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 C 的故事》、《奇妙
的国际互联网》。包括一篇习作《的自述》和一个练习。
单元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学会本单元 39 个生字,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
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
的习惯。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单元重点难点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
课文。
单元课时分配
《说勤奋》 2 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 2 课时
《维生素 C 的故事》 2 课时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 课时
《练习 5》 2 课时
16、说勤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过理
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社会对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
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
理。
教学重、难点
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
桥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篇文章比较陌生,所以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查阅资料,让他们对深化有个大体了
解。
教学构想: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展开讨论,自主学习。 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
则,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
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作业设计:
作业抄生字。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说勤奋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滚瓜烂熟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远渡重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中心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 2 节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
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
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
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
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 3 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
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 4 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
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作业设计: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课后反思: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
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
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资料拓展,
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
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时珍不是很了解,在课前布置让学生查阅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有关内容。
教学构想
因为本课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教学中我将通过点拨、讲解等方法,教给学生一些理
解词语的方法,并针对课文第七小节(李时珍住古寺不觉得苦)和第十二小节(李时珍亲自
品尝草药)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体会他为编写《本草》而不
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通过学生课后了解一些中药名称和药效,培养学
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研读课文感知苦。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
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2、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
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3、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
—连夜记录
三、研读课文 感知苦
1、师:大家能把长文章读成短文,真的很好,那还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
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
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
受 就更好了。(生读文)
3、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
——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
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 4 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
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师: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
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
出: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
心”说句话。“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师: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
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
急心情。
5、师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
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学生想像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
豫”)
6、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再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夜宿古寺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
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们吃了那些苦呢?
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二、研读课文 感知苦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
(联系“找枯枝、生火、舀水、煮水、啃干粮”等动作体会) 你还可以想像,他们还吃了什么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理解“长年累月”和“50 岁”
师补充:李时珍 35 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 15 个年头,在这 5000
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学生写话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
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
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6、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
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 8——13 小节,从人物的每
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7、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
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对比感悟: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李时珍看了一阵。随文理解“端详”,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
感受他的“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
8、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
新的认识呢?(李时珍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9、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照在李时珍的
脸上,只见见他......(学生想像)
10、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
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三、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
《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出示:《本草》是李时珍花 30 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 1892 种药物,其中 374
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
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
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
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
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
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复述课文。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作业设计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与______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
月下记录 认真严谨
课后反思
18、维生素 C 的故事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维生素 C 的发现经过。文中写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
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
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C。课文告诉我们: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
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 C 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构想
本课故事情节曲折,心理描写细腻生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抓住人物心理,能使文
中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而这些人物心理的揣摩应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对于语言文
字的理解和品味。
学情分析
学生对哥伦布了解不是很多,要理解本篇文章,最主要的是对人物的了解,这样可以有
助于对中心的体会。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 C 的经过;学习并掌握
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维生素 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 C 的资料吧。那就给
大家介绍一下吧。
2、导入。
关于维生素 C 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回到 16 世纪,了解维生素被
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认读,齐读。
3、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
1、哥伦布是 16 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
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 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3、指名说说维生素 C 被发现的经过。(“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
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维生素 C 的故事
拖累 艰苦 浑身无力
神秘 危险 不治而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 C 被人们发现的经过。总
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阅读理解
(一)品课文 1、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反馈。(故事的时、地、人和事)
2、16 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
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 2 自然段。
3、读后讨论。
4、指导朗读。
5、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 C 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 C 呢? (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
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 C。)
6、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 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二)品读课文 2—5 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5 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
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
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茺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这是个
什么奇迹呢?
