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3篇

ID:105847

大小:18.2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3篇【1】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并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在朗读中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我们上学或放学的途中,都看到过哪些美景呢?请自由说一说。2.教师播放自己上下班时看到的几处美景照片。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中的小作者上学途中遇到的美景。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初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不会的做上记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可以试着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4.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水泥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自由谈,教师指导。提示:这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我从课文中“……”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泥、印、迟”。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b.学生写字。3.抄写本课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比喻句。2.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学路上的这条水泥道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那么它究竟美在哪里呢?我们继续学习。二、精读课文,感悟美丽(一)学习第1—4自然段。1.请各自轻声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读后交流。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二)学习5—11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一部分。2.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我知道了水泥道上的“金色巴掌”其实就是梧桐树的叶子。3.文章之所以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你在这一部分找一找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并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作简要分析。出示比喻句:(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赏析:这里把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写出了落叶很多、很厚,并且颜色鲜艳、美丽。(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赏析:这句话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生动、形象而富有趣味,体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赏析:这里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棕红色的小鸟”,写出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尽情玩耍的快活情景,也表现出了“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欢。4.齐读第11自然段。说一说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说明作者十分喜爱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并且恋恋不舍的心情。(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和第一、二自然段对比。首尾照应,点明门前的水泥道的美丽。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三、拓展练习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讨论了我们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请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试着写一段话吧。板书设计: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色巴掌 —→ 梧桐树的叶子    美丽秋天 水泥道 —→ 上学路上          美好童年【2】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并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比喻句。3.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体会“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出示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2.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3.师总结:“水泥道”我们经常看见,但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初读课文,遇到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次。2.学生试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可以试着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4.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水泥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自由谈,教师指导。提示:这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我从课文中“……”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泥、印、迟”,并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b.学生写字。3.抄写本课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学路上的这条水泥道是一条美丽的水泥道,那么它究竟美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二、精读课文,感悟美丽(一)学习第1—4自然段。1.请各自轻声读第1—4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读后交流。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二)学习5—11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一部分。2.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提示:我知道了水泥道上的“金色巴掌”其实就是梧桐树的叶子。3.文章之所以写得这么美,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你在这一部分找一找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并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作简要分析。出示比喻句:(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赏析:这里把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写出了落叶很多、很厚,并且颜色鲜艳、美丽。(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赏析:这句话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生动、形象而富有趣味,体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赏析:这里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棕红色的小鸟”,写出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尽情玩耍的快活情景,也表现出了“我”对这条水泥道的喜欢。4.齐读第11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一段中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提示:说明作者十分喜爱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并且恋恋不舍的心情。(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和第一、二自然段对比。(首尾照应,点明门前的水泥道的美丽。)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三、拓展练习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板书设计: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色巴掌 —→ 梧桐树的叶子    美丽秋天 水泥道 —→ 上学路上          美好童年【3】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读写“印、规、铺、迟”等生字,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体会作者的心情。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读写“印、规、铺、迟”等生字。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体会作者的心情。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湿漉漉、熨帖、规则、凌乱”等词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挂图、法国梧桐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一叶落而知秋,铺满落叶的水泥道路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欣赏秋天的美吧!师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金色巴掌”是指的什么?(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3.“铺”是个多音字,引生注意积累。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你难理解的词语,读出文章的感情。2.检查预习情况。(1)我会读洼    印    凌    增    棕    靴(2)我会写铺:左右结构,不能少写一点。泥:右边是半包围结构,竖弯钩要写规范。晶:品字结构,上面一个日要写扁一些,印:左边的部分不要少写一横。迟:“之”字底要舒展。(3)我积累明朗    湿漉漉    熨帖    凌乱    增添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在一段落满梧桐树叶的水泥路上的所见所想,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4.读完课文,你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呢?预设:(1)为什么“我”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它美在哪里?三、熟读课文,积累优美句子1.熟读课文,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录在摘抄本上,并且多读几遍。2.写一写。在田字格中把本课的生字词语各抄写两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课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复习认读。2.回顾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它美在哪里?3.生自学课文第7—10段,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在文中勾画出写水泥道的美的句子,和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二、精读课文1.美在晴朗的秋日里。(1)师出示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2)指生读这两句话,读出惊奇、高兴的语气来。(3)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这两个句子的收获。(4)师点拨:“明朗”一词怎么理解?能不能换成“明亮“?为什么?2.美在金色的落叶中。(1)师出示相关句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2)指生读这两段话,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3)班级展示交流结果,师适时点拨。a.理解“熨帖”“规则”“凌乱”“增添”等词语的含义。“熨帖”(yù tiē)是一组多音字,意思是贴切、妥帖;也可以理解为舒服。在本文中是指梧桐叶很服帖粘在水泥道上。“凌乱”一词在字典上的含义是“杂乱而无条理”,在本文中则是指梧桐树叶随意落在地上,排列不整齐。b.(大屏幕出示金色的小道和金黄的梧桐叶)师:作者把这条铺满金黄色梧桐叶的水泥路想象成一条金色的地毯,把这一片片梧桐叶想象成一个个金色的小手掌,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泥道和梧桐叶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请发挥你的想象,仿照上面的句子,也来写一写呢?练习1:水泥道像                                                                 练习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                                             3.美在欢快的脚步下。欣赏了水泥路的美丽,连我们也要忍不住上去走一走了。真羡慕作者啊,看看他走在水泥道上的真切体验吧!(1)师出示句子:“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2)生齐读这一段,边读边体会。A.“我”为什么要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试着读出作者的心情。文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也可以看出来?(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B.文中把            比作             ,写出了自己走在这条路上的欢快心情。三、发现身边的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这是多么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四、推荐阅读汪曾祺的《自报家门》原文。板书设计: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美在晴朗的秋日里美在金色的落叶中       赞美秋天美在欢快的脚步下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