可 爱的动物朋友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从地球上消失。 1.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 料。 穿山甲: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 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 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 黄嘴天鹅: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 破坏和盗猎,羽毛被用来制作药材。 亚洲水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 味。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 小鸥:海鸥体形最小的一种。生存的威 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被当作野味。 2.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 料表明,远古时代 500 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 但 20 世纪以来,4 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是正常灭绝速率的 125 倍,而且这一趋势还 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 家园中,有 5025 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 其中我国已达 390 多种。 教师寄语:什么时候开始,到处是树木 被砍伐后的荒地,漫天的沙尘;山地里奔走 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被污染的泡沫。 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 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 珍禽奇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 蛮的人祸。渐趋灭亡的难道仅仅是动物吗? 我们现在享受的较高“生活水准”是否 值得以牺牲自然、其他生物为代价 ?我们远 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 里,生活简化得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 剩下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 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 去。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 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 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 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若要我们的生 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 尊重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 有万物陪我们前行,我们还会寂寞孤独吗? 世界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 此的生机和情趣。 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更因为, 我们只有 一个地球。 三、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大雁→报春使者→珍爱 大雁(鸣叫){春雁:争论 低语 孤雁:忧郁 伤心 雁群:喧闹 争论}喜爱 大雁——国际联合→敬佩 } 保护动物 热爱自然20 可取之处   注重引导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 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我 们”这个关 键词中所包含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 观念,这也是教授这堂课真 正的目的所在。 不足之处   课堂展开的形式有限,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8 时间的脚印 1.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作手法。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来源:学。科。网 Z。X。X。K] 如视频中所言,通过一撮沙子,就能得 知地球的年龄。这听起来不可 思议,岩石为 何有如此奇异的记录历史的功能呢?它是怎 么记录那些已逝的时间的?让我们在《时间 的脚印》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关注单句成段,把握文章 内容 1.请同学们花三十秒快速浏览课文,说 说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成段。 2.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 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 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重 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 子,把握文章内容, 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第 1 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 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 的踪迹。 第 5 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 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 7 段:“ 真的有‘ 海枯石烂’ 的时 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 何被破坏展开。 第 11 段与第 13 段:“水和空气还能够 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 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 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 7 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 18 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 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 5 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的叙述。 第 22 段: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 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 例。 ……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 可将全文 31 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4 段):引出话题,岩石 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 5—29 段):岩石是怎样记 录时间的。 第一层(第 5—21 段):岩石的厚度和顺 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第 22—29 段):岩 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第 30—31 段):读懂岩石记录 的意义。21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发扬科学精神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 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 并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 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明确: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了 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 动着这一普遍规律。作 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 而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的宏观 视野中,这是一种辩证的科学主义精神。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明确: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 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 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 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 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 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 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 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以沉积岩为例,说说为什么根据岩 石的形成过程,我们能知晓过去的年月。(展 示沉积岩照片) 明确:“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 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 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 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5.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 许多的历史痕迹,请阅读第 22 到 29 段并分 组讨论,说说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它 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 启示。 明确:①记录了地壳 的活动;②记录了 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记 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 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 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界与史前历史有 了更 多的认识,同时也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 能性,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 证主义的思想观念,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 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心力。[来源:学&科& 网 Z&X&X&K] 目标导学三:品味 语言,感受说明文艺 术特色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 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来源:学&科&网] 明确:“根据计算,大约 3000 到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 米厚的岩石。”如果 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需要 3000 到 10000 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 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 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 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 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之外,还会注重语言的 文学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文学特色,请结 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明确: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 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第 9 段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 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 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 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 刻不经受着磨难”。 (2)第 15 段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 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 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 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 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 的威力。 (3)第 16 段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 远”,“轻小的沙砾”能“旅行”,也是以拟人 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 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 (石块),生动有趣。 (4)第 19 段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 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 新生的过程。 小结: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时间拟人 化,既给人以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说 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 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读者对象来 定。 三、板书设计22 时间的脚印 (一)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 记 录时间的方式 (二)岩石是怎样 记录时间的 {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 岩石保 存的历 史痕迹{地壳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 古代生物的状况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来源:学&科&网 Z&X&X&K] (三)读懂岩石记录,造福人类23 可取之处   1.结合地理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单句成段的句子入手,对全文进行整体性把握,加强对 成段单 句的关注。 3.注重品析说明文语言,感受文学性语言在说明文中的运用之妙。 不足之处   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与理解作者的科学辩证思 维,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用辩证观点看问题。 9 桃花源记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并能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品味作品语言,感受美好意境。 3.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探究世外桃源的现实意义。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 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渔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 片桃花林,桃花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 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 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 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受家庭教 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苍 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 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 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 年)开始做官,任江 州祭酒,不久,解职归田。隆安四年(400 年) 时,加入桓玄幕。元兴三年(404 年)为镇军将 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 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 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 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 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 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 着“躬耕自资”的 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年老以后在贫 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 年(421 年)。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 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 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 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 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 晋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 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 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 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 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 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产生的。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24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 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互助 解答。 2.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 (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 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 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 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便舍船 (离开) 屋舍俨然(房子) ②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③志:处处志之(做记号) 寻向所志(记号) ④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捕鱼为业(作为) ⑤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⑥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 感到惊异)[来源:Z.Com] 5.学生翻译全文。 目标导学三: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 线索,按渔人的行踪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 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这 两个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 人情以及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还有 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后半段。 我们看到,动画中的桃花源真是美极了, 桃源外桃花灼灼,落英如雨;桃源内屋舍俨 然,人们其乐融融。这动画中的美景,正是 从这篇文字生出的。同学们,我们何不再来 看看这些文字,也许我们能创造出比动画更 美的桃花源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深入桃花源,感受桃花源 之美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 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为桃花源外的朝代更替频繁而叹 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而叹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 3.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 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 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25 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是 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 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 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 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 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 只是一种空想。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 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 想? 明确: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 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 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 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 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5.我们已经在视频中看见了桃花源的景 色美丽如画,其中进入桃花源前与进入桃花 源时的景色更令人如痴如醉。请同学们在课 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反复阅读这些文 句,体会桃花源的自然之美。[来源:学&科&网] 明确:(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探究:除了感受到古人寄情山水的山水 自然之美,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别的美呢? 明确:人文美。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 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乌托 邦”。这儿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富有同 情心。 发散探究:可见这篇古文的美是富有诗 情画意的美,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是期 待人文和谐的美。倘若要你刻画一个世外桃 源,你希望你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是否 与古人相同呢? 目标导学二:感受文章的笔法简洁,内 涵丰富 前面我们讲到了文章叙述的自然美与人 文美,按道理,叙述如此多的美,理当需要 很长篇幅,但作者短短几百字不仅叙述了其 中的美,还叙述了遇桃源的前因后果。这其 中有什么 奥秘呢? 明确:原因在于文本叙事简约。[ 叙事简约的具体体现: (1)省略句子成分。 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 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问答内容。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 ,可见 作者斟字酌句的功夫。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 如:“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 此”包括前文所介绍内容。 探究:本文虽然简约,但是意蕴却丝毫 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文章的语言不仅朴素,而且简练 生动。