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齐齐哈尔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齐齐哈尔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 海水晒盐 B.‎ 瓷碗破碎 C.‎ 食物腐败 D.‎ 干冰升华 ‎ ‎ ‎2.(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 A.‎ B.‎ C.‎ D.‎ ‎ ‎ ‎3.(2分)(2015•齐齐哈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 A.‎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 ‎ B.‎ 氧气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 ‎ C.‎ 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做食品干燥剂 ‎ ‎ D.‎ 铜有导热性﹣﹣做电线 ‎ ‎ ‎4.(2分)(2015•齐齐哈尔)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 ‎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 ‎ B.‎ 待测数据是23‎ ‎ ‎ C.‎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 ‎ D.‎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5.(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23‎ A.‎ ‎ ‎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 C.‎ 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 ‎ ‎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 ‎ ‎6.(2分)(2015•齐齐哈尔)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 B.‎ 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 C.‎ 乳酸属于氧化物 ‎ ‎ D.‎ 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 ‎ ‎7.(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在溶液中K+和SO42﹣能大量共存 ‎ ‎ B.‎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 ‎ C.‎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 D.‎ 氯离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 ‎ ‎8.(2分)(2015•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 ‎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 ‎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 ‎ ‎9.(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 ‎ ‎ A.‎ 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 ‎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 C.‎ 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 ‎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 ‎10.(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 ‎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 C.‎ 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 ‎ D.‎ 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 ‎ ‎11.(2分)(2015•齐齐哈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 ‎ 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 ‎ ‎12.(2分)(2015•齐齐哈尔)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 ‎ A.‎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 B.‎ 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 C.‎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 ‎ D.‎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 ‎ 23‎ ‎13.(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 ‎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 ‎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 ‎ ‎14.(2分)(2015•齐齐哈尔)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铁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 A.‎ A B.‎ B C.‎ C D.‎ D ‎ ‎ ‎15.(2分)(2015•齐齐哈尔)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23‎ ‎ ‎ B.‎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 ‎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 ‎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 ‎ ‎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16.(4分)(2015•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三个银原子      ;‎ ‎(2)二个甲烷分子      ;‎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 ‎(4)硫离子      .‎ ‎ ‎ ‎17.(4分)(2015•齐齐哈尔)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      .‎ ‎ ‎ ‎18.(4分)(2015•齐齐哈尔)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方法使硬水软化;洗衣服需要用水,但衣服上沾有油漆却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用汽油清洗,是因为汽油能      油污;‎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 ‎(3)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时,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若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填“>”、“<”、“=”).‎ ‎ ‎ ‎19.(5分)(2015•齐齐哈尔)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 ‎ ‎20.(4分)(2015•齐齐哈尔)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3‎ ‎(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      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填“>”、“<”、“=”).‎ ‎ ‎ ‎21.(4分)(2015•齐齐哈尔)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22.(7分)(2015•齐齐哈尔)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是      ,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 ‎ 23‎ ‎23.(7分)(2015•齐齐哈尔)研究性学习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一盛有镁和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小光猜想:溶质为氯化镁;‎ ‎ 小红猜想: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镁;‎ ‎ 你的猜想:溶质为      .‎ ‎(3)【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4)【实验】若你的猜想正确,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      ‎ ‎      ‎ 你的猜想正确 ‎(5)【应用】如果你的猜想正确,把该废液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的一条危害      .‎ ‎ ‎ ‎ ‎ ‎201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 海水晒盐 B.‎ 瓷碗破碎 C.‎ 食物腐败 D.‎ 干冰升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 A.‎ B.‎ C.‎ D.‎ 23‎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运用胶头滴管的操作解答.‎ B、运用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C、运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领解答.‎ D、运用酒精灯操作要领解答.‎ 解答:‎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C操作正确.‎ D、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应该用盖盖灭,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 ‎ ‎3.(2分)(2015•齐齐哈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 A.‎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 ‎ B.‎ 氧气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 ‎ C.‎ 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做食品干燥剂 ‎ ‎ D.‎ 铜有导热性﹣﹣做电线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氧气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 B、氧气有氧化性,可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 D、铜有导电性,可用做电线,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 ‎ ‎4.(2分)(2015•齐齐哈尔)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3‎ ‎(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 ‎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 ‎ B.‎ 待测数据是23‎ ‎ ‎ C.‎ 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 ‎ D.‎ 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d是反应物,反应的d的质量为‎32g﹣‎12g=‎20g;‎ 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5g﹣‎20g=‎5g,故待测的数值为‎18g﹣‎5g=‎13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d,生成物是b,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5g:‎20g=1:4,选故项说法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数据是13,选故项说法错误.‎ D、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 ‎ ‎5.(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 ‎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 C.