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单元导语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本单元共包括四个大的知识点: 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在课程实施中, 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出图 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例 1 以动态操作的方式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使学生看 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2.认识平移   例 2 是认识平移现象。首先教材呈现了观光电梯、观览车和推拉窗,引 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都是沿着直的路线移动,物体在移动 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从而认识平移现象。再由小精灵的提示寻找生活中的平 移现象,巩固认识。   3.认识旋转   例 3 是认识旋转现象,教材呈现了风车,旋转小飞机和直升飞机螺旋浆 的转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运动的共同特点:物体每个部分都是绕同一个 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从而认识旋转现象。再由小精灵提示寻找生活中的旋转 现象,巩固认识。   4.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剪出指定的图案的问题,突破了 以往解决问题的例题多安排在“数与计算”领域的局限。例 4 以中国民间传统 的手工艺“剪纸”为素材,让学生探索如何剪出手拉手的 4 个小人。重点突出以 下两点:一是突出折纸的方法,以保证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二是在对折之后 的纸上画图时,要注意保证剪出的图形是手拉手的。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二年级学生 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齐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 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 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 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第 1 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 28~29 页例 1 及“做一做”,练习七的 1~3 题。 内容简析 例 1 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剪刀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 图形。 2.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 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谈话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 分析,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运用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 动,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出示教材第 28 页单元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 场吗?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一 下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你瞧,这个游乐场 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梯、旋转小飞机,孩 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许多数 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直接利用教材主题图,引出话题,再过渡到教材例题 中,过程自然连贯。】 故事描述法:一天,花丛里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花 蜜,忽然一只蜻蜓在它面前飞来飞去,蝴蝶生气地说:“谁在给我捣乱?”蜻蜓笑 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蝴蝶更生气了: “你是蜻蜓我是蝴蝶,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人呢?”这时一片树叶落了下来,蜻蜓 不紧不慢地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数学爷爷告诉我,在图形王国中,不仅蜻蜓、 蝴蝶是一家,这些树叶和我们也是一家呢!我带你去看看,于是蝴蝶和蜻蜓朝森林 飞去。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里有个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蜻蜓说她和蝴 蝶在图形王国是一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品析:童话般的小故事引人入胜,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在故事的结尾引出 问题,更是新奇有趣,一下子吸引学生去探索思考,为新授课做好充分的铺垫。】 游戏竞猜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猜一猜我是谁。你 们想不想挑战?看大屏幕,谁知道这是什么?(PPT 出示衣服的一半,学生猜衣服, 老师强调是衣服的一半)你能在脑子里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吗?想到 的请举手,看一看跟你们想到的一样吗?你们猜对了,说明你们很会想象,这在我 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依次展示三幅昆虫图片,让学生猜,并引导学生在想图形 的另一半时不仅要注意形状一样,还得注意图形的大小、方向)老师给大家猜了 4 幅图形,同学们猜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就从这 4 个图形 开始这节课。(板书:轴对称图形) 【品析:用“猜一猜我是谁”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 堂气氛,又渗透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说一说,自己在哪儿见过这类图形。 借助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如:主题图中出现的蜻蜓、 蝴蝶风筝等,说一说自己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 2.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轴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却不像呢? 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他的轴对称图形。 3.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 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5.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6.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生活中去找一找。 【品析: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 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 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 美。】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 1 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判断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课本中说“这些都是对称的。”什么是“对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对称”的理解,不要求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轴对称进行粗略的描述就行,如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 重合,或说“对称”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 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质疑二: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1)出示比较常见的对称物体,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2)可结合平行四边形的纸片,让学生猜测,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折能完全 重合吗?通过操作发现看起来上下一样的图形其实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 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定要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看看两 边是否完全重合。 (3)出示容易错误判断成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如: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质疑,强化头脑中对轴对 称图形、对称轴的理解。】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2.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 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 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品析: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 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无处不在的 对称美。】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 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这是一堂 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 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中 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在理解中创新。 