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2.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
他领域产生影响”。
3.了解“板块构造”“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观看有关恐龙的图片:出示《恐龙世界》(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什么动物?(生:恐龙)恐龙生活在约 2.25 亿年前--
约 6500 万年前,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 1 亿 6 千万年之久。
(二)、导入新课: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
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 6500 万年前,
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
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短文《恐龙无处不有》。(板书课题:恐龙无处不有)
(三)、学习新课。
1、简介作者:
2、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相关信息。出示幻灯片 14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请同学读第 2、3 自然段)
提示:1986 年 1 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
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
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同学读第 6 自然段)
提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出示多媒体“大陆漂移示意图”
注:“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阅读第 6 自然多)
提示: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
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
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出示多媒体“六大板块示意图”
(4)什么是“泛大陆”?(请同学读第 7 自然段)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
洲的过程。(请同学分别读 8、10、12 自然段) “泛大陆”在第 7 自然段做了诠
释。过程如下: 约 2.25 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约 2 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到 6500 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3、快速阅读短文,看看作者的行文思路:出示幻灯片 15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相互分离 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从现象到本质)
4、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我们从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你能否举一
个例子也来证明这一观点。出示幻灯片 16 下图为两个说明对象的关系图: 恐龙 板块理论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生物学 地质学 不同学科领域
道理提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
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理解: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从南极洲发现
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
人理解,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他们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
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
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
举例:物理学上的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考古学的新发现,
一次次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各种科学之间都有相通之处,两种不同科学可以利
用相通之处联系起来;……
四、总结全文: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
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布置作业: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请你也来一次大胆地猜测:
一是天气变冷使得恐龙因饥冷死往;
二是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相继肆虐,恐龙们不及逃脱而死去;
三是宇宙中有间隔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
把恐龙杀死;
四是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