‎ 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 ‎ ‎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23‎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解答:‎ 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6.(2分)(2015•齐齐哈尔)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 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 B.‎ 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 C.‎ 乳酸属于氧化物 ‎ ‎ D.‎ 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乳酸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解答:‎ 解:A.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 ‎ ‎7.(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在溶液中K+和SO42﹣能大量共存 ‎ ‎ B.‎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 ‎ C.‎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 D.‎ 氯离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离子间能否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分析共存;‎ B、根据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分析;‎ 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分析;‎ D、根据氯离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答:‎ 解:A、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 D、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共三个电子层,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也是三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离子的结构、性质、共存等问题,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 ‎ ‎ ‎8.(2分)(2015•齐齐哈尔)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 ‎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 ‎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进行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 D、根据中和原理进行判断.‎ 23‎ 解答:‎ 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厨房清洁剂反应,不能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做法错误.‎ B、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做法错误.‎ C、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故选项做法错误.‎ D、牙膏、肥皂水呈碱性,能和蚊虫释放出的显酸性的物质反应,从而减轻痛痒,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9.(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 ‎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 ‎ C.‎ 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 ‎ D.‎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威力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 ‎ ‎10.(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23‎ A.‎ ‎ ‎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 C.‎ 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 ‎ D.‎ 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化肥的种类及作用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应用分析.‎ 解答:‎ 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B错误;‎ 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氮肥,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 ‎ ‎ ‎11.(2分)(2015•齐齐哈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 ‎ 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根据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离子特征进行解答;‎ D、石墨可以导电.‎ 解答:‎ 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 23‎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是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例如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错误;‎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 ‎ ‎12.(2分)(2015•齐齐哈尔)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 ‎ A.‎ 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 B.‎ 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 C.‎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 ‎ D.‎ 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碳酸钠,碳酸钠和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也不会出现气泡,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 ‎ ‎ ‎13.(2分)(2015•齐齐哈尔)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23‎ ‎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 ‎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 ‎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再根据金属的活动性确定反应的时间.‎ D、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比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加再多的水溶液也呈碱性,溶液的pH也会大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C、金属与酸 23‎ 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的溶液为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比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为44),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故沉淀的量先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相对应.‎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 ‎ ‎14.(2分)(2015•齐齐哈尔)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铁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氯化铜溶液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适量的水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5.(2分)(2015•齐齐哈尔)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 ‎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23‎ B.‎ ‎ ‎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 ‎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木炭和氯化钠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解答:‎ 解:A、没有固体剩余,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该选项说法正确;‎ B、‎16g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3.6g水,‎16g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5.4g水,‎16g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7.2g水,因为生成了‎3.6g水,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镁,也可能还含有氧化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设硫酸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 H2SO4~H2O,‎ ‎ 98 18‎ ‎ x ‎‎3.6g ‎=,‎ x=‎19.6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200g﹣‎19.6g+‎3.6g=‎184g,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 ‎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16.(4分)(2015•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三个银原子 3Ag ;‎ ‎(2)二个甲烷分子 2CH4 ;‎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O ;‎ ‎(4)硫离子 S2﹣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3‎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银原子表示为:3A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2CH4.‎ ‎(3)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O.‎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离子可表示为:S2﹣.‎ 故答案为:(1)3Ag;(2)2CH4;(3)O;(4)S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7.(4分)(2015•齐齐哈尔)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铁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微量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 耐磨 .‎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合成纤维及其应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种类来分析;‎ ‎(2)根据合成纤维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 解:(1)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它属于微量元素,故填:蛋白质;铁;微量;‎ ‎(2)合成纤维具有弹性好、耐磨、抗腐蚀等优点,故填:耐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合成纤维的特点等,难度不大.‎ ‎ ‎ ‎18.