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练习 8.3 空间角的求解(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练习 8.3 空间角的求解(教师版)

ID:109131

大小:445.3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9-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课前测试】 如图,斜三棱柱 ABC−A1B1C1 中,平面 ACC1A1⊥平面 BCC1B1,E 为棱 CC1 的中点 ,A1B 与 AB1 交于点 O.若 AC=CC1=2BC=2,∠ACC1=∠CBB1=60°. (Ⅰ)证明:直线 OE∥平面 ABC; (Ⅱ)证明:平面 ABE⊥平面 AB1E; (Ⅲ)求直线 A1B 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 (17)解:(Ⅰ)取 BB1 的中点 F,连结 OF,EF. ∵E,O 分别为 CC1,BA1 的中点, ∴OF∥AB,EF∥BC, ∵OF ⊄平面 ABC,EF ⊄平面 ABC, ∴OF∥平面 ABC,EF∥平面 ABC, ∴平面 OEF∥平面 ABC, ∴直线 OE∥平面 ABC. …………4 分 (Ⅱ)∵AC=2CE=2,∠ACC1=60°, ∴AE⊥CC1, ∵平面 ACC1A1⊥平面 BC C1B1, ∴AE⊥平面 BCC1B1, ∴AE⊥BE. ∵BC=CE=EC1=C1B1=1,∠CBB1=60°, F A1 B B1 E C A C1 M O A1 B B1 E C A C1 O 2 ∴∠CEB=30°,∠C1EB1=60°, ∴∠BEB1=90°,即 BE⊥EB1. ∴BE⊥平面 AB1E, ∴平面 ABE⊥平面 AB1E. …………8 分 (Ⅲ)作 OM⊥AE,M 为垂足,连结 BM. 由(Ⅱ)知 OM⊥平面 ABE, ∴BM 为 OB 在平面 ABE 上的射影, ∴∠OBM 即为直线 A1B 与平面 ABE 所成角. …………10 分 ∵OM⊥AE,EB1⊥AE, ∴OM∥EB1,又 O 为 AB1 的中点, ∴OM= EB1= ,EM= AE= , ∴BM= ,从而 BO=2, ∴sin∠OBM= ,即直线 A1B 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3 分 2 1 2 1 2 1 2 3 2 15 4 1 4 1 3 空间角的求解 【知识梳理】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定义:设 a,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 O 作直线 a′∥a,b′∥b,把 a′与 b′所成 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 a 与 b 所成的角(或夹角). 2、范围:(0,π 2 ]. 3、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方法是平移法,平移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 行线平移;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 4、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三个步骤: (1)作:通过作平行线,得到相交直线的夹角. (2)证:证明相交直线夹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求:解三角形,求出作出的角,如果求出的角是锐角或直角,则它就是要求的角,如果 求出的角是钝角,则它的补角才是要求的角. 二、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 角。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的范围: 直线与平面相交{不垂直时,0° < 휃 < 90° 垂直时, 휃 = 90° 直线和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휃=0°.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 0°≤휃≤90°. 3、求法:作出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4、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4 ①确定斜线与平面的交点即斜足; ②经过斜线上除斜足外任一点作平面的垂线,确定垂足,进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③解由垂线、斜线及其射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 三、二面角 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 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图(1)可记作:二面角 α-l-β 或 P-AB-Q 或 P-l-Q. 