反思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 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 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 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之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或物体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 对称轴。 第 2 课时 平移、旋转和剪纸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 30 页例 2、第 31 页例 3、第 33 页例 4 及相应的 “做一做”和练习七的 4、5、11 题。 内容简析例 2 通过静态的小房子图形运动之后形成的画面,判断哪几座小房子图形 能通过平移重合,以此突出图片平移的特点。 例 3 通过生活中旋转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并让学生说出生活 中更多的旋转现象。 例 4 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让学生学习两个比较简单的 剪纸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 和旋转的认识。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 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动手剪出有规律的 图形。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采用观察法与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 转现象。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来学习认识平移、旋转,感悟变 换的数学思想。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老师今天带来一游乐场的 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演示缆车、滑梯、小火车、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的图 片。学生看着图片共同讨论: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 式把它们分类吗?先同桌交流。 【品析:通过游乐场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实践操作法:咱们班上的小朋友们都特别聪明,老师来考考你们。 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粒纽扣和一根绳子。有谁能使这粒纽扣动起来,玩出不同 的花样来?(有请三位小朋友上台表演)你们知道吗,很多物体都可以从静止状态 运动起来。看大屏幕,你能想象一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 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总是沿着一条直线,像这样的运动,我们把它叫作 平移(点击屏幕,出现:平移)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表指针的运动 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的,像这样的运动,我们把它叫作旋转。(点击屏幕, 出现:旋转)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两种不同的物体运动方式。(板书课题)刚才小 朋友们玩的纽扣就有这两种运动方式,你猜:哪种玩法是平移?哪种玩法是旋转? 【品析: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自然地把实践操作的运动方式与教材的平移 和旋转联系在一起,顺利进入探索新知状态。】 游戏体验法:我们先来做个“猜词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出示 一个词语,只让一个同学看到,然后这位同学做动作,大家根据他的动作猜出词语。 分别出示“火车”、“电风扇”、“升降电梯”、“直升飞机”、“钟摆”、 “缆车”等词语,学生做动作分别猜出这些词语。 这位同学所做的这些动作中,就包含了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平移 旋转) 【品析:游戏是小学生所喜爱的活动,“猜词游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这些物体运动的特点, 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从而,激活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 动。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下方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 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电梯的上升、下降,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这就是平移。只要 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 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谈话: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 吗?(学生边说边做。) (2)移移看。课件出示例 2 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 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 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3)画一画。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 移看!剪下教材第 121 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完成 教材第 30 页做一做。 2.生活中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 聪明的孩子。在游乐   场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呢?(旋转) 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 桌听一听,然后汇报。 小结: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 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板书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现象吧!起立,一起来 左转 1 圈,右转 1 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 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3)完成教材第 31 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 121 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 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3.小剪纸人。 (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①谈话: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手拉手的四个小 人)追问: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 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 ②师: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 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组织学生观察剪一个小人。 ①猜一猜。 谈话: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那怎样能 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引导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 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②为什么只要画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 己去剪。) ③追问: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尝试剪。明 确: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 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 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 2 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 2 个手拉手的小人呢?先让学生 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对折两次就能剪出 2 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 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①我们已经会剪 2 个小人了,那怎样剪 4 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 4 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课间展示剪一 排 4 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该都是折痕的一 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②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 4 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 8 个 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 8 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平移)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 4 个并列的还是 8 个并列的,都是通过 1 个小人 平移所得。 【品析: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在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从“剪 1 个小人”到“剪 2 个小人”再到“剪 4 个小人”,由浅入深、层层 递进,解决问题水到渠成。最后通过发现总结规律,深入思考解决“剪 8 个小人” 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 2、例 3 和例 4 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系统梳理所 学知识和技能。 质疑一: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平移是沿着直线运动,物体平移前后的两个形状能够 互相重合。旋转是物体环绕一个固定点的运动。 质疑二:怎样用剪纸的方法剪出连续的小人? 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①剪一个完整的图形。