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书报告
(一)三句论语谈治国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明论语于治理国家是有帮助的。
然而古代大多数君王却大都不重视论语。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在告诉君王,要以礼治国。但
是,在战国之后的秦朝,法家盛行,民不聊生,残暴的秦二
世,最终被推翻。
子游还曾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
在劝诫,君王多听谏,臣子多进谏。唐朝的魏徽便是一个代
表,他勇于向唐太宗进谏,促成唐朝初期的繁荣景象,史称
“贞观之治”。
孔子又云:举直错之于枉,则民服。举枉措之于直,则
民不服。旨在劝诫君王治国以礼。但后来安史之乱前夕,唐
玄宗李隆基重用奸相李林甫,政治日渐腐败,国势日益衰弱,
加快了唐朝灭亡。
论语是有益于治国的,若古时的每一个君王都读一读
论语,就不会有朝代的消亡了。
(二)三字之言论孔子
对于孔子,我认为三个字形容他的人生再好不过。
第一个词是怀才不遇,因为他虽有从政的理想,在年轻时抱着满腔热血,但最高统治者却对他若隐若离。他只从政
四年,但最后因与当权者政见分岐而离开,怀着对祖国的无
尽遗憾,愤然离开。后来虽然重回鲁国,但最高统治者仍不
重用他。萧萧一世报国梦,化作秋叶落。
第二个词是心系国家,心系百姓,当时鲁国的实权者季
氏三家“八佾舞于庭”,孔子于此事对其进行批判,然而鲁
公不听劝,于是招得后来被赶出鲁国的命运。苦心孤诣无处
去,犹有泪沾巾。
最后一个词则是因材施教,孔子不少学生向他请教“孝”
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答案。曰“无违”;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以别乎”;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可见他于每个学生了解之深,并且给予适合
的答案。
(三)
孔子的弟子三千,出道的只有七十二人,从中,我最喜
欢的是颜回,颜回虽早逝,却大智若愚,十分贤得,孔子曾
有“贤哉,回也”“回也,不愚”的感叹。
其次是子贡,子贡虽经商,却与多次自我反省,甚至从
言语中着磨“如切如磋,如逐如磨”的意思,亦成了孔子的
一句著名学生。最后是曾子,因为曾子敢向民风民气提意见,亦有“慎
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讽刺。不愧为孔子的心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