如“设酒杀鸡作食”几字,虽着墨不 多,但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如“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更是以少胜多,仅八个字,就从 反面高度概 括他们已经经过了汉魏以来整 个漫长而动乱的历史年代。文章里还有许多 词语,由于简练生动,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 至今仍有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等等。 目标导学三:深度探究,领 悟桃花源成 因 同 学们有没有想过,作者以如此精湛的 艺术手法虚构这桃花源仙境到底有何目的?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之前探讨的桃花 源之美来分析这个问题。 时代背景: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今江 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至 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 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 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 “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 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 分析: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 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 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 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26 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 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 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 这种理想的写照。 探究:说这是作者本人理想的写照,也 许还不够准确,我们可以看见,作者笔下, 太守欲往,高尚士刘子骥欲往,这说明了什 么?而后大家都未能寻到桃花源,这又说明 了什么? 分析: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 人民的愿望,是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愿望。但 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花源究竟在何处, 无处找寻。[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目标导学四:材料拓展,桃花源与乌托 邦 “乌托邦”是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 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 16 世纪初 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 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 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 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 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 义语。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 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 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 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 隐田园。自己一生贫病交加,目睹社会腐败 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 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 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 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 思考:乌托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否 能实现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三、板书设计27 可取之处   1.引导学生关注桃花源之美,为学生理解与欣赏文章内容打下了 基础。 2.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层层推进,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桃花源”的 现实意义。 不足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设置问题及回答没有兼 顾到这一部分学生的学情。 10 小石潭记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并能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理清游记线索,品味语言,把握事物特点及描写方法。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 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 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 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 谁? 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首诗是柳宗元 被贬永州时所作。在这首诗里,风景是“千 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过当冬风过后, 冰雪消融,这里的风景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下面就请同学 们欣赏柳宗元所作的另一篇文 章——《小石潭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 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永州八记》等留存。 2.背景资料。[来源:Z.xx.k.Com]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 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 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 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 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 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 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 州八记》中的一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字音字形。 篁 竹 (huáng)       水 尤 清 冽 (liè)   为坻(chí) 为堪(kān) 翕忽(xī) 幽邃(suì) 犬牙差互(cī) 佁然(yǐ) 悄怆(qiǎo chuàng) 俶尔远逝(chù) 2.古今异义词。 (1)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 往。)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 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8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③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④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 蛇那样)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2)意动用法 心乐之(以……为乐) 4.特殊句式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 前置)。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 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 头上,鱼儿静止不动。 目标导学三:理清线索,把握文章内容[来 源:Z.Com] 1.通过前面的字词梳理,同学们已经清 除了阅读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 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写了小石 潭的哪些东西。 教师示范探究:第 1 段写了发现小石潭, 即“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又写了小潭中石 头的状态,即“全石以为底……”,还写了小 石潭的自然景色,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学生探究:第 2 段写了潭中的景色与游 鱼,写出了游鱼欢乐的状态;第 3 段写了潭 西南方的景观,未能探得溪流的起源;第 4 段写了独坐潭上的凄凉感受;第 5 段记录了 同游的人。 教师分析:同学们探究得很正确,通过 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可看出,本 文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再写潭中近景(游鱼和潭水),然后写溪流水源, 这是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条理清晰, 毫不散乱。 2.同学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 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 了 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 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 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一步一 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 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字。 明确:“移步换景”,是指在不固定视点 (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 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出来。 三、板书设计 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 远望潭源——潭上气氛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时对本文的探究,我们知道 了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游记,初步感受到了 小石潭的美,但是它具体美在哪呢?这还有 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抓住景物特点,品析语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 手”“游记散文的宗师”。他笔下的山水,都 成了极优美的 景,请找出文中描写风景的句 子,分析这些句子美在哪里,并尝 试将它们 翻译出来,记得保留其中的美感哦。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 明确: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 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这都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 怪! 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 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 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明确: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 景富有清静感,仿佛是远隔人间的仙境。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 绕,摇曳 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29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明确: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 的清澈。刚刚还是佁然不动,忽然又远逝, 往来翕忽,由静景向动景的转 化,似成影像 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由静到动的过程中, 就已经包括了“乐”的气氛。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 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 游走,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来源:学+科+网 Z+X+X+K] 明确:运用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写 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 一段又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倒映着天 光云影,所以明亮。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 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 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明灭可见”,各种景物的特点十分 明晰,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 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 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所有的画面给人 以很高的感知度。 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体会情感变化 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 暇。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 种不同的风姿:第 1—3 段是景色优美的小石 潭,第 4 段是幽深冷寂的小石潭。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中的两 种风姿,也寄寓着作者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 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读音频,体会文本中的情 感变化。 播放朗读,明确情感。 明确:第 1—3 段写乐 ,第 4 段写悲。 1.我们已经很明显感受到,在这篇文章 中,既有乐情,也 有悲意 。请同学们再次认 真品味文章,说说文章是如何在语言上表 现 “乐”与“悲”的。 明确: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是“心 乐之”,水之清冽,石之怪异,都让作者心旷 神怡,观赏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 乐”,这都是乐景。但乐到极致则生悲,坐潭 上忽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意袭人, 悲从中来。 2.我们在课程导入时谈到了《江雪》一 诗,但那是寒景一片,作者写出悲与孤独尚 情有可原,但小石潭景色一片大好,竟也让 作者生出孤独与悲意来。这是为什么?请结 合时代背景进行探究。 明确:作者去小石潭是由于被贬永州, 失意的他孤寂地坐在小石潭上,望着一望见 底的潭水,为小石潭打抱不平:为什么岸边 有“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 的小石潭却无人欣赏,只能“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让游人不敢走去呢?这就暗示作者 希望得到一位明君的发现。可以说,是因为 作者本身怀有失意之悲,因此不论是《江雪》 的景还是《小石潭 记》的景,都勾起了他的 悲凉与孤独之感。[ 三、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30 可取之处   1.结合学生所学过的诗歌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明晰景物特征,赏析富有特色的语 言,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由于没有充分地补充 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情感体悟上尚有所 欠缺。 11 核舟记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 2.抓住文本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微雕欣赏》视频。 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 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 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 也许未能 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让我们走 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 力所在。 二、教学 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   贻(yí)     有奇(jī) 箬篷(ruò) 石青糁之(sǎn) 髯(rán) 衣褶(zhě) 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zhuàn) 壬戌(rén x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要求学生 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2)一词多义 ①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 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 并且、而且) 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之:径寸之木(助 词,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 ⑤其:其两膝相比者(他们)[来源:Z,xx,k.Com] 其人视端容寂(那) (3)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 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 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③舟尾横卧一楫。 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 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31 明确:A.“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 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 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桨”。现代汉语中, 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 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在 古代汉语里,数 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B.“ 尝贻余核舟一” 翻译为“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翻译为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 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 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 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 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目标导学二:梳理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仔细研读课文,尝试绘制核舟示意图, 然后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第 1 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 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第 2—5 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 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第 6 段)总结全文, 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 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 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文中描写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并说 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 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 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 4.作者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 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 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 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 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 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 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 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情景。[来源:Z.Com] 三、板书设计 核舟记 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空间顺序)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微雕艺 术品“核舟”有了整体的认识,不过,作为 艺术品,它值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对本文进行更深入的解 读。 二、教学新课[来源:学|科|网 Z|X|X|K] 目标导学一:欣赏微雕艺术,品析语言 特色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 1 段并思考 1.概括第 1 段的段意。 明确: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 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 精湛,也只有因势象形,才能保证艺术品出 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 2 段并思考 1.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 二黍许”一句。 明确:本句介绍“核舟”体积,作者抓 住了长度和高度的特点,呈现空间立体感, “ 八分有奇”与“二黍许”准确而形象 地点 明了核舟的体积。 2.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积,又写了众多 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 黍许”的体积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 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灵 怪”。 3.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抒发感悟。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 3 段并思考32 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左 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 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 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 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 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来源:Z,xx,k.Com]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 是谁?为什么? 明确: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 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 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 奇巧、精湛? 明确: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 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 所挂念珠 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 4 段并思考 这一段描述“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 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 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 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 声”。