先把纸对折一次,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 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②纸张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 纸的边缘,最后剪开,就能剪出 2 个小人。  ③用同样的方法把纸对折三次,就能剪出 4 个小人,对折四次,就能剪出 8 个 小人。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 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 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还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 知识剪出了平移和旋转的图形。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平移和旋转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课程标准》只要求让学生联系生 活实际,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因此,课堂上我用课件再现火车 行进、观光电梯上升、风扇叶片、飞机螺旋桨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 对平移和旋转现象加深认识。在此基础上,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另外“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加 深学生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 步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整堂课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总结 方法、发现规律,但时间有点不够用。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平移、旋转和剪纸 平移:像缆车、推拉窗户、电梯等的运动。 旋转:像方向盘、大风车、摩天轮等的运动。 剪纸:折纸→画一半图案(从不开口处画)→沿着图案剪(不要剪断手臂)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复习第三单元的知识,完成练习七中的部分习题。 知识梳理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 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 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复习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区分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复习方法 1.本课时采用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回忆知识,适当点拨,突 出重点。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训练实践,形成知识技能,梳理 构建知识系统。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游戏导入法: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规则:说完“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这句话后,摆一个轴对称的动作,不准动,装做木头人停一下。 这个游戏怎么样呢?有没有想起最近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复习课。 【品析:游戏是孩子们活动的快乐添加剂,通过有趣而简单的游戏,摆出一个 轴对称图形,自然唤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表象回忆,在兴奋中进入学习状态。】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 学生发言交流。 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三个知识点,今天我们 就来系统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相信通过你的认真听讲和思考,你会更扎实 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品析:这一单元内容相对简单,应用谈话法迅速导入正题,简单明了,目标 明确,省时省力。】 课件导入法: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 34 页第 5 题美丽的图片,配音乐, 让学生欣赏。师: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学生自己判断,点名汇报,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师:平移是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还学习了哪 些知识? 【品析:利用练习题图片进行情景导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兴趣,在赏心悦 目的图片欣赏中,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学习情境中开始复习课。】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 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 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第 36 页练习七的第 13 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 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 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 右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 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1)复习平移。 ①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 平移。 ②平移的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 的位置改变了。 (2)复习旋转。①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 象称为旋转。 ②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 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3)完成教材第 36 页练习七的第 14 题。 ①学生认真观察后,独立完成。②学生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复习解决问题。 (1)剪出连续图形的方法: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 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沿虚线剪开,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2)剪出的连续图形应注意:对折;从闭口处画起;连接处不能剪断。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 12 题。 课件出示:4 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①同学们请看,这 4 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你能剪出 这样的图形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动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形状的纸?(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 出来?(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学生看课件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方法。(重点明确折正方形纸的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③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④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旋转) 【品析:把知识点的回顾与练习题紧密结合,既强化了知识点,又突出了实践 应用,使得知识与技能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高 1.上面一排的图形各是从下面哪张纸上剪下来的?用线连起来。  解答指导:因为通过对折剪出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一个剪纸图形 是由哪个折叠剪纸得到的,可以先找到展开图形的对折线,也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用纸盖住右边部分,观察左边部分,很容易找出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也可以 找图中的样子,找一张纸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再展开,也能顺利找到答案。 2.嘟嘟从镜子里看到的时间是 3:00。实际的时间是多少呢? 解答指导:从镜子里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中同一物体的方向(左右)相反,利 用镜子里的图像与实际钟表的轴对称入手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 3.下面的现象中,(  )是旋转。 A.推拉窗子    B.拔动算盘珠    C.用手拔动小球转动 解答指导:推拉窗子,是把窗扇整体移动;拔动算盘珠,是把算盘珠整体上下 移动,根据平移现象的意义,推拉窗子和拔动算盘珠都是平移现象;用手拔动小球 转动,小球绕中心轴旋转,根据旋转的意义,属于旋转现象。 【参考答案】 1.略 2.9:00 3.C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 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去生活中 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单元学习的是第一种图形运动形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运动”。 它主要包括: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在课程实施 中,只要求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要求学生掌握画 出图形的对称轴及在方格纸上作图、定量刻画图形运动的内容。40 分钟很快结 束,对于自己的课有喜亦有忧。首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师生配合不错。其次在帮助学生回忆轴对称图形时,预设的是让学生边说我边用课件展示,但由于教师 过于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而导致课件展示与学生的表述没有同步,很遗憾。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一) 认识轴对称图形 认识平移现象 认识旋转现象 解决问题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