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含解析)

ID:129885

大小:78.4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0-02-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届高三月考试题(四)语文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采邑cài    巷道hànɡ    螳臂当车 dǎng   量体裁衣liàng B. 碑帖tiè    绿林 lù      曲高和寡 hè     抛头露面lù C. 踏实tā     投奔bèn     乳臭未干xiù     力能扛鼎káng D. 鲑鱼guī    翘楚qiáo    食古不化sì      所向披靡mǐ 【解析】B。A项,螳臂当车 dāng。 B项,抛头露面lù/  露面lòu   C项,力能扛鼎gāng。D项,食古不化sh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人到中年,少了风花雪月,多了天高云淡。曾经仰天长啸,不知天高地厚,现在更多的是气定神闲,笑看风云变换。岁月磨掉了很多东西,也沉淀了很多东西。 B.一度沉寂之后,不甘寂寞的易中天再次成为新闻人物:读者挑错别字官司、离开“百家讲坛”一年之后再度重返、新作面世,这桩桩件件,可谓喜忧掺半。 C.鲍鹏山的《解说水浒》从特有的悲天悯人的人性角度,对《水浒传》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评析,相信会令听众和读者对这部耳熟能祥的古典名著产生新的认识。 D.中日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于1956年,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中,不管中国、日本发生什么变化,它一直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始终致力于民间文化的友好交流。 【解析】D。A项,风云变换—风云变幻  B项,喜忧掺半—喜忧参半  C项,耳熟能祥--耳熟能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应该不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却经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B.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都,它的城市品牌独具魅力、不可复制。古朴典雅的文化韵味和现代前卫的时尚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二者既构成反差,又相得益彰。 C. 运动场上,各项赛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身着橘红色统一制服的青年志愿者们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个个倚马可待,活跃在运动场内外的各个角落。 D. 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解析】B。A项,不情之请: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作自己求助于人时的客气话)。B项,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C项,倚马可待:靠着战马起草文书可以立即完稿。比喻文思敏捷,写作速度很快。这里属用错对象。D项,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引:拉弓;发:射箭);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C.最近,东北 林业大学作出决 定,号召全校师生向在危险关头舍己救人而身负重伤的大二学生刘家霖同学学习, 并授予刘家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D.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解析】C。A项,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可在“等”后加上“措施”。B项,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D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5.从下列各项中选出该新闻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  )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 (记者赵承、李斌)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他在前往石家庄的火车上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 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石家庄降雪创历史纪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地方和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和预案,及早动手,准备充分,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暴雪。目前,降雪地区公路、铁路、民航基本畅通,群众生活基本正常。 这场大雪是受蒙古国东移南下的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A.陕西河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雪 B.温家宝赴河北降暴雪地区考察 C.石家庄启动应急机制应对暴雪 D.受冷暖空气影响北方普降暴雪 【解析】B。根据新闻知识,导语部分是该新闻的主要信息。