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的思想和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重点
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
难点
体会庄子的语言特色,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朗读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北冥有鱼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
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循循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
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
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庄子(约公元前 369~公元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
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
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
艺术风格。《庄子》共 33 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 7 篇为庄子所作,外篇 15 篇和杂篇
11 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
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郭沫若也评价说:“以
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
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1.读课文,基础积累。
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地朗
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2)借助课文和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海)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水运动)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的事物)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湛蓝色;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4)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南冥者,天池也。 (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2.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水运动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
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
子想象力丰富。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
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
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
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
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
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北冥有鱼》一文的寓意是什么?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展开想象和联想。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
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推己及彼,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
是有局限的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截然不同,今天让我
们再一次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智、博学、善辩和艺术家的风貌。
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
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
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棒子的,好像
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中,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
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
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
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土,鼻尖上溅到一
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
滴的泥点完全削去,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
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
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1.读课文,基础积累。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代词,怎么)
是鱼之乐也(这)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
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2)多媒体显示课文参考译文。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思考译
错的原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
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
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
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
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现性格。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从容,悠闲,语速要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满智慧,善辩)
1.庄子与惠子二人辩论的问题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2.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
3.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
知识的探讨。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从形式上来看,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来反驳了。结尾处,在
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
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
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
知道”。)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
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属于强词夺理。所以说,
惠子才是胜者。
6.从二人辩论的语言来看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分析,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观赏和移情同感,从美的角度、诗意
的角度看世界。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北冥有鱼》借助鲲鹏的寓言故事,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
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也表达了庄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寓言,通过庄子、惠子的辩论告诉我们要追求快乐自
由和诗意的生活。
《北冥有鱼》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想象神奇,意象雄奇,文风恣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Error!
《〈庄子〉二则》文章虽短,但内容及文章的主旨有些不好懂,所以我在教授这两则时,
以积累文字词语,疏通文意为主。这当然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步骤。在学生理解课文
没有困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欣赏庄子的语言特色,论辩技巧,以及他的思想主张,以达
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效果。22 《礼记》二则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
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
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虽有嘉肴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
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
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
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
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
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
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
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xué)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
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
⑥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促进)
⑦其此之谓乎 (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
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2)古今异义词。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味美)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 今义:学习)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
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
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
理。)
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
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
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
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
而是主从关系。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
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
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虽有嘉肴{类比引入{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
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
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
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学们,在 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
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
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
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
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
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①大道之行也(施行)
②选贤与能(同“举”)
③讲信修睦(培养)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⑤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⑥皆有所养(供养)
⑦男有分(fèn,职分,职守)
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
⑨不必藏于己(私藏)
⑩谋闭而不兴(兴起)
⑪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
⑫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
(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
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
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
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
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
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
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
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
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
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
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
是分享快乐。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
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
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
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6.迁移探究(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
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
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
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 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
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
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
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
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
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
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大道之行也{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社会关爱,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
外户不闭 }太平盛世
心驰神往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人是战争和课堂的
主导者,所以如战争的双方一样,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实战检验
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23 马 说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2.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拓展延伸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 课时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
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
弯曲,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因为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
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
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
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
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唐朝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书》《送
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题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
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
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重点词语的理解。 (1)祗:只,仅。
(2)辱:受到屈辱。 (3)骈:并列。
(4)是:这。 (5)能:才能。
(6)见:同“现”,表现。 (7)且:尚且。
(8)等:相等。 (9)安:怎么能
(10)临:面对。
2.一词多义。
(1)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2)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
食不饱(吃)
(4)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
(2)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
(3)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4)其真无马邪(同“耶”,吗。)4.难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能吃尽十斗粮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千里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成批地死在马槽里。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略)。
6.第 1 自然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8.第 2 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 3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千里马。
11.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1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
起继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
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
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
被埋没的原因。
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
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
你们怎么理解呢?
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
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
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
6.关于“托物寓意”写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
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
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8.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第 1 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
慨叹,语气极为低沉。
第 2 自然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
第 3 自然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
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
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
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情绪。
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 1 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
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
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
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
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第 2 自然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
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 3 自然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
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
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
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
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
待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1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
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
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
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真正原因。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点明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
本文属于“说”这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将能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妄浅薄的统
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
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
情。
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
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全文连用十一个“不”
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
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马 说
韩 愈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诵
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文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
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
体味作者与作品的深意,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24 唐诗三首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学会鉴赏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难点
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多媒体课件
3 课时
石壕吏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我们可以见到郭沫若先生为诗人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
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先生为何会对杜甫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
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
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就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三
吏”其中的一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分析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再回过头来品鉴郭沫若先生所写的对联。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
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起朗读。(1)注意文中重点字的正确读音。
吏(lì) 逾(yú)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泣(qì)
(2)注意朗读诗歌时的语气。
读出悲伤的情感。
3.诗歌是按什么顺序来叙事的?