但都表现了一种愉悦轻松、活泼自乐的 氛围。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 5 段并思考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 艺高超这一中心? 明确: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其他部位用了三段文字,写船顶 部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明确: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 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作 技巧。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 6 段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在文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 行说明? 明确:强调了核舟的体积虽小,但所刻 之物十分丰富,让人对小小核舟叹为观止。 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技亦灵怪矣哉”,也 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总结:在全文中, 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 核舟的艺术之美。核舟的创作本“ 因势象形”, 见核舟雕刻的自然之美;核舟上雕刻的人、 物、字,一应俱全,显现出核舟的精致玲珑 之美;核舟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核舟上的 文字充满诗情画意,见古典艺术之美。核舟 的美,又是因为雕刻者有精湛的技艺、不凡 的见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过,在短短几 百字中,能将这巧夺天工的核舟完美呈现, 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写就这篇意境深邃、 想象丰富、对比巧妙的文章,又足见文本本 身的艺术之美。 三、板书设计 核舟记 { 总说:由奇巧人王叔远引出核舟   奇巧 分说{体积 船舱 船头 船尾 舟的顶部:题名和篆章} 空间 顺序 总说:总结核舟“容量”,再叹技艺高超 灵怪} 技艺 精湛 细致观察、精心构思33 可取之处   1.以《微雕欣赏》视频作为导入,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向他 们展示了技艺之美。 2.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先整体把握全文,再深入到 写核舟的具体段落对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由衷体会到古代艺术工匠 的技艺之巧,艺术之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 不足之处   可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精巧技艺的资料。 12 《诗经》二首 第 1 课时 关 雎 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把握两首诗歌内在的情韵。 一、导入新课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我国 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 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 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 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今天我们来 学习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诗经》,体验诗歌之 美[来源:Z§xx§k.Com] 1.了解《诗经》。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也 称 《 诗 三 百 》, 这 些 诗 歌 分 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 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做铺 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 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 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③《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 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摹貌。 2.字音字形。[来源:学.科.网 Z.X.X.K] 雎 (jū)     鸠(jiū)    好逑 (hǎo qiú) 参差(cēn cī) 荇(xìng) 芼(mào) 窈窕(yǎo tiǎo) 寤寐(wù mèi)34 3.重点语句翻译。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源:Z#xx#k.Com] 明确: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明确:好姑娘追求不到,日日夜夜思念 她。 (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来源:学,科,网] 明确: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 近她。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 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 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 作品。 2.既然大家都认为这首诗是爱情诗,那 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 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 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 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 着那位美 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 自己理想的配偶。[ 目标导学三:总结归纳,分析写作手法 《关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1)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 水鸟开头,是“兴”的表现手法。“兴”的 表现手法只是一种自由联想,起到引出下文 的作用,因而不同于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 但是河水沙洲上的和谐的鸟鸣,仍可以引起 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 之中,诗因此也显得分外质朴自然。 (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 气氛。 (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窈 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 韵,既富于表现力,又朗朗上口,至今活跃 在人们的语言中。 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蒹 葭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秋水边的芦苇画面,再配上《在 水一方》二胡曲,依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 循环播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 古典诗歌的源头,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 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 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 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 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蒹 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进作品,品读诗歌之美 1.走进作品。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 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 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是一首 优美的怀人诗作。 2.识记字音。 溯洄(sù huí)   晞(xī)   湄(méi) 道阻且跻(jī) 涘(sì) 水中沚(zhǐ) 3.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请同学们总结 一下:为什么《蒹葭》读起来这么美?(小组 讨论) 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 因为诗歌独特的形式。 (1)韵脚 苍、霜、方、长、央 萋、晞、跻、坻 已、涘、沚35 (2)叠词 苍苍、萋萋、采采 还 有 “ 所 谓 伊 人 ……”“ 溯 洄 从 之……”“溯游从之……” 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 点。 总结: 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 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 音绕梁的效果。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品味诗歌意境 古人云:“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说 诗歌因其丰富的情感而精妙华丽。那么,这 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 到这种情感的? 明确:(1)思念向往。通过诗人的上下求 索。(2)执着、坚贞不渝。(提示:诗人追寻伊 人的道路一帆风顺吗?)“道阻且长”“道阻 且跻”“道阻且右”通过重章叠句反复的吟 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这么艰难 的道路,诗 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溯游”“溯洄”地去寻 找,足见其执着、坚贞不渝。(3)可望而不可 即的惆怅失望。(提示:诗人寻觅伊人寻觅了 多 长 时 间 ? 他 寻 到 了 没 有 ? )“ 白 露 为 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又是通过反 复的吟唱来说明诗人寻觅时间之长。他应该 是从黎明时分就来到岸边寻觅伊人,直到旭 日东升仍未找到。“在水一方”“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说明伊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与诗人始终是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诗 人独自一人面对茫茫秋水久徘徊,该是多么 惆怅啊。 目标导学三:感知形象, 深 入解读主题 1.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 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 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 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如此 的形象呢? 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 “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 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 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 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不单伊人 的面目是模糊的,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 模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 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 代,只是反复吟唱“ 溯洄从之”“ 溯游从 之”,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距 离美再次体现了《蒹葭》的含蓄朦胧的特点。 2.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 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 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 那么,大家是怎么理解“伊人”的?诗歌的 主题是什么? 明确:(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 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著名翻译 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 a love song,伊人 是 the lover。 (2)“明志说”:“伊人”象征高洁品质, 代表自己对美好高洁品质的追求。 (3)“人生哲理说”:涵盖了世间各种可 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 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 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伊人”是一个 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 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 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 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 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 《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清代叶燮 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 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 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 在彼……所以为至也。” 《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 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 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 造的意境美。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 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男女生分部分朗 读。 三、板书设计3637 可取之处   1.注重朗读诗歌,让学生在不断朗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与情感。 2.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深入体会诗歌艺术特点与主旨内涵。 不足之处   本课两首诗文字较为古雅、深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对诗 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13 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 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第 1 课时 [来源:学+科+网] 一、导入新课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 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 过这首感人 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 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 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面对列强,他高声 疾呼,只为唤醒国人。而面对反动派,他也 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 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 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 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分层理解内容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 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 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3 段):痛斥国民党反动 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李公朴先生的卑劣行 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 荣。 第二部分(第 4—5 段):揭露国民党反动 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 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 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 6—12 段):鼓舞群众发扬 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 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目标导学二:解读文章,体会讲演情感 1.每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 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 爱憎感情?讲演者感情的浪涛又是怎样向前 推进的?(分组讨论) 明确:这篇讲演单刀 直入,一开口就点 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 的事件。词的分量用得极重:“最卑劣最无 耻”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 手?”一个反问,激起听众共鸣。接着大声 呵斥,挥戈直指 国民党反动派。“光明正大” 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照,揭38 露反动派是地地道道的黑暗动物。 闻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因此讲演 的第 2 段突然改换人称,厉声怒喝:“这里 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运用感叹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表达对特务的憎恨。“……又……还……” 的句子,揭露了贼喊捉贼,嫁祸于人的无耻 行径。“无耻”“光荣”,贬得痛快,褒得正 确,长人民志气,灭敌人威风。 两个“ 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讴歌反 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两代爱国者,讴歌昆明 的无限光荣。 第二部分讲演者从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 进入到剖析他们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怎 么想法”“什么状态”“怎样长的”,不仅揭露 深刻,而且启发听众展开想象,认识这 班丑 陋的蛇蝎心肠。“慌”“害怕”“恐怖”,一步 一步揭穿敌人的阴暗心理,“完了,快完了”, 把他们必然灭亡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部分阐述了李公朴殉难的意义,用斩钉截 铁的语句说明人民必胜,真理永存。这些话 充满激越的感情,充满胜利的信念。 请学生齐 声朗读:“人民的力量是要胜 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 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我们有 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 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第三部分着重阐述正义是杀不完的,因 为“真理永远存在”,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 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三个部分贯穿了强烈的爱憎:讨伐敌人, 似钢刀利剑直指敌人心窝;伸张正义,如催 征的战鼓,进军的号角,激励革命者踏着烈 士的血迹前进。感情的浪涛在褒贬扬抑中向 前推进,由悲痛至 愤怒到充满必胜信心。表 达时运用了短促有力的句式,时而感叹,时 而责问,时而反诘,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 极其畅达地表达了极其愤慨的感情,对比、 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表达的 气势。 2.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指出反动派的末日来临的? 明确:揭露虚弱本质:敌人自己在慌、 害怕、恐怖。 指出末日来临:敌人完了,快完了。 3.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 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 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 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 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 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来源:学#科#网 Z#X#X#K] 三、板书设计 最后一 次讲演 { (一)揭露真相,痛斥敌人, 颂扬烈士 (二)剖析反动派虚弱本质, 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恒 (三)号召昆明青年继承传统, 英勇斗争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说过:“倘在诗人,则因为情 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 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嬉笑怒 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 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众也不以为污秽, 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闻一多先生这 篇怒斥敌人的讲演,就是“嬉笑怒骂,皆成 文章”的佳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深层探究 ,感知语言特点[来 源:Z§xx§k.Com] 1.探讨本文的感情色彩。 明确: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 力和感染力。 2.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39 明确:(1)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2)语言感情色彩浓烈,爱憎分明。 语气上:歌颂先烈,充满崇敬,语气热 情;斥责反动,不留余 地。 用语上:一系列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运用 更突出了情感。 (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 语句简 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清 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 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 入人心。 本文除陈述句之 外,还交替使用设问句、 反问句与感叹句。 ①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 众产生共鸣。 ②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 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 ③感叹: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英烈 对人民的无限的爱,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憎恨。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 1.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 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 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 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 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刻苦学习、 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这样才能无愧于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 斗争、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 2.请说说本文主旨。 明确:本文围绕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 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 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 到底。 三、板书设计40 可取之处[   1.