(三)品读课文 6—8 自然段
1、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 6 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指导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
一起。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4、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 7、8 自然段。
5、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
维生素 C。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
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 C 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
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
板书设计
18、维生素 c 的故事 沉重
海上凶神 擒着眼泪
更沉重
又惊又喜
课后反思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材分析: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紧扣“奇妙”
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语言生动活泼,意思表达得深入浅出,增强了文章
的可读性。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说说我教授这节课的过程。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为主。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互联网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互联网的知识也很丰富。
教学构想:
抓住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一词,引导学生质疑:如互联网奇妙在
哪儿?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等等,进入初读课文的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在完
成初读后,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不同层次的读,感悟“互联网”的奇妙,深刻理解课
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 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齐对(天涯若比邻)
(2)连起来读两遍。
(3)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
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
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
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 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 齐读
(2) 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
(3) 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
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 还是后半句呢?
(4) 指导朗读,一组同学读前半句,齐读后半句。
2、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3、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
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质疑自学。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2、生质疑。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
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蜘蛛 跨越 熟悉 邮递 付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
们息息相关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
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
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
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
意义。
(9)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
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
3、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
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
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
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
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如
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我年纪大
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
品吗?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
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4、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
得什么呢?(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
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引读)
“……”这说明了什么?(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
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
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5、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
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
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作业设计: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3、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巨型 或隐或现 ∣
速度快 ∣
近在咫尺 ∣ 息息相关
无所不有 ↓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课后反思:
习作 5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以自述为主,重点是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在设计时,采用张校长的建议,先
让学生尝试写作,以讲评课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
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
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
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
生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种拟人写作方法很感兴趣。
教学构想:
要注意仔细观察。天下万物千姿百态,各有其独自特点,要想充分写出某一物的特点,
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一方面要细致观察“物”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色彩等;另一方
面要注意“物”是否有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教具准备:
课件、例文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
自己就是这一事物,感受它每天的生活,体会它的喜怒哀乐。
学生学习过程:
一、 导入
1 .刚才 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这就是自述。 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你
们通过介绍了解 这位同学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些新朋友,他们非常想和你们交朋友,
你们乐意吗?
2..出示小黑板词条:书包 黑板 文具盒 钢笔 台灯 小闹钟 布袋熊
他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们,初次见面,总得介绍下自己吧。可是他们不会说话,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交流。(配音、当代言人等)
3 、感知学法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闹钟开口说话了。(教师手拿小闹钟,范读例文《小闹钟》,
老师最好把例文背下来。)
学生听,然后说说听后的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说话了、有趣、生动)
教师小结:象这样的写法,叫“自述的形式”(板书) 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
己的特点,这样可以示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二、学习范文 1
1、小闹钟的自述很有趣吧!其实他就是想告诉我们一句话:“,我是小闹钟,我很
( )。”
2、生回答。“我很漂亮。”“我很可爱。”……
3、师:这只小闹钟会说话,会唱歌,多么特别啊!(板书:我很特别。)深化主题:
读例文《小闹钟》,思考: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介绍了哪些特点? A、学生读例文并思考。
B、出示;并板书: 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C、再读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
4、在我们身边很多事物都像小闹钟一样想介绍自己,你们愿意帮他们说说吗?在教室里
找一找,你想帮谁介绍。
三、学习范文 2
1、同学们,这些事物和我们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绍自己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
等,它想和你们说说心理话(板书 “心理” ),把他们的高兴、伤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
书 “愿望” )都告诉你,你愿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吗?
人有快乐、烦恼,这些事物他们虽然不会说话,同样也有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烦恼。读
读《小溪流的自述》,体会一下小溪流的快乐、烦恼是什么?
3、你看,事物有快乐也有烦恼,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你是快乐的,这个事物就是快乐的,
你用烦恼的眼光看他,他也是烦恼的。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事。
出示:课桌 书本 小花 蔬菜 水果
假如你是这些事物,你会说什么?
