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面初中九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考号 姓名 得分
阅 读 卷(第1-4页)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选择题(共8分,每题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襁褓(qiáng) 以数谏故(shuò) 亵渎(xiè) 重蹈覆辙(chónɡ)
B.旁骛(wù) 弥留之际(mí) 间令(jiān) 强聒不舍(ɡuā)
C.咨诹(zōu) 怒不可遏(è) 妖娆(ráo) 一抔黄土(póu)
D.狡黠(jié) 恪尽职守(kè) 拮据(jù) 气吞斗牛(dǒu)
2.找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风骚 渲嚷 留滞 孤军奋战 B.陵驾 凭调 忐忑 自知之明
C.嬉闹 灵柩 谀词 脑羞成怒 D.沉吟 陨落 田圃 断章取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B.“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部精力集中于这件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D. 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是( )。
A、三年级八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B、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D、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5.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曾被封为弼马瘟,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成了正果。(《西游记》)
B.“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周瑜和诸葛亮。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D.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代表作《红楼梦》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6、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别太过分以为我们“地大物博!”
B.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C.里根总统在白宫电视机旁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
D.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善辩、 深刻、灵秀、明智; B. 善辩 、明智、深刻、灵秀;
C.明智 、灵秀、深刻、善辩; D. 深刻、 灵秀、明智、善辩;
8结合语境,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B.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纳罕:好奇,诧异)
C.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惭愧)
D.可怜天下父母心。(怜:怜悯)
二. 阅读(50分)
阅 读 材 料
(一)阅读《故乡》选段,完成14~20题。(17分)
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的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sèsuǒ( )( )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③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④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二)阅读《细节决定成败》,完成21~25题(15分)
①细节决定成败。乍一看这句话,似乎有点耸人听闻;可静下心来往深处一想,这句话还真有点发人深省。
②查《辞海》,有关“细节”的注释为:“琐细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窃以为,前半句注释尚可理解,后半句则大谬矣!
③比如,随地吐痰,在许多人眼中根本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行为”。可是,就是有一家药厂的厂长,因为在陪同拜尔公司的代表参观制药车间的过程中,随地吐了一口痰,就使一大笔外资引进泡了汤,也使这场耗时数年原本胜券在握的谈判功亏一篑。厂长颇觉冤枉,认为不就是吐了一口痰么,有那么要紧吗?拜尔公司的代表说得好:制药车间的卫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作为一厂之主的厂长都能随地吐痰,那么这里的员工素质可想而知。与这样的药厂合作,怎么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呢?
④在我国,此类因忽视细节而吃大亏的企业屡见报端。浙江一家专营出口冻虾仁的企业,一些员工因剥虾仁手痒难受,就用氯霉素消毒水止痒,结果氯霉素渗入了冻虾仁。欧洲检验部门硬是从1000吨的冻虾仁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引起欧洲一些商家退货和索赔。这家企业险些遭受“滑铁卢”而一蹶不振。由此可见,细节,看似“琐细”、“无关紧要”,其实在市场竞争中它倒常常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
⑤“细节”,对于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来说,更是重要。诸葛亮在街亭守将这一细节上,一个疏忽,不仅伐魏之役前功尽弃,自己还差点当了司马懿的俘虏。同样,1950年,美国若在出兵入侵朝鲜前,对兰德公司的“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输掉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中的细节略表尊重的话,那么它将会避免一场“错误的战争”和“惨重的失败”。
⑥这些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都告诉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不能轻视细节,否则失败将如影相随。然而,我们不少干部至今依然还是“生活不拘小节,工作不讲细节,说话大话连篇,做事大而化之”。如此当干部、做领导哪有不跌跤的!
⑦在我国,在细节上,做得最好的莫过于周恩来。他经常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密切注意每个细节。“治大国若烹小鲜”,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次,在招待外宾前,他问:“今晚的点心是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脱口而出:“大概是三鲜馅吧。”周恩来马上严肃地追问:“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客人中有人对海鲜过敏,出了问题谁负责?”
⑧对此,尼克松感慨颇深。他曾回忆说,对于周恩来来说,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和细节上入手。“我们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应邀去看乒乓球表演,当时天已下雪,而我们预定第二天去长城。演出中,周恩来离开了一会儿,是去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的路上的积雪。”“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的这句名言,用在周恩来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三)阅读课外文章《明月几时有》完成26~29题(10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光,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二十九点五二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四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的三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一周只需九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三十天、二十九天,而是九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 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七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四十天、五十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30~33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