通过朗读来体验讲演者的感情,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全篇 或者某部分的讲演练习。 2.创设一种近似于现场的氛围,使学生通过直接体验、感悟讲演者的 情感,学习讲演者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来源:学&科&网] 不足之处   没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部分学生的预习准备不够充分,朗读稍 显吃力,情感体验不足。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来源:Z.Com]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 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 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 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 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 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 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 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 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 ,轻实践, 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 前高速发展 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 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 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那么该怎么做呢?请 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 籍山东日照。1974 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 中发现新粒子:J/ψ 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 “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 名为“J 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 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 1976 年与里克特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 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 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 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 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表示 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 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 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 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 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提出论题,即中 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 3—11 段):针对论题进行 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 3—5 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 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二层(第 6—10 段):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 要性。第三层41 (第 11—12 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 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 13 段):解决问题。强调我 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 代提出希望。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探究 1:“格物致知”是作者点出论题 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 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作者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 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 最高理想——平天下”。②作者认为其真正意 义是“探察 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有两 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 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 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 得实验精神真正变 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来源: 学科网 ZXXK] 探究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 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 “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 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 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 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 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 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 三点: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 生的弱点决定了的;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 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③这也是应付今 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目标导学三:分析课文,掌握论证方法 1.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来源:学+科+网]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从传 统教育里引出“格物致知”,阐述对其含义的 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 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 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 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 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 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 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2.解析本文的论证方法。[来源:学§科§网 Z§X§X§K] 明确:(1)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 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 3 段引用《大学》里的内容介绍“格物致知” 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 的原 因。 (2)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 痛的失败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 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 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 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 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 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 (3)道理论证:第 13 段记述了“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 神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 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的事例 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 实验。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升华拓展 1.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 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 通过自己亲身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 科学的领域极其重要。同学们,你们已经开 始了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学习,请说说 你们在这些自然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 现“格物致知”精神的。 明确:比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 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 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同学做完 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 上从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 空中,使实验现象更加具有挑战性。这位同 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格物致知”精 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现象, 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 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42 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 大家举出例子。 明确:不是。在贺知章《咏柳》中写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 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作者 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正是对外界 事物观察凝结而出的诗歌。苏东坡“格”山 而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对 生活 的具体探察才得到的真知。因此,说中 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 定的片面性。 三、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提出问题) 具体分析“格物致 知”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问题)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解决问题)43 可取之处   教学重点明确,通过举例论证让学生明确格物致知在本文中的含 义,并通过跨学科的思维进行引导强化,让学生深入理解此概念。有 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实践思维。[来源:Z.Com] 不足之处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补充当今世界环境的相关资料,学生对 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迫切感与现实意义没有深刻的认知。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举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感受演讲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 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 1986 年投资创办。三十 多年来,方正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在中国 IT 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 你 们知道北大方正的创建者王选在人生的关键 时期做出了怎样智慧的抉择吗?从今天的学 习中你会找出答案的。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背景知识及作者 1.背景资料。 本文是 1998 年 10 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 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 都可能面临 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 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 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每次抉择, 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作者简介。 王选(1937-2006),江苏无 锡人,生于 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 代毕昇”。他所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 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计算机 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概括重要抉择 1.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 1 段):引出演讲的话 题: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 来的体会,一生中的重要的抉择。 第二部分(第 2-7 段):分析论述第六个 重要抉择,花大力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 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早出成果。 第三部分(第 8 段):总结全文,将著名心 理学家荣格的公式送给 青年学生,希望青年 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来 源:学.科.网] 2.细读第 1 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 《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一电视节目。 明确: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 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 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 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 3 .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 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 演讲的中心话 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 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4.细读第 2-7 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明确: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如何看待 权威;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分析名人和凡人的44 特点。 5.第 2 段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 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确: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 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6.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 “狗皮膏药”式的? 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 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 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 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演讲,对大家所起的 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 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7.这篇演讲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展开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因为本文是作 者 1998 年 10 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作者面 对的是北大的学生们。演讲的目的是鼓励最 富创造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早出成果。 目标导学三:品味写作特点[来源:Z*xx*k.Com]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 合第 2-6 段分析本文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 现的。 明确:第 2 段提出观点——花大 的力量 来扶植年轻人;第 3、4 段阐明自己对“权威” 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 的理由;第 5、6 段 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要为年轻人创 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 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严密。 2.这篇演讲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 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结合下列句子分析 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 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 “让一个 60 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 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2)我 38 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 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 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 我也在第一线。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 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明确:(1)“不可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 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 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2)“马马虎虎”意思是勉强,凑合。表 现作者谦虚,幽默的性格特点。 (3)“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 的前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 生动形象。 目标导学四:提升认识谈启示 作者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取得了成功。 读完本文后,谈 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年轻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 力,所以要抓住现在,勤奋努力;科学发展 日新月异,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要跟上时 代步伐。 课堂小结:这篇演讲稿的特点:①主题 鲜明,逻辑严密;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③ 诙谐幽默,真挚感人。 三、板书设计 我一生 中的重 要抉择 {引出话题:谈奋斗体会,重要抉择 大力扶植年轻人 总结全文:把自己融入集体 } 鼓励年轻人 勤奋创造 体现自我价值45 可取之处   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了主要问题,由 主要问题再延伸出相关问题。这样能提升学生的思维 能力,做到以学 定教。 不足之 处   作者是 IT 界的专家,演讲面对的又是高等学府的学生,有些内容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再次授课时应加强对计算 机发展的介绍,以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 1.朗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抓住关键句,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演讲 的语言特点。 3.热爱体育,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一、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精神 的内涵是丰富的。奥林匹 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倾 听他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 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熟悉背景知识 1.背景知识介绍。 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 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 1200 多篇著作和演 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 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是顾拜 旦于 1919 年 4 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 运动恢复 25 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 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 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 活动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 文化饶有兴趣。1896 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 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 主席之职长 达 28 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 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5 年前”具体是哪一年?这一年有 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明确:具体指 1914 年,这一 年爆发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 2.第 1 段中提到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 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 呢? 明确:主要体现在第 5 段中。一是:现 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 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二是:青少年开 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 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 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 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 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 般的体育运动。一是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 搏的乐趣,二是体育能带给人美感,三是体 育能振奋人心。 4.“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 什么? 