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参考译文】 元丰三年,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像白练。(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 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则其为道也轻。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夫骋骛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 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 【参考译文】 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说:“我们的僧堂从开始修建至今天已经六十年了。瓦木败坏腐朽,没有办法来招待四方的客人,我能够凭我的勤劳将它翻新,(使它)完好坚固幽深,不再像它以前的样子,希望(您)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听说,求道者不在饮食、衣服、居住上有奢求,然而如果让他饮食能够充足,衣服能够完好,居住能够安稳,安心求道而没有外在的干扰,那么他追求佛理就会容易些。这就是古代的通达之人必定会依山林建房屋、储存蔬菜粮食来招待四方的游客的原因,也是智迁惠迁致力于此而坚持不懈的原因啊。士人居住在尘世之中,每天遭遇纷乱繁杂的变化,而心中未曾一天忘记道。更何况身在深山之中,野水之边,有房子可安居,有食物可吃饱,是非荣辱不在心头耳边萦绕,却(怎么可能)不迅速明白呢!孔子说:“早晨明晓真理,纵然当晚死去也值得了。”如今那些致力于俗学而不闻大道的人,即使勤劳终生,我知道他也没有值得死的东西。如果某一天明晓道,即使马上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因此我依着智迁惠迁的意愿,而把它告知那些后来者,难道真的没有这样的人吗? 元丰四年五月初九,眉阳苏辙作记。 [NextPage]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二日,涉其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 B.问之习庐山者          习:谙习,熟悉。 C.完壮邃密,非复其旧     壮:使……坚固。 D. 愿为文以志之        志:记住。 6.D/志:记述,记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流转汹涌,穷水之变       B.  以待四方之游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   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    D.  则其为道也轻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7.B/A项,均为结构助词,前者可译为“的”,后者取消主谓独立性;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C项,均为连词,一个表并列,一个表转折;D项,前者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后者为句末语气词,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机缘,景物描写生动鲜明,连用多个比喻传神地写出了石间流水的巨大声响和湍急情态。 B.本文在写景的基础上发议论,从“僧”追求佛理谈到“士”追求“ 道”,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求“道”的看法。 C.苏辙因获罪而被贬谪,不免有些悲观颓废,但他从二迁身上看到了“不懈”的力量,从而发出“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叹。 D.本文先叙后议,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淡雅、朴素自然,简洁畅达,富于文学色彩,体现了苏辙散文特有的风格。 8.C/本文没有表现作者悲观颓废之情,“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不是作者的感叹。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2)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 (3)如果某一天明晓真理,即使马上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 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参考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先生了!”晏子说:“我听说,肯做事的人常常可以获得成功,愿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没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只是经常去做而不放弃,经常前行而不停止,有什么难于赶上呢?”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点绛唇         (南宋)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②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①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2分) 答案:感时伤事的悲苦之情。/或:凭栏怀古伤时的苍凉之感。 (2)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有“隔”与“不隔”之分。能自然真切地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不隔”,反之为“隔”。他认为,“数峰清苦,商略 黄昏雨”两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你怎么看待他对这两句的评价?