如图(2)对二面角 α-l-β 若有:①O∈l;②OA⊂α,OB⊂β;③OA⊥l,OB⊥l.则∠AOB 就 叫做二面角 α-l-β 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0,180°] 2、二面角的求法 ①定义法②垂线法(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 3、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步骤 ①利用平面角的定义法、垂线法等方法做出平面角; ②证明所作角即为所求平面角; ③把所作角放入三角形中求解. 简称:一作、二证、三计算 5 【课堂讲解】 考点一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 1、如图,在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 ABCD­A1B1C1D1 中,AA1=2AB=2, 则异面直线 A1B 与 AD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 5   B.2 5   C.3 5   D.4 5 解析:连接 BC1,易证 BC1∥AD1, 则∠A1BC1 即为异面直线 A1B 与 AD1 所成的角. 连接 A1C1,由 AB=1,AA1=2, 则 A1C1= 2,A1B=BC1= 5, 在△A1BC1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A1BC1= 5+5-2 2 × 5 × 5 =4 5. 答案:D 2、如图所示,三棱锥 P­ABC 中, PA⊥平面 ABC,∠BAC=60°,PA=AB=AC=2,E 是 P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 AE 与 PB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取 BC 的中点 F,连接 EF,AF,则 EF∥PB,所以∠AE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 直线 AE 与 PB 所成的角. ∵∠BAC=60°,PA=AB=AC=2,PA⊥平面 ABC,∴AF= 3,AE= 2,EF= 2, cos∠AEF=AE2+EF2-AF2 2·AE·EF = 2+2-3 2 × 2 × 2 =1 4, 故异面直线 AE 与 P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 4. 考点二 线面角的求解 1、如图所示,三棱锥 A-SBC 中,∠BSC=90°,∠ASB=∠ASC=60°,SA=SB=SC. 6 求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 解:因为∠ASB=∠ASC=60°, SA=SB=SC, 所以△ASB 与△SAC 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 AB=AC. 如图所示,取 BC 的中点 D, 连接 AD,SD,则 AD⊥BC. 设 SA=a,则在 Rt△SBC 中,BC= 2a, CD=SD= 2 2 a. 在 Rt△ADC 中,AD= AC2-CD2= 2 2 a. 则 AD2+SD2=SA2, 所以 AD⊥SD. 又 BC∩SD=D, 所以 AD⊥平面 SBC. 因此∠ASD 即为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 在 Rt△ASD 中,SD=AD= 2 2 a, 所以∠ASD=45°, 即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为 45°. 2、如图所示,Rt△BMC 中,斜边 BM=5,它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 AB 长为 4,∠MBC= 60°,求 MC 与平面 CAB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由题意知,A 是 M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MA⊥平面 ABC, 7 ∴MC 在平面 CAB 内的射影为 AC. ∴∠MCA 即为直线 MC 与平面 CAB 所成的角. 又∵在 Rt△MBC 中,BM=5,∠MBC=60°, ∴MC=BMsin∠MBC=5sin 60°=5× 3 2 =5 3 2 . 在 Rt△MAB 中,MA= MB2-AB2= 52-42=3. 在 Rt△MAC 中,sin∠MCA=MA MC= 3 5 3 2 =2 3 5 . 即 MC 与平面 C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3 5 . 3、四面体 ABCS 中,SA,SB,SC 两两垂直,∠SBA=45°, ∠SBC=60°, M 为 AB 的中点, 求(1)BC 与平面 SAB 所成的角。