明确:指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46 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达 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 神的内涵。 明确:奥林 匹克精神包 括又超越了一般 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 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 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进步。 目标导学三:理清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1.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 你梳理文章的思路。 明确:第 1 段,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 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 将扮演崭新的角色; 第 2—3 段,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 的有力支撑;第 4—5 段,说明奥林匹克主义 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 运动的原因;第 6—7 段,指出如何将奥林匹 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第 8—10 段, 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 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2.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明确:①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 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 想。②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 出最多的 内容。③通俗性。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 讲的语言要个性化,要说自己的话。④语言 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 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 象化的语言。⑤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打动 听众,富有感召力。 3.请学生再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 有什么特色。试举例说明 。 明确:①用词准确。如第 1 段,“这凸显 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崭新角 色”把“奥林匹克”当作人来写,准确阐明 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今的意义与以往不同。 ②表达生动感人,富有感召力。如:第 4 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给参与者的快乐,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 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 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 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 甸的金黄麦穗。” 4.尝试演讲,揣摩下面的句子,应用怎 样的语气演讲呢?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 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应用怎样的语气 朗读呢?[来源:学。科。网 Z。X。X。K] 明确:用赞颂、喜悦的语气。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 一般的体育运动” ,找出应重读的关键词语。 明确:“包括”“超越”这两个关键词 语需要重读。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呢? 明确:运用平和的语调。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 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 麦穗”应用怎样的 语调语气朗读呢? 明确: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三、板书设计 庆祝奥林匹克 运动复兴25周年{崭新角色 平和与自信 给人美感和荣誉感 面向大众 } 奥林匹克精神 具有永恒的魅力47 可取之处   1.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能带动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把 握主要问题、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来源:Z.Com] 2.鼓励学生揣摩演讲语言,尝试演讲,加深对演讲特点的理解。 不足之处   这篇演讲的时间 是一百年前,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太了解, 很难感同身受,再次授课时应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也可以放一些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方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及价值。 17 壶口瀑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壶口瀑 布的方法。 3 .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情感。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气势的,莫过于壶口 瀑布了。(教师简单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形 成。出示几张有关瀑布的照片,请学生判断 哪张为壶口瀑布。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绘 一下最喜欢的那幅照片,或表述看到照片时 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梁衡笔下的《壶 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 的气势[来源:学。科。网 Z。X。X。K]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一 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 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 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 境美。并说说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段。在文中标出这两次描写所 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在第 2 段;第二 次是枯水季节,在第 3、4 段。 目标导学二: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 1.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 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 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你是从 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明确:(1)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惊心动 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 雷, 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 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 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 浸沟岸, 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48 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 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 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2)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 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 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 成堆堆白雪。 ②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 闹,更挤,更急。 ③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 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 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 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 碎成点,碎成雾。 …… 目标导学三: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我突然陷入沉 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 造物者 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 .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 段文字? 明确: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 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2.看到这黄河之水作者想到了什么?流 露 出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由海、河、瀑、泉、雾这些水的 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 、愁——人的 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 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 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 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 3.请继续朗读第 6 段,作者由黄河之水 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黄河的“柔 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 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 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 颂。 总结:作者描写了黄河之水惊心动魄的 场面、雄浑磅 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 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 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 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 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来源:Z.Com] 三、板书设计[来源:学+科+网] 壶口瀑布 {特点{雨季:惊心动魄 枯水季:气势磅礴、柔中带刚、勇往直前 精神 ― ― →象 征 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博大宽厚 勇往直前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 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 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黄 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请学生发言)。这节课我们 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感受壶口 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1.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 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 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 受,有何用意? 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 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 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2.你还能找到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吗? 明确:第 3 段,“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 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 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引用 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 壶口瀑布的迅疾。49 3.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 ,为什 么又写脚下的石呢? 明确:写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 旋出光溜溜的大坑,侧面表现出河水遇强则 抗、坚韧的特点,表明水的刚强和抗争精神。 4.作者的重点是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 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雨季时来观看壶口瀑布 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时的远观,写壶口 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 第二次在枯水季节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 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 下深刻印象。 目标导学二:品味本文语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雨季壶口瀑 布的特点的? 明确:①听觉角度:在半山腰“涛声隐 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②视觉角度:“河谷里雾气弥漫”“像 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 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 2.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 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你认为最有 表现力的一 句具体分析。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 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 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 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 比作沸水, 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 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 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 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 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 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3.作者描写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和脚下的 深沟,找出相应的语段,仔细品味其语言特 色,体会其意境。 (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 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 有这水的存在。”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 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 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 佛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 (2)壶口龙槽: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 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 青色的背景中。” 明 确 : 运 用 “吸”“拢”“冲”“跌”“升”“跨”“穿” 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 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 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 满灵性与生命 力 量。 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 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 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 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明确: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 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 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 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 写景的语言特点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排比等 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具有表现力的动词, 结合自身的感受,描写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 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 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的精神。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处景 物,仔细观察,结合内心感受,写一个描写 景物的片段。不少于 200 字。[来源:Z.Com] 示例:站在湖岸的观景台上,我激奋的 心情几乎跃出胸腔。试想,面对这一湖蓝得 “晕”人的碧水,扑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 命不振奋呢?哪有意兴不飞扬呢?我尽全力 把身子往前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 中望去。湖中间的水域,似乎有一台一刻不 停运转着的机器,生产出粼粼清波,后头的 清波驱赶着前面的,一齐向四面递进,奔向 湖岸。阳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闪动,有些晃 眼,像薄薄的金片铺于太阳底下。清波一波50 连着一波,波波相依,蔚为壮观,就像天上 掉下来的一块布满无数皱褶的大布。蓝色的 湖面映托着湛蓝的天空,天空高远,朵朵白 云如只只绵羊,悠闲自得,似乎是不愿意离 开这人间美景。湖面上水雾氤氲,缭绕着弯 扭着盘旋着往天空升腾,但到了一定高度就 不见了踪影。 三、板书设计 侧面描写{“我”的感受 脚下的石 语言特点 {多种感官——听觉、视觉 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多种效果51 [来源:Z+xx+k.Com] 可取之处   1.注重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 不足之处   探究本文写作手法及语言特点的环节相对割裂,没有注重知识点 的整合贯穿。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把握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3.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 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令人浮想联翩,歌词中 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 山。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说一 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 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 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 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 中找出关于时间 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1.第 1 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 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 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明确:“我”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 3 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 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 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 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 见所感。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 上——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接近冰山——此 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感受雪山壮美 1.品读第 5—6 段,找出描写各拉丹冬 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 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作者是按由远至近的顺序来描绘 的。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 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 冰雪劲旅。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 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冰塔林就由许多 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感受:天地间浩浩 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 2.品读第 10—11 段,思考作者是从什 么角度来描写冰山的,抓住了冰山的什么特 点,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触觉:写冰窟。特点:温暖。 听觉:写风。特点:声音大(呼啸),不停 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52 视觉:冰体。特点:晶莹洁白;漂亮, 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 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 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 熠烁烁,光彩夺目。[来源:Z&xx&k.Com] 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 轮。 3. 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 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 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明确:第 5—6 段是从低处观赏进行的描 写,第 10—11 段是从高处观赏进行的描写, 这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 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 的认识逐渐加深 ,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 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4.品读第 12—14 段,说说这几段描写 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 的特点? 明确:描写了砾石堆和坚冰之下的流水。 