简述理由。(5分) 答案: (1)隔/ 雨前山峰,“清”意或有,但苦味绝无,更不会去商量“ 黄昏雨”来时的情形,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给所写对象之上,语言雕琢,缺少一种自然之美。 (2)不隔/ ①抓住了景物特点。冬日山“清”,“苦”字隐含了山峰孤峭的特点。②写出了词人真实感受。“清苦” “商略”,用拟人手法,准确传递出山雨欲来给人的主观感受,凸显出词人悲苦无奈的心境。③情与景自然交融,形象准确鲜明,情感附着自然恰切。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                   ,          ,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引壶觞以自酌,           。             ,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今臣……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1)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2)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 寄傲 (3)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有“小型、小规模”甚或“地下工厂”的意思。它最初出现在IT行业,人们把山寨机等同于仿冒、仿造产品,把生产山寨产品的“山寨厂”等同于造假制假的厂家或作坊。紧接着“山寨风”刮遍商品市场,凡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东西都被贴上“山寨”的标 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山寨”产品。随之而来的是“山寨”浪潮冲击其他领域,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剧、“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晚等。各类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发行量和写出的文章吸引读者眼球而无限放大“山寨”一词的内涵、外延及功效,把凡模仿的、盗版的和恶搞的都与“山寨”联系起来推波助澜,形成“无处不山寨”的奇特现象。 或许,我们不能否认某些“山寨”产品对先进技术的借鉴和吸收,不能否认某些“山寨”产品走平民路线、面向草根的低成本创造;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肯定“山寨”产品的仿冒、仿造和造假,不能因此而肯定山寨产品逃避监管、钻政策空子、扰乱市场秩序、谋求不公平利益的做法。“山寨”产品因其大多出自非正规厂家或作坊,仿造的成本一般较低;因其打政策的擦边球,较易形成地下交易;因其仿冒速度快,时常让人产生以假乱真的错觉;因其价格低廉,吸引了不少消费群体。而那些超出商业范畴的恶搞之“山寨”形态,要么是哗众取宠博人之乐,要么是出此怪招惹人注意。凡此种种,已是不争的事实。耐人寻味的是,众“山寨”产品制造者以及超出商业范畴的恶搞之“山寨”形态,往往主动把自己的“产品”拉进“山寨”行列。某些媒体也不甘示弱,言必称“山寨”,他们自以为遵循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报道还多少带有批判的倾向,意在提醒受众理性对待“山寨”产品并启发受众对“山寨现象”的思考。事实上,山寨产品的仿造者以及恶搞者、各类媒体各怀心机,皆挥舞着“山寨”这条鞭子,只不过前者抽打的是原本脆弱的商品市场和还缺少鉴别力的消费者,后者抽打的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和对媒体有几分迷信的受众。其结果是仿造者赚了个盆满钵满,恶搞者得到了某种畸形满足,媒体客观上被利用且在很大程度上帮了仿造者以及恶搞者的大忙。一些消费者和受众难辨真伪,盲从“山寨”,贪图“山寨”产品便宜,追求“山寨现象”新奇,最后上当受骗、吃尽苦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包括广大消费者和受众,都 应该勇于拿起鞭子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 不承认“山寨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商业现象是不现实的,而能否称“山寨现象”为“山寨文化”还应打上一个大问号。“山寨”不是一种文化。“山寨”产品的仿冒者和恶搞“山寨者”做梦都奢望人们把“山寨”与文化联系起来。就目前掺杂太多商业气息之“山寨现象”的种种情状判断,“山寨现象”最多只是一种商业文化现象,绝对不是一种文化。“山寨现象”能否成其为文化,要看“山寨现象”的走向和发展趋势,要看“山寨现象”与主流文化碰撞中融合的步伐与程度,要看“山寨现象”能否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提高、认同与检验。 (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13期,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山寨”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寨”一词原是“小型、小规模”“地下工厂”的意思,现在人们把“山寨”产品与仿冒仿造的产品划上了等号。 B.大多数“山寨”产品出自非正规厂家或作坊,它仿造成本低,仿冒速度快,打政策的擦边球,扰乱了市场秩序。[来源:学+科+网] C.有些“山寨”产品走的是平民路线,面向普通消费者,因价格低廉受到不少消费群体的关注。 D.“山寨”产品也许有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因此说它在逃避监管、谋求不公平利益是不正确的。 13.D/根据原文,对先进技术的借鉴和吸收是“某些”山寨产品,“它在逃避监管、谋求不公平利益是不正确的”与文意不符。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剧、“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等都是一些贴上了“山寨”标签的模仿者、仿冒者或克隆品。 