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第一课时
同学们,刚才你们观看的这一段如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就是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有
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给你带来哪些震撼?在这样激越的舞蹈而前,
我们谁都会觉得它非常精彩。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捕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很难,会
感到语言的匮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安塞腰鼓》,去欣赏作家刘成章的精彩文笔
吧。
刘成章,1937 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陕西省作家
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多部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
文学奖。他的散文多以黄土高原为题材。
1、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练习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品味本文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和反复修辞手法等,感受充沛的语言气势。
教学目标
3.体会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感受西北汉子的奔腾力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和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本文充沛的语言气势,体会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教学难点
体会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感受西北汉子的奔腾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 作者简介
(三)导读课文,整体把握 用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回答问题。(空
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文章结构
捶鼓前:沉稳安静
安塞腰鼓
捶鼓中:铿锵亢奋
捶鼓后:悠远寂静
《安塞腰鼓》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解释了安
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借安塞腰鼓歌颂了什么?
(1)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2)歌颂
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3)歌颂了承载生命的黄土地;(4)歌颂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
2.“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重复出现,说说安塞腰鼓的表演“好”在哪里。
(1)“好”在有宏伟火烈的舞蹈场面;(2)鼓声雄壮;(3)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4)有奇丽变幻的舞姿。
3.作者是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的?
(1)用排比、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2)运用侧面烘托的写法,用观众的感受和环境的氛围来烘托鼓声,使鼓声和周围的环境、
观众融为一体,更能表现安塞腰鼓的震撼力。
4.赏析语句。
(四)小结
(一) 精读课文,深刻理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
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鼓点”比作“骤雨”,“脚步”比作“乱蛙”,用一系列
层出不穷的想象和联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生命奔腾、气势恢宏的舞鼓的场面。同时运用排
比的句式,加强了气势,表现喷涌且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量。
5.“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句话揭示了安塞腰鼓怎样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
贫瘠的黄土地、闭塞的生活,让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和束缚,
安塞腰鼓正是要打破这种束缚,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所以“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
体”释放出“奇伟磅礴的力量”,这种力量“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
6. 作者末尾写道“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样写妙在哪里?
(1)以动衬静,使全文动静结合,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2)“鸡啼”是天亮的
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正是由于有这种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可以带动
生命的奔腾升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表明作者相信这里的人民一定会摆脱贫困,迎来
美好的明天。
请欣赏图片:
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炎黄子孙世
代相传的血脉根基之所在;
这里是一片建功立业的土地,轩辕皇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大禹在这里治理过天下
洪荒,秦始皇在这里修筑了秦关之道,毛主席在这里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据地,解放了全中国;
这里也是一片文化繁荣的土地,这里有陕北高亢的信天游,有粗犷激昂的秦腔,有热情
洋溢的秧歌,有精美的窗花剪纸,还有这名震天下的安塞腰鼓!
阅读刘成章的《老黄风记》《山峁》《这边风景》等散文。
捶鼓前:沉稳安静 宏伟的场面 歌颂生命力量
(二)课文拓展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安塞腰鼓 歌颂黄土高原
捶鼓中:铿锵亢奋 雄壮的响声
击鼓的后生 歌颂民族精神
捶鼓后:悠远寂静
奇丽的舞姿 歌颂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