感悟:一刻不停,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三、板书设计 在长江 源头各 拉丹冬 {游览顺序    观看感受 第一天{冰塔林 浩浩苍苍 风 琼瑶仙境 冰体 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第二天 流水  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抓住景 物特征 多角度 描写 [来源:学*科*网] 第 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 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 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 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 生发出的情感震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的妙处。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 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 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 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 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 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 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 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 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 不 适应高原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 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 烧”比作 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 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 高,气候条件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 峰行了跪拜大礼。 明确:“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 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 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 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 “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 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 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 人敬畏。 目标导学二:品味写景,体会作者 情感[来 源:Z.Com] 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 与想象,让学生品读课文,标画联想和想象 的句子。 1.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和想象? 明确:(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 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53 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 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 否就 是年轮。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 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 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2.这些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中分别蕴含着 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1)句,“眩晕”的意思是“感到 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 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 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 然的杰作。 第(2)句,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 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 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 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第(3)句,“演绎”是“铺陈, 发挥”的 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 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 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 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来源:学+科+网] 总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 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 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 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作者对雪山的 崇敬和赞美之情。作者又通过联想和想象, 抒发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赞美 。 三、板书设计 在长江源头 各拉丹冬 { 由雪山奇伟之景联 想到造物主无所不 能的创造力 由冰山裂纹和波状 皱褶联想到年轮 流水一刻不停,开 始演绎长江故事 } 赞美自然的伟力 长江及雪山久远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54 可取之处   教学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教学内容由浅 入深符合语文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不足之处   1.这是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游记,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朗读的时 间还不够充分。 2.对雪域高原的认知不够充分,需要再多查看和积累相关知识。 19 登勃朗峰 1.了解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 2.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多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 .欣赏课文语言,品 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 [来源:Z.Com] [来源:Z+xx+k.Com]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也是世界 最高的山峰,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也有一座 最高峰——勃朗峰,它也是西欧的最高峰。 下面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勃朗 峰,一睹勃朗峰雄伟奇幻的风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品味山中奇景 (一)作者简介[来源:Z.Com] 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 名演说家。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 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 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 恶之处,表达了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强 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 民的关心。其作品语 言生 动有趣,充满了喜剧的情节和智慧、幽 默。而从《登勃朗峰》这篇游记也可看出, 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同时也是 一位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高手。 (二)请同学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路 途中所见景物的段落。 1.找出描写所见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 些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 明确:第 2 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第 3 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 上,光艳耀目。 第 4 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 的光秃尖岩。 第 5—6 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 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感受到景物 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速读第 2—6 段,从文中找出面对景物作者所产生的 独特感受。 明确:第一处景物:美不胜收。 第二处景物:威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景物:奇特。 第四处景物:轻柔,美丽。 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 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 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 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 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 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 皂泡。 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 是多少呢?55 3.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 的? 明确:第一处,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 景物的美;第二处,远观勃朗峰,“独踞苍穹” 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威严的特点;第三 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峰 的形状比 作“美女的纤指”,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形怪 状;第四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朵 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和“身披霓裳羽 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 丽。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欣赏奇人奇事 1.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 点?(读第 7—11 段,标出描写车夫的句 子。) 明确:①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 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 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 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 之王啊。你看着吧!” “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 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 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 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 我就是车王。”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 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 乐于与 人交谈的性格特点。 ②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 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 “面不改色,和颜悦色”。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 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全神 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 ③行车情景:“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 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这种情况下“车夫 之王”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 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之王”却气 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2.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 试具体分析。 明确: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 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 夫之王”是本领 高超的传奇人物,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 友作为“勃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 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 人,天外有天”,给读者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目标导学三:赏析句子,品析幽默语言 品读下面精彩幽默的句子,完成以下问 题。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 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 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 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 悯”? 明确: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 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 所以不会像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 作歇息。含蓄地写出了他们被金钱所束缚住 了,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2)“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 幻 便 是 我 们 从 飘 浮 的 肥 皂 泡 中 看 到 的 一 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里联想到肥 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作者的感慨是:那些美好的事物 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 的。 (3)“ 如 果 这 位 王 爷 的 车 技 略 欠 敏 捷 ——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 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 醺——结果就不会是 这样的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情 感? 明确:作者认为,车王能超过游客车队, 我们住进上等的房间,一是因为车王车技非 常敏捷,二是因为“喝得酒气醺醺”,借着酒 的力量,车才驾驶得又快又好,而这些冥冥 之中,仿佛又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语言幽默 诙谐。 总结:本文记述了一次愉悦的旅行,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雄壮、奇伟、 变幻多姿的山中所见之景,从多角度叙述了 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驾车本领,语言 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 横生。 三、板书设计 登勃朗峰{赏山中奇景 遇奇人奇事 思人生哲理}大自然是奇妙的 旅途处处有惊喜56 可取之处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有梯度,达到了 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这堂课在教师指引下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的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来源:学&科&网]   对作者的文风和作者作品的理解还不到位,课下对马克·吐温作品 要充分阅读,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 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学习相关写作方法。 3.感受丽江的美丽、淳朴、厚重、和谐,提升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说到丽江我们都不陌生,丽江是旅游胜 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 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 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 及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跟 随著名作家阿来 ,去畅游丽江,领略丽江不 同寻常的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线索,感知文章内容[来 源:Z§xx§k.Com]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 江的路径。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 “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 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 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 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的? 明确:“一滴水”的游踪。 3.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 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 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 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目标导学二:跟随水滴,感受景美人美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 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 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 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 下问题。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 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 章内容, 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 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 矗立在蓝 天下面。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 丽江坝;森 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 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 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 潭水映照雪山。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 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喧腾 奔流的金沙江。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 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 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57 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绿色、晶莹夺目。 词语:色彩斑斓 美丽如画 3.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也 是别具一格的,作者又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 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明确:四方街:“那时是明代,纳西族 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 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 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 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 传。”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市集散去的 黄昏开闸放水”“洗净了街道”;“顺水而去 的蜿蜒老街”。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 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 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房屋:“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建筑 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 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4.丽江不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地 域特色的建筑,丽江的民俗民风更美。请你 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说说这 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提示学 生,地点加上人物活动即为场景。) 明确: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1)在 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纳西族村庄的人们 在谈论。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 人在草 甸上放牧牛羊。精神风貌:热爱生活, 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 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 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 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 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 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 游 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 谈。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 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神风貌:热闹,愉悦。