师引导学生说出,比如“课桌、书本”原来的样子,后来被学生损坏,心情,愿望,“蔬
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不爱吃等
四、总结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要求;
1、用“ XX 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2、要求写具体、生动。
看来有些事物还真烦恼呢,其实不是样样事物都这样的,看,这是一棵小草,一棵不起
眼的小草。老师还知道一首名叫《小草》的歌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吧!这棵小草从
来没有寂寞,没有烦恼,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一起遍及天涯海角……很多事物他们有烦恼,
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它们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把他们的快乐撒向
四面八方。大家找找看,有这样的事物吗?让我们也替他们说一说。
其实像小草一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看蜡烛、绿叶、泥土、无名的小花还有很多。谁来
替他们说一说。
通过自述就能让别人了解这些事物,要让别人了解就要介绍得清楚,小闹钟通过自述让
我们喜欢他,小溪流通过自述让我们更关心、爱护他,只有我们介绍得生动,才能使别人喜
欢这些事物,关心爱惜他。
五、开拓题材 看来有些事物还真烦恼呢,其实不是样样事物都这样的,看,这是一棵小草,一棵不起
眼的小草。老师还知道一首名叫《小草》的歌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吧!这棵小草从
来没有寂寞,没有烦恼,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一起遍及天涯海角……很多事物他们有烦恼,
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它们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把他们的快乐撒向
四面八方。大家找找看,有这样的事物吗?让我们也替他们说一说。
其实像小草一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看蜡烛、绿叶、泥土、无名的小花还有很多。谁来
替他们说一说面对黑板上的这些事物,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他们写
个自我介绍吧。(小闹钟和小溪流就不必说了)
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的事物。
提醒学生注意
要求:让学生完全溶入到角色当中去,让他就成为它,进行一次自我介绍。其中的磨练
可以是学生自行发挥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3、修改。
4 、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 5
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习作
学生学习过程:
一、自主修改
1、修改的途径;
同学们,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 现在我们就进行写作文的下一项——修改
同学们你们可别小看修改这一项内容,古代的诗人在修改的自己写的诗的时候,有时能用
几十个字进行修改。最后直到用的词最准确才罢休。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诗人就修改了几十次。那么修改我们的作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开始呢?把你们的想法会说一说。
错别字
不通顺的句子
病句
不恰当的词语
2、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
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二、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把你们最中肯的建议说一说。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
习作的快乐。
六、誊写:
在誊写的时候注意:要认真书写每一个字。
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 错别字
不通顺的句子
病句
不恰当的词语
课后反思;
练习 5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五个板块。
教学目标:
认真读短文,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熟记成
语和鲁迅的名言。练习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语和名言比较熟悉,但解释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处处留心”这一综合性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读读背背,积累 8 个
成语和一则名人名言。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处处留心”
1、出示电脑图,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的几个主要部件及作用?
(1)指名学生介绍电脑几个主要部件的作用,导入新课。自读《争功》。
(2)你能说说这则童话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小主人会说些什么呢?
(4)反馈。
2、有感情朗读故事。
3、把故事补充完整。
4、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话写下来。
5、把划线的部分用成语代替。
6、师评议。
二、教学成语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名言
1、指导。
(1)让学生自读名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
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2、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 5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指导写好“捺”,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指导
1、指名读字。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 3、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共同点。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捺要伸长,才能托住上面)
二、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三、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四、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图意,②补画第 2 幅图,③将四幅
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二)指导
1、指导看图,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他们取名。(小刚、
小红、小明)
2、揭题:帮他出主意。
3、指导。
(1)创设情境:过几天,我班要举行“神 6”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队委员们正犯愁呢!你能
帮他们出点子,想想办法吗?
(2)指名说。
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说话时,语
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4、集体交流,评议。(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否把注意说明白)
5、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做法,对于这些做法,你们都同意吗?为什
么?
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办法有简单有效才行。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1、当别人遇到难题时,你是怎样帮别人出注意的,那个注意管用吗?自由谈一谈。
2、假设别人遇到什么难题,你会怎样帮他?
三、面对班级实际谈谈 1、班级最近正在选“我与奥运”美文征文,大家都觉得是一个表现自己文采的好机会,
但却没有人将文章写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师生交流,确定方案。
作业设计:
练习 5
帮他出主意
课后反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