时间顺序。
4.本诗具体讲了什么内容?
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
1.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开端。时间是深夜,地点是石壕村,人物有老妇、老翁、捕
吏,事件开端是“吏夜捉人”。
2.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全篇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夜捉”。“夜”字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也
说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捉”字暗示当时
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对比鲜明,两个“何”字加强了感情色彩,一方
如狼似虎,一方悲愤凄苦,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役、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独立
成段,意在强调吏呼之怒、妇啼之苦,并起到统领后文的作用。
5.老妇有哪些苦呢?请结合原文具体说明。
“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苛酷;“一男附书至,二
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惨烈;“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可知其家境贫困,
也能看出战争破坏严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人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
百姓受害之重。
6.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不是,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
7.“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有何妙处?
留白,语言精练。
8.“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
在哭呢?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
从“独与老翁别”中可以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
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和家破人亡的老翁。还有家家户户被抓走遗留的
可怜百姓。还有杜甫。
9.在这苦难的现场,杜甫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差役的行为?是怯懦还是
其他原因?
听。国事危急亟需添兵,然而丁壮殆尽,兵员枯竭,杜甫虽然不满官差捉人的恶劣态度,
同情老妇的不幸遭遇,但他却只能默许差役的行为。
10.杜甫当时在场却没有彼抓,这是为什么?
杜甫的母亲是唐代士族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所以他生下来就有不纳租不服兵役的特权。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也说,“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这首诗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
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时间顺序{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
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词
夜晚——入睡——高潮:请从吏夜归 ― →{丧子之苦
生活之苦
服役之苦
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的行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
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 760 年春天,
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
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
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
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
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
诗人的心声。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起朗读。
(1)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重茅(chóng) 风怒号(háo)
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 广厦(shà) 丧乱(sāng)
突兀(wù) 见此屋(xiàn) 大庇(bì)
(2)把握诗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1.研读第一节。
(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秋风破屋。
(2)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3)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痛惜。
2.研读第二节。
(1)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群童抱茅。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
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造成
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
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研读第三节。
(1)请概括这节内容。
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2)“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
“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床头屋漏,雨脚如麻,渲染
了暗淡愁惨的氛围,也烘托了诗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3)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
忧国忧民。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
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
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
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4.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如: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③穷年忧黎元,叹息肠
内热。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
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
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
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
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
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
他们以天下为己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
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
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
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屋 痛惜
群童抱茅 痛心
长夜沾湿 痛苦、难眠
祈求广厦——忧国忧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卖炭翁
2017 年春季《人民的民义》电视剧被各电视台热播,这再一次说明把握时代脉搏,反映
人民心声的作品往往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在唐朝就有一位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意思是创作文章、诗歌要紧跟时代,反映现实生活。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他
写的《卖炭翁》就是“合为时而著”的诗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诗人有自注云:
“《卖炭翁》,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
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
“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
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
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
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
夺之。”
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1.注音读准下列字音。
伐薪(xīn) 两鬓(bìn) 碾冰辙(niǎn)
翩翩(piān) 叱牛(chì) 两骑(jì) 系向(jì)
2.有节奏地朗读诗歌,看看诗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烧炭—运炭—卖炭
3.具体说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可分为几层意思?
有三层。
第一层,由开头至“心忧炭贱愿天寒”句,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
第二层,自“夜来城外一尺雪”至“市南门外泥中歇”,描述他进城卖炭。
第三层,自“翩翩两骑来是谁”至结尾,写炭被无情掠夺。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在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
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什么特点?
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
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老翁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
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
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5.品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1)“一尺雪”说明什么?
雪大,路必难行。
(2)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
动作。
(3)“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
(4)“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
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有何特点?
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然后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点明
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由远及近,通过一问一答,勾勒出宫使飞扬跋扈的形
象。
8.从“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中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这些动作说明
了什么?