[来 源:学科网 ZXXK] 目标导学三:品味构思,体会文章独特 视角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 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 是寂静时分,他们的 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 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 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人们在其他 地方内心喧哗与到丽江内心变得像一滴 水一 样晶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 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 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来 源:学*科*网] 明确: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 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 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 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 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 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来源:Z.Com] 总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 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 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 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 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 过丽江 {自然风光优美 建筑富有地域特色 民俗民风美 } 历史文化名城 美丽如画 由衷的热爱与赞美58 可取之处   从自然风光、建筑、精神层面来引导学生欣 赏丽江之美,加深学 生对美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来源:Z.Com] 不足之处   教师自身对作者及丽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需要广泛阅读,积累 素材,以便对教学内容作更多有益的补充。 21 《庄子》二则 第 1 课时 北冥有鱼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色。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 棠》这部电影吗? 《大鱼海棠》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 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 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 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 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 “鲲”到底是何物!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庄子及《庄子》的艺 术特色 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战国时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 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 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 33 篇, 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庄子》 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 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 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 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主要主 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天人合一”“清 静无为”,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 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 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 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 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1.重点字词梳理。 北冥(mín g)   鲲鹏(kūn)   抟(tuán) 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 同“溟”,海)[来源:学.科.网 Z.X.X.K]59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4.文言句子翻译。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明确: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 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明确:天色湛蓝, 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 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 罢了。 目标导学三:理清结构,体会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层次分析。 明确: 第 1 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 2 层 : 鹏 鸟 南 飞 有 所 待 : 以 “ 野 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 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 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 明确: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 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凭借。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 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目标导学四:品味语言,体悟《庄子》 散文艺术特色 1.大鹏是怎么来的?它的形象如何?作 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明确:大鹏是由“鲲”变化而来的。鲲 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 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 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 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 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 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 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 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 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 明确: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 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 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 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结合《庄子·应帝王》节选片段,简单 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 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 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 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此 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死。 明确:庄子的文章 ,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丰富多彩,文笔汪 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三、板书设计 北冥有鱼 {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雾气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万 物 皆 “有所待”60 可取之处   将学生们喜爱的影视动画与文言文学习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有助 于提高课堂效率。 不足之处   时间安排较仓促,学生对于庄子思想的感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第 2 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 子生活的诗意。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我们刚播放的视频是一场关于 “鱼”快乐与否的辩论。视频的结尾说,从 逻辑上讲,庄子输了,因为他的对手是惠施。 但这句话好像还有弦外之音,好像不从逻辑 上讲,庄子便赢了似的。为了一探究竟,请 同学们打开课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一文中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人物,感知作品背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 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 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威王曾以千 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 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 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 的主宰。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 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 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 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 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 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 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 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一词多义。 固: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文言句子翻译。 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明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 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 定的! 目标导学三:活动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情景模拟,选一人扮演庄子,一人扮 演惠子,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辩论对话。 2.请同学说说这场争辩谁是胜者。 明确: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 上 风,因为 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会 知道鱼的心理 呢? 3.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 妙”在何处。 明 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 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 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 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 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 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 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 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61 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 去看待世界的,是典型的“移情”作用,庄 周 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 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4.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 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 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做 分析。 明确: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 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 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 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 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 雅的生活情趣,追求快乐自由。 三、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力辩、求真、拘泥 庄子——巧辩、尚美、超然]快乐自由62 可取之处   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现场辩论氛围, 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段辩论之妙。 不足之处   关于“移情”的艺术心态没有适当拓展延伸,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 22 《礼记》二则 第 1 课时 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 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 《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 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 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 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告诉我们要勤于学习;“凡事预 则立,不预 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 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 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来源:Z|xx|k.Com]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 家经典 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 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义。 (1)正读音。 嘉肴(jiā yáo)    自强( qi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弗食(不) ②不知其旨也(味美) ③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⑤教然后知困(困惑) ⑥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⑦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⑧教学相长(推动,促进) (3)通假字。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4)古今异义词。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 意义,用意,目的。) ②教 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倦; 困难。) (5)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63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 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 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 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明确: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 我反思;知 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 勉励自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 点做铺垫。[来源:学+科+网] 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 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在论述时先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 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上来。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 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 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 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 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 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 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 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 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 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 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 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 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三、板书设计[来源:Z|xx|k.Com] 嘉肴—弗食—不知旨 至道—弗学—不知善 ― ― →类比 论证 教与学— 教学相长 可取之处   1.能够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2.利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 的理解知识内涵。 不足之处   本文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时间有限,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不 够充分,因此部分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本文观点。 [ 第 2 课时 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初步理解“大同”社会的理想,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 智慧。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 2000 多年前就曾 对社会 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 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64 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 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 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 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就是儒家学者所 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 .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矜(guān) 男有分(fèn ) 谋闭而不兴(xīng)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 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荐)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 “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 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兴起。今义: 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的意思。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 ②谓: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予谓菊(动词,认为)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 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 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 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 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 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 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 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 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 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 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 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 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 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 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 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 止争斗。 三、板书设计 大 道 之 行 也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详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满足生存需要 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总括全文65 可取之处   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 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 不足之处   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 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23 马 说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 法。 3.朗读文章 ,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 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 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 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 挣扎,膝盖 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 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 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 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 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 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 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 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散 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 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 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 “文”,又称“韩文公”。