B.许多“山寨”产品仿造者以及超出商业范畴的“山寨”恶搞者,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往往主动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山寨”的标签。 C.“山寨”产品的仿造者极力 想把“山寨”与文化联系起来,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D.“无处不山寨”的“山寨现象”目前不是一种文化,如果它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提高、认同与检验,也许将来能成其为文化。 14.C/(“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属无中生有。)   15.简要归纳各类媒体“言必称‘山寨’”的目的,不超过40个字。(2分)                                                                                   15.参考答案: 为了追求点击率、发行量和写出的文章吸引读者眼球;提醒受众理性对待“山寨”产品。   16.作者认为“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包括广大消费者和受众,都应 该勇于拿起鞭子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请从消费者和受众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4分) 16.①由于消费者贪图“山寨”产品的便宜,对山寨产品的热捧,助长了“山寨风”的盛行。使得仿造假冒产品有了市场,从而影响了正规合法商家的利益。②受众猎奇好玩的心理,使一些领域的恶搞者有了市场,从而造成一些粗俗恶搞事件的泛滥。这都是一些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每个 人都应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NextPage]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     ①从车上跨下,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湿了我的长衫。满腔的愤怒,头颅似乎戴着紧紧的铁箍,我走,我奋疾地走。路人少极了,店铺里仿佛也很少见人影。那里去了!那里去了!怕听昨天那样的排枪声,怕吃昨天那样的急射弹,所以如小鼠如蜗牛般,蜷伏在家里,躲藏在柜台底下么?这有什么用!你蜷伏,你躲藏,枪声会来找你的耳朵,子弹会来找你的肉体,你看有什么用?        ②猛兽似的张着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水泥溅污我的衣服,也溅及我的项颈,我满腔的愤怒。        ③一口气赶到“老闸捕房”的门前,我想参拜我们的伙伴的血迹 ,我想用舌头舐尽所有的血迹,咽入肚里。但是,没有了,一点儿没有了!已给仇人的水机冲得光光,已给腐心的人们践得光光,更给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洗得 光光!        ④ 不要紧,我想。血总是曾经淌在这地方的,总有渗入这块土的吧。那就行了。这块土是血的土,血是我们的伙伴的血,还不够是一课严重的功课么?血灌溉着,血湿润着,将会见血的花开在这里,血的果结在这里。        ⑤我抬起眼睛,那边站着两个巡捕;手枪在他们的腰间;泛红的脸肉,深深的纹刻在嘴围,黄的睫毛下闪着绿光,似乎在那里狞笑。手枪,是你么?似乎在那里狞笑的,是你么?        ⑥我吻着嘴唇咽下去,把看见的听见的一齐咽下去,如同咽一块糙石,一块热铁。我满腔的愤怒。        ⑦雨越来越急,风吹着把我的身体卷住,全身湿透了,伞全然不中用。我回身走才来的路,路上有人了。三四个,六七个,显然可见是青布大褂的队伍,虽然中间也有穿洋服的,也有穿各色衫子的断发的女子。他们大部分直任狂雨乱淋。       ⑧我开始惊异于他们的脸,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青年的柔秀的颜色退隐了,换上了壮士的北地人的苍劲。他们的眼睛冒得出焚烧掉一切的火。吻紧的嘴唇里藏着咬得死生物的牙齿,鼻头不怕闻血腥与死人的尸臭,耳朵不怕听大炮与猛兽的咆哮,而皮肤简直是百炼的铁甲。        ⑨似乎店铺里人脸多起来了,从家里才跑来呢,从柜台底下才探出来呢,我没有工夫想。他们惊讶地望着路上那些严肃的郁怒的脸。        ⑩青布大褂的队伍便纷纷投入各家店铺,我也跟着一队跨进一家,记得是布匹庄。我听见他们开口了,差不多掬示整个的心 ,涌起满腔的血,这样真挚地热烈地讲说着。他们讲及民族的命运,他们讲及群众的力量,他们讲及反抗的必要;他们不惮郑重叮咛的是“咱们一伙儿”!我感动,我心酸,酸得痛快。        ⑾店伙的脸比较地严肃了;没有说话,暗暗点头。        ⑿我跨出布匹庄,“中国人不会齐心呀!如果齐心,吓,怕什么!”这句带有尖刺的话传来,我回头去看。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粗布的短衫露着胸,苍黯的肤色标记他是露天出卖劳力的,眼睛里放射出英雄的光。不错呀,我想,露胸的朋友,你喊出这样简要精炼的话来,你伟大!你刚强!你是具有解放的优先权者!我虔敬地向他点头。        ⒀但是,恍惚有蓝袍玄褂小髭须的影子在我眼前晃过,玩世地微笑,又仿佛鼻子里发出轻轻的一声“嗤”。接着又晃过一个袖手的,漂亮的嘴脸,漂亮的衣着,在那里低吟,依稀是“可怜无补费精神”!袖手的幻灭了,抖抖地,显现一个瘠瘦的中年人,如鼠的觳觫的眼睛,如兔的颤动的嘴,含在喉际,欲吐又不敢吐的是一声“怕……”         ⒁我倒楣,我如受奇辱,看见这样等等的魔影!我愤怒地张大眼睛,什么魔影都没有了,只见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来源:Z.Com]     ⒂微笑的魔影,漂亮的魔影,惶恐的魔影,我咒诅你们:你们灭绝!你们销亡!你们是拦路的荆棘!你们是伙伴的牵累!你们灭绝,你们销亡,永远不存一丝儿痕迹,永远不存一丝儿痕迹于这块土! ⒃有淌在路上的血,有严肃的郁怒的脸,有露胸朋友那样的意思,“咱们一伙儿”,有救,一定 有救——岂但有救而已!        ⒄我满腔的愤怒。再有露胸朋友那样的话在路上吧?我向前走去。    ⒅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17.