(2)S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 解:(1) ∵SC⊥SB,SC⊥SA, ∴SC⊥平面 SAB 故 SB 是斜线 BC 在平面 SAB 上的射影, ∴∠SBC 是直线 BC 与平面 SAB 所成的角为 60°。 (2) 连结 SM,CM,则 SM⊥AB, 又∵SC⊥AB,∴AB⊥平面 SCM, ∴面 ABC⊥面 SCM 过 S 作 SH⊥CM 于 H, 则 SH⊥平面 ABC ∴CH 即为 SC 在面 ABC 内的射影。 ∠SCH 为S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sin ∠SCH=SH/SC 8 ∴S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7/7 考点二 二面角 1、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求二面角 B-A1C1-B1 的正切值. 解:取 A1C1 的中点 O,连接 B1O,BO.由题意知 B1O⊥A1C1, 又 BA1=BC1,O 为 A1C1 的中点, 所以 BO⊥A1C1, 所以∠BOB1 即是二面角 B-A1C1-B1 的平面角. 因为 BB1⊥平面 A1B1C1D1,OB1⊂平面 A1B1C1D1,所以 BB1⊥OB1.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 OB1= 2 2 a, 在 Rt△BB1O 中,tan∠BOB1=BB1 OB1= a 2 2 a = 2, 所以二面角 B-A1C1-B1 的正切值为 2. 2、如图,在三棱锥 中, , , 分别为 的中点. (Ⅰ)求证: 平面 ; (Ⅱ)求证:平面 平面 . (Ⅲ)若△ 是正三角形,且 , ,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ABCS − BABS = ACSA ⊥ ED、 SASC、 //DE ABC ⊥DEB SAB ABC 2=AB 22=SC CSAB −− 9 10 【课后练习】 1、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PCD 为等边三角形,平面 PAC⊥平面 PCD,PA⊥CD,CD=2,AD=3. (Ⅰ)设 G,H 分别为 PB,AC 的中点,求证:GH∥平面 PAD; (Ⅱ)求证:PA⊥平面 PCD; (Ⅲ)求直线 AD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证明:(Ⅰ)连结 BD,由题意得 AC∩BD=H,BH=DH, 又由 BG=PG,得 GH∥PD, ∵GH⊄平面 PAD,PD⊂平面 PAD, ∴GH∥平面 PAD. (Ⅱ)取棱 PC 中点 N,连结 DN, 依题意得 DN⊥PC, 又∵平面 PAC⊥平面 PCD,平面 PAC∩平面 PCD=PC, ∴DN⊥平面 PAC, 又 PA⊂平面 PAC,∴DN⊥PA, 又 PA⊥CD,CD∩DN=D, ∴PA⊥平面 PCD. 11 (Ⅲ)连结 AN,由(Ⅱ)中 DN⊥平面 PAC, 知∠DAN 是直线 AD 与平面 PAC 所成角, ∵△PCD 是等边三角形,CD=2,且 N 为 PC 中点, ∴DN= ,又 DN⊥AN, 在 Rt△AND 中,sin∠DAN= = . ∴直线 AD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2、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平面 ABC⊥平面 ABD,点 M 为棱 AB 的中点,AB=2,AD=2 ,∠BAD=90°. (Ⅰ)求证:AD⊥BC; (Ⅱ)求异面直线 BC 与 MD 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直线 CD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证明:(Ⅰ)证明:由平面 ABC⊥平面 ABD,平面 ABC∩平面 ABD=AB,AD⊥AB, 得 AD⊥平面 ABC,故 AD⊥BC; 12 (Ⅱ)解:取棱 AC 的中点 N,连接 MN,ND, ∵M 为棱 AB 的中点,故 MN∥BC, ∴∠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C 与 MD 所成角, 在 Rt△DAM 中,AM=1,故 DM= , ∵AD⊥平面 ABC,故 AD⊥AC, 在 Rt△DAN 中,AN=1,故 DN= , 在等腰三角形 DMN 中,MN=1,可得 cos∠DMN= . ∴异面直线 BC 与 M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Ⅲ)解:连接 CM,∵△ABC 为等边三角形,M 为边 AB 的中点, 故 CM⊥AB,CM= , 又∵平面 ABC⊥平面 ABD,而 CM⊂平面 ABC, 故 CM⊥平面 ABD,则∠CDM 为直线 CD 与平面 ABD 所成角. 在 Rt△CAD 中,CD= , 在 Rt△CMD 中,sin∠CDM= . ∴直线 CD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13 3、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AD⊥平面 PDC,AD∥BC,PD⊥PB,AD=1,BC=3, CD=4,PD=2. (Ⅰ)求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证:PD⊥平面 PBC; (Ⅲ)求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Ⅰ)如图,由已知 AD∥BC, 故∠DAP 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的角. 