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 年)至十六 年(800 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 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 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 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 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 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 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 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 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 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 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 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来源:Z.Com] 祗(zhǐ)     骈死(pián)   食 马者(sì) 槽枥(cáo lì) 外见(xià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66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里也?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 导,疏通文章大意。 5.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第 1 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 运的决定作用; 第 二层(第 2 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 根本原 因; 第三层(第 3 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 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目标导 学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 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来源:Z.Com]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现、 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 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 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 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 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反 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 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埋没、摧残人 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 的处境。主张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 能的空间和条件。 3.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 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 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文本借千里 马 不得伯乐,实际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 鸣。因此,文中充满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 与愤怒。请仔细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 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④安 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 明确:①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 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 无知;③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 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④表示 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的愤慨之情;⑤表示 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 者的辛辣嘲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个性表达。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 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 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 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三、板书设计[来源:Z.Com]         托物寓意 亮观点  伯乐: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痛惜   ↓         ↓( 决 定 )          ↓ 摆 现 象     千 里 马 : 人 才          愤懑  ↓    ↓(埋没)           ↓ 揭本质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嘲讽 怀才不遇思伯乐 壮志难伸盼明君[来源:学+科+网]67 可取之处   从诵读入手,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然后疏通文义,为理 解内容做好了铺垫。最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训 练朗读,把 握朗读语气,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未能详尽地介绍韩愈的人生经历,学生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难以对他的“不平则鸣”有深刻体会,宜在课后补充相关知识并强化 训练。 24 唐诗三首 第 1 课时 石壕吏 一、导入新课 大家 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 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 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 资料链接:安史之乱[见相应教学资源 (官网可下载)] 二、教学新 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把握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 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研读,质疑释难[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 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 老妇人的“致辞”。诗的前四句写“致辞” 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老妇致辞又可分为两层:8—16 句写老妇人 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 句写老妇人主动请 求从军。 2.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 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 的? 明确:一是服役惨景;二是家中困境 ; 三是被迫应役。 3.老妇人是心甘情愿去应征吗?从哪 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来源:学§科§网] 提示:①抓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苦!”,了解“一何”的含义,体会“呼”“怒” 中吏的凶狠和“啼”“苦”中妇的凄苦。② 挖掘“夜久语声绝”中“夜久”隐含的内容, 老妇长时间地苦苦哀求,最终还是被无情拒 绝。 教师小结:并非自愿,因为保护丈夫、 儿媳、小孙心切,故作恳请,老妇之凄苦可 见一斑,亦可见差役之冷酷。 4.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 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为什么不写差吏的 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的写作手法,差吏的话可以推测出来。 5.这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 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 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68 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板书设计 石壕吏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老妇自请服役战乱灾难 官吏横暴 忧虑时局69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教学中紧扣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 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 不足之处   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学生难以深刻体 会到社会情形下的辛酸苦痛,教学中需要扩展更多的资料,采取 不同的形 式,让学生获得更深层的理解。 [来源:Z.Com] 第 2 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品味诗中精彩的描写。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 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 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 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 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 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 的生活,甚至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 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被称为 “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 诗篇,其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 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 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 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 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 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 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 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 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 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 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 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 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 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 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 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 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70 十四句;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押韵, 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 给每段拟写八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 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 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 1 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 第 2 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 3 段写遭 受夜雨的痛苦;第 4 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 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 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 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 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 ,完美地体 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 1 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 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 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 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 和无情。 2. 作 者 用 一 系 列 动 词 , 如 “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 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来源:Z.Com] 明确:一个“飞”字和一个“洒”字, 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 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 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 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 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 奈何。 第 2 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 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 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 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 甫写此诗时只有 49 岁,为什么用一个“老” 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 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 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 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 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 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 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动乱的社会造 成人民贫困。 第 3 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 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 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 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 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 遇的窘困。 第 4 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 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 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 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 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 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 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 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雨不动安如山。[来源:Z.Com] 三、板书设计71 可取之处   1.注重从诵读入手,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2.能够结合背景知识,及时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情感。 不足之处   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过多的以教 师的 讲授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第 3 课时 卖炭翁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 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 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 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 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 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 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 新乐府诗《卖炭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作品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晚年 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为事” 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 中的杰出诗篇。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 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 居易 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 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 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 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 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 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 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 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 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 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 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 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 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 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 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 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 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 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 “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 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 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 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 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72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 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 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 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 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 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 苦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 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 章中找出 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 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 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 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3)“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 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总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 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怀着 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 《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 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 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 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 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 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 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 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 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 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 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 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 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 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 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 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 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 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 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 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Error!社会 黑暗73 可取之处   注重品析诗中的细节描写,并通过探究诗中对比手法的作用,让 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主旨。 不足之处   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 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适当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74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