请联系全文说说“只见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一句中“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的含义。(4分) 答: 既指惨案发生时大雨倾盆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象征帝国主义残酷镇压中国人民所形成的恐怖黑暗的社会环境。   18.“我满腔的愤怒”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6分) 该句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出现,既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又首尾呼应,使情感脉络清晰。(3分)多次出现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帝国主义暴行的愤怒与憎恨之情,感情饱满激昂。(3分)   19 .第⑿⒀两个自然段,作者勾画了几类人的形象?请分别指出这几类人的特点。(8分) 作者勾画了四类人的形象。 他们的特点是: ①“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敢于反抗帝国主义并呼吁“中国人要齐心”; ②“蓝袍玄褂小髭须的影子”:玩世不恭,对中国人救亡图存抱以轻蔑嘲弄否定的态度; ③“一个袖手的”:对中国人反抗帝国主义抱以怀疑无用的态度; ④“一个瘠瘦的中年人”:对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暴行感到害怕。 20.全文表现了作者哪些情 感,请分条归纳。(4分) ①表现了对牺牲的爱国同胞的崇敬和悼念之情。 ②对帝国主义残害我同胞的暴行的控诉、谴责和憎恶之情。 ③对进步青年和没有被血腥镇压吓到的人们的敬佩和赞赏之情。 ④对那些害怕帝国主义、对革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们的诅咒、厌恶之情。 ⑤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思想感情。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像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 行”等等。这些校训,文约意丰,或揭示办学主旨,或对学子提出要求和希望。作为即将步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高三学子,你对此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从读书学习这一角度,谈谈你的理解。(150字左右) 21.答案提示: 读书学习既要广览博采,又要专心求精,既能切近书本提出问题,又能由此及彼进行思考。学习需处理好广博与精深、“切问”和“近思”的关系。不广不博,一味求深,则狭隘局促,识见难开;泛泛浏览,又易流于浮滑,只有两者结合,才有利日后进益。读书贵有疑,先疑而后思,不去“近思”而好高骛远,只能是无源之水,难有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22.下面是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材料,请你用简练的语言为邓肯写一个人物简介(150字左右)     ①1877年5月26日,伊莎多拉•邓肯在美国的旧金山降临人世,母亲怀她的时候,痛苦得经常说:“这个孩子一定很不正常。”     ②伊莎多拉大约6岁时,便召集了六七个街坊上的孩子——他们小得还不会走路——让他们坐在她面前的地板上,教他们挥动手臂。母亲问她在干嘛,她说这是自己办的舞蹈学校。后来,这个“学校”继续办了下去,而且大受欢迎,邻居的小姑娘都来了。他们的父母给伊莎多拉一 点儿钱,让她教她们。伊莎多拉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舞蹈教师”。     ③18岁那年,她加入了著名的戴利舞蹈剧团。但没有多久,她便指责戴利在浪费她的天才,愤然离去。在伊莎多拉看来,戴利舞蹈剧团被称之为舞蹈的那些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 ,只是扰乱了她的理想。她追求的是一种与此不同的舞蹈。     ④离开了戴利,伊莎多拉回到卡内基会堂的工作室。这时的伊莎多拉已被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埃斯尔伯特•奈温的音乐深 深地吸引住,并为他的音乐《那吉苏斯》《奥菲莉亚》《水仙女》等创作了舞蹈。后来埃斯尔伯特为她的舞蹈感动,立即建议跟伊莎多拉一起在卡内基音乐厅里举行演出,并将亲自为她伴奏。     ⑤第一次演出非常成功,伊莎多拉以身姿和舞意震动了纽约舞蹈界。她的舞蹈新颖,打破了古典舞的规范。一年以后,她前往欧洲,立刻在伦敦和巴黎成名。不久,她在维也纳和慕尼黑取得更大的成功。     ⑥伊莎多拉50岁那年,一天,她走进一个车库,坚持要一位年轻修车工带她试开一辆跑车。车子启动了,瞬间,她的围巾缠在车轮中,仅仅几秒钟,她的脖子断了,伊莎多拉就这样告别了尘世。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现任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学子提出了以下四条忠告:第一,当你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过你的人;第二,在未来的人生中,培养一种慷慨大方的精神;第三、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第四,当你 白发苍苍、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你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 请就朱棣文的四条忠告,选择某一条中的一个关键词语,以“说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说明:以“说帮助,说慷慨(大方),说爱好,说自豪”为题,切合要求 ,余则偏题或部分偏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