因为 AD⊥平面 PDC,所以 AD⊥PD. 在 Rt△PDA 中,由已知,得 , 故 . 所以,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证明:(Ⅱ)因为 AD⊥平面 PDC,直线 PD⊂平面 PDC, 所以 AD⊥PD. 又因为 BC∥AD,所以 PD⊥BC, 又 PD⊥PB,所以 PD⊥平面 PBC. 解:(Ⅲ)过点 D 作 AB 的平行线交 BC 于点 F,连结 PF, 14 则 DF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等于 AB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 因为 PD⊥平面 PBC,故 PF 为 DF 在平面 PBC 上的射影, 所以∠DFP 为直线 DF 和平面 PBC 所成的角. 由于 AD∥BC,DF∥AB,故 BF=AD=1, 由已知,得 CF=BC﹣BF=2.又 AD⊥DC,故 BC⊥DC, 在 Rt△DPF 中,可得 . 所以,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4、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 AED⊥平面 ABCD,EF∥AB,AB=2,DE= 3,BC=EF=1,AE= ,∠BAD=60°,G 为 BC 的中点. (1)求证:FG∥平面 BED; (2)求证:平面 BED⊥平面 AED; (3)求直线 EF 与平面 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 15 证明:(1)BD 的中点为 O,连接 OE,OG,在△BCD 中, ∵G 是 BC 的中点, ∴OG∥DC,且 OG= DC=1, 又∵EF∥AB,AB∥DC, ∴EF∥OG,且 EF=OG, 即四边形 OGEF 是平行四边形, ∴FG∥OE, ∵FG⊄平面 BED,OE⊂平面 BED, ∴FG∥平面 BED; (2)证明:在△ABD 中,AD=1,AB=2,∠BAD=60°, 由余弦定理可得 BD= ,仅而∠ADB=90°, 即 BD⊥AD, 又∵平面 AED⊥平面 ABCD, BD⊂平面 ABCD,平面 AED∩平面 ABCD=AD, ∴BD⊥平面 AED, 16 ∵BD⊂平面 BED, ∴平面 BED⊥平面 AED. (Ⅲ)∵EF∥AB, ∴直线 EF 与平面 BED 所成的角即为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形成的角, 过点 A 作 AH⊥DE 于点 H,连接 BH, 又平面 BED∩平面 AED=ED, 由(2)知 AH⊥平面 BED, ∴直线 AB 与平面 BED 所成的角为∠ABH, 在△ADE,AD=1,DE=3,AE= ,由余弦定理得 cos∠ADE= , ∴sin∠ADE= , ∴AH=AD• , 在 Rt△AHB 中,sin∠ABH= = , ∴直线 EF 与平面 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 5、如图,已知 AA1⊥平面 ABC,BB1∥AA1,AB=AC=3,BC=2 ,AA 1= ,BB1= 17 2 ,点 E 和 F 分别为 BC 和 A1C 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 A1B1BA; (Ⅱ)求证:平面 AEA1⊥平面 BCB1; (Ⅲ)求直线 A1B1 与平面 BCB1 所成角的大小. 证明:(Ⅰ)证明:连接 A1B,在△A1BC 中, ∵E 和 F 分别是 BC 和 A1C 的中点,∴EF∥A1B, 又∵A1B⊂平面 A1B1BA,EF⊄平面 A1B1BA, ∴EF∥平面 A1B1BA; (Ⅱ)证明:∵AB=AC,E 为 BC 中点,∴AE⊥BC, ∵AA1⊥平面 ABC,BB1∥AA1,∴BB1⊥平面 ABC, ∴BB1⊥AE,又∵BC∩BB1=B,∴AE⊥平面 BCB1, 又∵AE⊂平面 AEA1,∴平面 AEA1⊥平面 BCB1; (Ⅲ)取 BB1 中点 M 和 B1C 中点 N,连接 A1M,A1N,NE, ∵N 和 E 分别为 B1C 和 BC 的中点,∴NE 平行且等于 B1B, 18 ∴NE 平行且等于 A1A,∴四边形 A1AEN 是平行四边形, ∴A1N 平行且等于 AE, 又∵AE⊥平面 BCB1,∴A1N⊥平面 BCB1, ∴∠A1B1N 即为直线 A1B1 与平面 BCB1 所成角, 在△ABC 中,可得 AE=2,∴A1N=AE=2, ∵BM∥AA1,BM=AA1,∴A1M∥AB 且 A1M=AB, 又由 AB⊥BB1,∴A1M⊥BB1, 在 RT△A1MB1 中,A1B1= =4, 在 RT△A1NB1 中,sin∠A1B1N= = , ∴∠A1B1N=30°,即直线 A1B1 与平面 BCB1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 6、如图,三棱柱 ABC﹣A1B1C1 中,侧棱 A1A⊥底面 ABC,且各棱长均相等,D,E,F 分别 为棱 AB,BC,A1C1 的中点 (Ⅰ)证明 EF∥平面 A1CD; (Ⅱ)证明平面 A1CD⊥平面 A1ABB1; 19 (Ⅲ)求直线 B1C1 与平面 A1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证明:证明:(I)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A1C1,AC=A1C1,连接 ED, 可得 DE∥AC,DE= AC,又 F 为棱 A1C1 的中点.