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得体 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得体 导学案

ID:108858

大小: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具体内涵。 2、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主要考查形式。 3、掌握使语言表达得体的答题技巧。 【导入学习】 故事一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 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 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 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故事二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医生,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 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故事结果会如何呢? 【自主学习】 一、考点解读: “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和不同的语体特征,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分清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等要素,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二、解读考纲,剖析“得体”的内涵: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 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考试大纲的 说明》中明确,“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1、体现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要求,就是说话用语要①掌握谦敬②分清对象③注意场合④明确 目的。 2、体现内部语境(上下文)要求,就是要分清语体,做到语体(口语、书面语)色彩和文体(文艺 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色彩得当。 三、考题形式 语言表达得体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2017 年全国高考三 套试卷全部以四选一的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重点是谦敬辞的运用。2018 年全国三套试卷以修改题形 式对这一考点作考查。考查重点不局限于谦敬辞的运用,而是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 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具体情境中运用不同语体色彩词语的能力),考查范围扩大。这就启示我们,复习 备考,语言表达得体要作重点复习,不可偏废。 四、真题体验2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 并作修改。(5 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 7 月 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2、(2020•江苏卷)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 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合作学习】 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文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 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等。同一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 惯文明用语。 典型例题:下列句子说话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请教。 B.看到您老 99 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C.(护士:)孩子,别哭,别哭,我不会把你扎出血来的。 D.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二、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就是用语要注意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 间内,应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地说,在庄重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 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要自然、亲切、灵活,尽量用口语。 用语注意场合还应包括标语的位置和广告的时机,都应恰当。 典型例题:法院在审理一案件时,需传证人罪犯的妻子到庭。审判员说哪句话才比较得体? A、传证人 XXX 到庭 B、把罪犯 XXX 的老婆带上来。 C、传证人 XXX 到这里来 D、叫罪犯 XXX 的妻子来。 典型例题: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环境特点的是: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近邻) C.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3 D.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三、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写文章有一定的目的或意图,目的不同,用语自然要有变化。语言形式要服从表达目的。 典型例题:下面有两句话,请把这两句话的意思合在一起,然后按照不同的表达目的分别写一个单 句 。 A 句:“这场足球将在上午九点钟开始。” B 句:“这场比赛将决定本年度全国甲 A 联赛的冠、亚军。” ①强调这场比赛的重要 ②强调别错过了观看这场比赛 四、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汉语中不少词语有明显的表意倾向性,用于自谦的,称谦词;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的,称敬词。谦词 和敬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只有分清了使用对象或使用范围,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典型例题(2008 全国卷 II)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 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 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 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五、把握语体,符合要求 语体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口头语——通俗易懂 书面语——庄重典雅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议论文—— 准确严密 记叙文——生动流畅 说明文—— 平实严谨 新闻稿——简洁 扼要 广播稿—— 明白易懂 广告词——通俗凝练 合 同——严密清楚 贺 词——热情洋溢 典型例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 试标出。 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捐款累计已逾 100 万元之巨。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 万元,昨天又捐款 2 万元。 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六、面陈转述,恰当运用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 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一些。4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 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的恰当表述。 典型例题: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 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4 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 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 谢。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课堂小结: 【应用学习】 1、(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2017·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3、3.(2018·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 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 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4.(2018·全国卷Ⅲ)下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5 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