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
盗行径。
9.理解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两句中加点的词语。
“千余斤”,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10.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读后你有什么体会?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
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
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
11.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
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1)“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宫使爪牙们境遇的悬殊。
(3)“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使掠夺的残酷。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
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含蓄有力,发人深思。
这首诗从头至尾一百多字,截取卖炭翁的一次遭遇加以具体描述,将卖炭翁的悲苦命运
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宫使的霸道欺压行径暴露在文章之中,作者不加议论,但对统治
者的鞭挞,对人民的同情都饱含其中。
2.对比鲜明,以小见大。
全诗运用对比、讽刺、反衬、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卖炭翁的悲苦命运,
揭露了宫使对人民的盘剥与掠夺,反映了唐朝中期不合理的宫市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卖炭翁{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F
宫使 夺炭(肖像、动作描写) 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并展开教学的,先是布置学生课外预习,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其
次在备课时,体现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特点,把学生在平时所积累大量的相关唐诗、宋词、
古诗文及作者等相关知识做以简单的汇报检查,然后再导入到本课的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
学习古诗文的极大兴趣。在经过老师的配乐朗读,学生的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等多种形
式的层层深入朗读。从作者到诗意,再到其意境,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学生读出了古诗文的
节奏与韵味,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达到熟读成诵,也真正达到了诵读课的目的。
写作(六) 学写故事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写故事,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难点
运用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并且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1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
挫折的烦恼等。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我们如何
把听到的或者自己讲过的故事写成完整而精彩的故事呢?
二、明确什么事是故事。
故事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写故事
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
事情节的发展。语言富于生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三、学写故事。
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
(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
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
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灵活交代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
可以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读好文章就像欣赏山景,不喜欢平缓而无变化。怎样才能
写出有波澜的文章?
1.巧设悬念。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就是巧设悬念,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
安排矛盾和冲突时,利用读者关切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
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
章读完不可。作者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吸引人。
比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不妨再读一遍这篇文
章,看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2.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
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叙述,
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
(三)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好作文,都会把人物的性格特点隐藏在准确具体的描写之中。
1.传神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年龄、
身材、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2.逼真的行动描写。即通过人物在故事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
性特征。只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起来。
3.真实的心理描写。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不足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
时就应该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
4.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
写法。
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法,就会使文中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比如
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他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
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
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四)融入合理的想象。
作文离不开想象,尤其是虚构的故事作文。写作中凭借想象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创
造出新的形象,从而使作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加以合理想象,特
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
真切,催人泪下。
四、写作文题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
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
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五、佳作欣赏
“百合花”的故事
我讨厌我的姐姐,因为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让我更加自卑。
她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小巧的瓜子脸,精致的鼻子,弯弯的眉毛下面长长的睫毛衬着
一双泉水般清澈的眼睛,还有红润柔嫩的唇,以及柔顺的长发,活脱脱一个真人版芭比娃娃。
而且她还拥有令人艳羡的好成绩。相比之下,我就像一只丑陋的麻雀:卑微、平凡、毫不引
人注目,平庸得让自己都觉得讨厌。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怨恨她,制造一些恶作剧,让她难
堪……可是她对于我的所作所为只是淡然一笑,让我自愧不如。
但是有一天,她终于爆发了,我毁掉了她最心爱的雕塑——一只百合花的雕塑。我想找
一本漫画书,不小心撞到了书架,放在书架上的“百合花”便从高高的书架上掉下来,碎成
一片片的。如同姐姐看到这情景时,从脸上溅落到地上的一滴滴伤心的眼泪。可我非但没有
道歉,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着风凉话。姐姐实在忍无可忍,怒气犹如火山爆发一样迅速
席卷了她平日里如花的笑靥。她扬起手掌,打在我的脸上,疼痛如火舌般在我的脸上蔓延,
我捂着脸,震惊、委屈、愤怒交织在一起,我不顾一切地跑进雨雾里……
第二天,当我从同学家回来的时候,却听到姐姐生病的消息。原来,昨晚姐姐为了找我
淋了雨,受了寒,发起了高烧。可昏睡中的姐姐依然叫着我的名字,喃喃地请求我的原谅……
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的愤怒和委屈顷刻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揪心的愧疚与不尽
的感动。望着姐姐憔悴的面容,我满脑子都是过去的回忆,我想起了偷吃姐姐的糖果时,她
总是宠溺地笑着说:“你这只小馋猫!”我想起了故意弄脏姐姐最喜欢的花裙子时,她溺爱
地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小调皮鬼!”我想起了姐姐为我收拾屋子时,嗔怪地说:“你这
个小懒虫!”……
我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说出了亏欠姐姐好久的话:“姐姐,对不
起……”
姐姐睁开疲惫的眼睛,苍白的脸上绽放出浅浅的微笑,我看到两行清泪从姐姐的眼角滚落,就像纯洁的百合花上滴落的晶莹露珠,晶莹剔透,折射着姐姐那颗善良的心……
点评:本文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对姐姐从讨厌到释怀到谅解的过程。情节
曲折,人物形象塑造丰满。同时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形象。
同时还采用倒叙和插叙的写作顺序,使得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