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天津四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译读、演读、解读等多种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够借助书下注释,结合翻译的原则方
法,自主地梳理课文,所以本次教学设计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充分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本文具有极强的理趣性,逻辑性强,但是文言文表
述的差异使得学生在理解庄子、惠子辩论智慧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小组
讨论,突破字词和理解的难点。而鉴于中学生阅历与理解力的局限,对于庄子思
想的解读不宜过深,能引导学生领悟其从容诗意、物我相融的人生态度即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理解文章内容
2.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难点:1.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知人论世
(一)呈现成语,激趣导入
幻灯片上闪现 10 个成语,用这个小游戏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和“记忆力”。
Ppt 呈现成语:
井底之蛙 对牛弹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叶公好龙 螳臂当车 沉鱼落雁 鹏程万里 庖丁解牛 相濡以沫
(二)词条验证,介绍庄子
刚才这些成语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著作(寓言故事)。如果有猜出来的同学,请
先不要着急揭开谜底,通过下面的词条来验证一下: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
道家代表人物 *一生穷困,;却能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崇尚自由,一生只做过
漆园的小吏 *哲学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
*文学家,著书十余万言,把思想寓于生动的寓言故事中,代表作《逍遥游》《齐
物论》等
到这里能不能确定这个人是谁?一起来回答,他就是---庄子。 * 只有一个挚友
庄子的眼中,认为天下是沉浊的,不可与庄语。(《天下》)就只好“独与天地精
神往来”,很少有朋友,他一生只有一个挚友,就是惠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
发生在这对挚友间的趣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要求:a 读准字音 b 注意语句的停顿
2、指名读。
3、教师评价。
4.教师示范朗读
注意语句的停顿,尤其是标注的两句。 A 是鱼之乐也。 B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点评:我们在《桃花源记》学过,“既”是已经,在这个时间副词后面我们做下
停顿,“而”是一个连词,一般在它之前也做停顿: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5、合读:师出示 PPt
三、疏通课文,感知辩论逻辑
1、概括内容,感知课文
问:通过朗读,同学们能不能用“谁+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的形式来概括一下文
章的内容
明确: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辩论
2、梳理翻译,感知逻辑
这篇文章共 106 个字,我们发现全文叙述性的语言是第一句,其他都是二者的对
话。下面两位同学一组,参考下翻译的七字原则,借助文下的注释翻译下课文,
看看庄子和惠子在辩论什么,遇到不懂的语词互相探究并做好标注。
别看这几句简短得对话,它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辩论”---濠梁之辩。
下面我们请 6 位同学,用我们熟悉的现代白话文去讲一讲这个故事。并随着我们
的讲解把重点词标记在学案上。
(1) 生译文,师点评,并串讲辩论逻辑
第 1 句:提示语序,“濠梁”的“梁”
第 2 句:鲦鱼,根据七字原则,人名地名物名可以“留” 从容:悠闲自得;是:
这;句式:判断句
师:庄子的一句感慨,惠子听了很不认同,论辩由此展开。惠子是怎么发问的呢?
第 3 句:安:怎么。惠子很确定庄子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语气是无疑
而问,反问。(字下加点)读时一定要重读(一起齐读一遍)
第 4 句 惠子的质问,你能从正面回答么?不能,学学庄子的智慧—第 4 位同学
翻译 第 5 句 抛出去的问题又被问回来了,惠子怎么回击的呢。
强调:全,肯定是这样。肯定自己的观点,一定要重读,加点并齐读该句
固:我非子,固不知子 固:固然;
子固非鱼…… 固:本来
师:(我承认你说的)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同样可以推理出)因为你
本来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肯定的。那么惠子的观点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表面上是让步,实际以退为进,以子
之矛攻子之盾。
第 6 句 循:追溯 之:代词,鱼之乐。
安:安知鱼之乐 怎么 疑问还是无疑而问:---反问
庄子如何回答?
汝安知鱼乐 哪里 庄子如何回答?---疑问
庄子很巧妙的,在一个字上做了文章,就巧妙地回应了惠子的发难。这种明明知
道你说的意思,却故意偷换成它的另一个解释,这叫偷换概念。
(2)再读课文,读出辩论的意味
通过疏通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两位智者辩论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回读文本,再读课
文加入人物的语气、表情,同桌两人一人做庄子,一人做惠子,争一争,辩一辩,
把辩论的味道读出来。
(3)齐读课文
四、深度研析,讨论辩论智慧
1.分析他们在辩论什么 (庄子是否知)鱼之乐 两人的观点各是什么?
庄子:出游从容--- 鱼乐 惠子:子非鱼---不知鱼乐
2.小组讨论
二者的辩论到底谁是胜者,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说庄子略胜一筹,有人说惠子更
胜三分。你认为谁的更有道理,你更欣赏谁的智慧?这个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一个小组,讨论下。
3.学生发言
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惠子没有再说话,自然是认输了
生:从逻辑上,惠子胜。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得以在争论中维持自己
的观念,通过偷换概念,诡辩,并未从正面接招,胜之不武
生:惠子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能让我们探寻事情的本源。庄子以赤子之心来看待
万物,很浪漫可爱,像孩童一半天真浪漫
4.教师总结
总结:同学们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们来用客观的两个词来评价他们,就是惠
子是善辩,而庄子则是智辩。他们二人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辩论的机智。二人其
实没有是非输赢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其实二者观点的差异不只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通过一个段视频来直观地感受一
下:
Ppt 播放动画《惠施的大葫芦》 总结:惠子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
知态度,(板书:客观逻辑)让我们去探寻接近实物的本源。
而庄子是道家,注重的是从感情,从美的、诗意的角度看世界,(板书:诗意从
容,物我相融)他这种观点感染启发了很多人,所以才有了这后世许多动人的语
句:
1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五、总结升华,感悟诗意哲学 庄子一生崇尚自由追求天性 ,这篇寓言,你懂得
了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么? 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眼
光来看待世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
待世界,原天地之美。 赏濠梁之下一游鱼(ppt 视频)
知鱼趣,懂鱼乐,感受万物之美;也要去感悟 悟天地之间一庄子
感受他从容悠然的心境,学习他人生处世的大智慧。 老师写了几句诗来概括一下就是: 庄生梦蝶蝶化周,濠上观鱼乐鱼游。 天地大美自不言,诗意从容话千
秋。
其实,今天的“濠梁之辩”只是《庄子》这部不朽巨著的冰山一角,还有无穷的
人生智慧在他充满理趣的寓言故事中,等待着我们同学们去挖掘,去参透 。
六、作业:拓展阅读,深研庄子智慧
还记得我们上课时给大家的成语么?不止这些,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出
自《庄子》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则有趣的故事,课下去走近它们,看看背后又
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望洋兴叹、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曳尾泥涂、坐井观天、 邯郸学步、丑女效颦、
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相濡以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白驹过隙、呆如木鸡、
招摇过市、化腐朽为神奇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