(4分)(2015•齐齐哈尔)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煮沸 方法使硬水软化;洗衣服需要用水,但衣服上沾有油漆却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用汽油清洗,是因为汽油能 溶解 油污;‎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2:1 ;‎ 23‎ ‎(3)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时,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若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3%(填“>”、“<”、“=”).‎ 考点:‎ 硬水与软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电解水实验;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在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是加热煮沸解答;根据汽油能溶解油垢解答;‎ ‎(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分析解答;‎ ‎(3)根据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确定对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解答:‎ 解:‎ ‎(1)在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是加热煮沸;衣服上沾有油漆却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用汽油清洗,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垢;‎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是氢气,正极是氧气,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 ‎(3)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1)煮沸 溶解 ‎(2)2:1‎ ‎(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因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9.(5分)(2015•齐齐哈尔)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铝元素 ;‎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喷漆 ;‎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u (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Zn(NO3)2和Fe(NO3)2. (用化学式表示).‎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化学性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解答;‎ ‎(3)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铁铜,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用喷漆的方法能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 ‎(3)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铁>铜,可知铁只能置换出铜,根据铁与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Fe+Cu(NO3)2═Cu+Fe(NO3)2.可知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NO3)2和Fe(NO3)‎ 23‎ ‎2.‎ 答案:‎ ‎(1)铝元素 ‎(2)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喷漆 ‎(3)Cu Zn(NO3)2和Fe(NO3)2.‎ 点评:‎ 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实验中的条件控制、金属的活动性等,解题关键是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及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 ‎ ‎20.(4分)(2015•齐齐哈尔)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 降温结晶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 < 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填“>”、“<”、“=”).‎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40g;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小于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解答:‎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40g;故答案为: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小于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答案为:<;‎ 点评:‎ 23‎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 ‎ ‎21.(4分)(2015•齐齐哈尔)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 稀盐酸 (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 NaOH (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碱性,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剂,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稀盐酸,其余为蓝色,故A为稀盐酸;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因此剩下的D是氢氧化钠;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加入的是碳酸钠,碳酸钠和钙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 故答案为:①稀盐酸;NaOH;②Na2CO3+Ca(OH)2═CaCO3↓+2NaOH;③Ca(OH)2+2HCl═CaCl2+2H2O.‎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因此要熟练掌握物质间的反应及实验的现象才能正确推断鉴别.‎ ‎ ‎ ‎22.(7分)(2015•齐齐哈尔)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3‎ ‎(1)图A中的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 酒精灯 ;‎ ‎(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反应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是 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不是氧气,因此需要等段时间再收集 ,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当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后,气体可能通过漏斗出去,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BD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据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棉花可知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反应特点和注意事项解答;(3)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验满气体是不是收集满的方法,应该在瓶口检验.‎ 解答:‎ 解:(1)图A中的给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棉花可知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不是氧气,因此需要等段时间再收集;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当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后,气体可能通过漏斗出去,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以用装置D向上排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故答案为:‎ ‎(1)酒精灯;‎ ‎(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不是氧气,因此需要等段时间再收集;当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后,气体可能通过漏斗出去,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 ‎(3)BD;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及其判断仪器的名称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23.(7分)(2015•齐齐哈尔)研究性学习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一盛有镁和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23‎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Mg═MgCl2+H2↑ .‎ ‎(2)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小光猜想:溶质为氯化镁;‎ ‎ 小红猜想: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镁;‎ ‎ 你的猜想:溶质为 氯化镁和氯化氢 .‎ ‎(3)【讨论】你认为 小红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由于活动性由于铜在H后面,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质中不可能有氯化铜 .‎ ‎(4)【实验】若你的猜想正确,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 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 ‎ 溶液变红色 ‎ 你的猜想正确 ‎(5)【应用】如果你的猜想正确,把该废液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的一条危害 腐蚀下水道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2)根据镁与盐酸反应情况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4)根据氢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 ‎(5)显酸性的溶液能够腐蚀下水道;‎ 解答:‎ 解:(1)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Cl+Mg═MgCl2+H2↑;‎ ‎(2)镁与盐酸反应可能恰好反应也可能其中一种过量,如果盐酸过量时,溶质为氯化镁和氯化氢;‎ ‎(3)由于活动性由于铜在H后面,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质中不可能有氯化铜;‎ ‎(4)要验证有盐酸的存在,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呈酸性的盐酸;根据盐酸的性质,也可以选择活泼金属单质或碳酸盐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5)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 故答案为(1)2HCl+Mg═MgCl2+H2↑;‎ ‎(2)氯化镁和氯化氢;‎ ‎(3)小红;由于活动性由于铜在H后面,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质中不可能有氯化铜;‎ ‎(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你的猜想正确 ‎(5)腐蚀下水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酸的性质,其中盐酸的性质有:可以使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可与活泼金属置换出氢气,可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与碳酸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 ‎ 2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