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
异不凡。
3.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4、学习较长文章的学法。
5.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对生命的
赞叹,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
深层文章主题
三、教学方法、学法 指导朗读法、引导品析 朗读、讨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实景导入:
教师表述来到新学校的游踪,并引出“游记”,及游记三要素。 导入新课
“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它位于东经 91 度 07 分,北纬 33 度 29 分。
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各拉丹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师提示:预习的重要性) 解题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
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了解作者
二、通读全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带着问题学生通读全文,认字,释词(师提示读书方式:默读、略读、朗读,注意注释) 问题:
作者去了各拉丹冬的哪里? 分别看到、听到了什么? 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
考? 学生根据表格梳理脉络,师引导。
2、展示图片,欣赏冰塔林的壮美景色。
三、品读词句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感受的句子,并品析。(师提示:圈点批注法赏词) 学生
自由发言,师适时引导、归纳、板书。
四、思考:
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为什么身体
愈差,反而愈前行?
五、学生谈感悟,师引导明确主题,补充板书,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了解长江壮丽之景。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更多关于长江之源探险的故事。
2、用“移步换景”法写一个游记片段,字数不少于 200 字。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