∴A1F=DE,A1F∥DE, 所以 A1DE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EF∥DA1, DA1⊂平面 A1CD,EF⊄平面 A1CD,∴EF∥平面 A1CD (II)∵D 是 AB 的中点,∴CD⊥AB, 又 AA1⊥平面 ABC,CD⊂平面 ABC, ∴AA1⊥CD,又 AA1∩AB=A, ∴CD⊥面 A1ABB1,又 CD⊂面 A1CD, ∴平面 A1CD⊥平面 A1ABB1; (III)过 B 作 BG⊥A1D 交 A1D 于 G, ∵平面 A1CD⊥平面 A1ABB1,且平面 A1CD∩平面 A1ABB1=A1D, BG⊥A1D, ∴BG⊥面 A1CD, 则∠BCG 为所求的角, 设棱长为 a,可得 A1D= ,由△A1AD∽△BGD,得 BG= , 20 在直角△BGC 中,sin∠BCG= = , ∴直线 BC 与平面 A1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 7、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AD⊥PD,BC=1,PC=2 ,PD= CD=2. (1)求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2)证明:平面 PDC⊥平面 ABCD; (3)求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证明:(1)解: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因为底面 ABCD 是矩形,所以 AD=BC,且 AD∥BC, 又因为 AD⊥PD, 故∠PAD 为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角, 在 Rt△PDA 中, =2, 21 所以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2)证明:由于底面 ABCD 是矩形,故 AD⊥DC, 由于 AD⊥PD,CD∩PD=D, 因此 AD⊥平面 PDC,而 AD⊂平面 ABCD,所以平面 PDC⊥平面 ABCD. (3)解:在平面 PDC 中,过点 P 作 PE⊥CD 于 E,连接 EB. 由于平面 PDC⊥平面 ABCD, 而直线 CD 是平面 PDC 与平面 ABCD 的交线, 故 PE⊥平面 ABCD. 由此得∠PBE 为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在△PDC 中, 由于 PD=CD=2,PC=2 ,可得∠PCD=30°, 在 Rt△PEC 中,PE=PCsin30°= . 由 AD∥BC,AD⊥平面 PDC,得 BC⊥平面 PDC, 因此 BC⊥PC. 在 Rt△PCB 中,PB= = . 在 Rt△PEB 中,sin∠PBE= = . 所以直线 PB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22 23 【课后测试】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45°,AD=AC=1,O 为 AC 中点,PO⊥平面 ABCD,PO=2,M 为 PD 中点. (Ⅰ)证明:PB∥平面 ACM; (Ⅱ)证明:AD⊥平面 PAC; (Ⅲ)求直线 AM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证明:(I)证明:连接 BD,MO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因为 O 为 AC 的中点, 所以 O 为 BD 的中点,又 M 为 PD 的中点,所以 PB∥MO 因为 PB⊄平面 ACM,MO⊂平面 ACM 所以 PB∥平面 ACM (II)证明:因为∠ADC=45°,且 AD=AC=1,所以∠DAC=90°,即 AD⊥AC 又 PO⊥平面 ABCD,AD⊂平面 ABCD,所以 PO⊥AD,AC∩PO=O,AD⊥平面 PAC (III)解:取 DO 中点 N,连接 MN,AN 因为 M 为 PD 的中点,所以 MN∥PO,且 MN= PO=1,由 PO⊥平面 ABCD,得 MN⊥平面 ABCD 所以∠MAN 是直线 AM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在 Rt△DAO 中, ,所以 , ∴ , 24 在 Rt△ANM 中, = = 即直线 AM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正切值为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