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感悟自然测试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必修二第一单元感悟自然测试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感悟自然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是并存的。政治信任直接关系到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社会成长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该社会信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那么政治信任则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基础,因此,政治信任是政治学研究社会转型理论中的一个特别关注的命题。但是,在政治实践中,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是密切相关的。政治信任是因为存在着政治不信任的危机而显露出它的重要性,而且政治信任和政治不信任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和政治不信任对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作用同样重要,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政治信任和政治不信任作为政治学研究的问题,与伦理学研究的社会信任和社会不信任是不完全相同的。从理性上说,政治不信任并不一定都意味着社会道德和个人人格上有问题。政治信任并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政治不信任也未必都是消极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政治不信任并不一定是坏事,不应该看做是消极的,更不应该不作分析地看做是负面的甚至反面的东西。‎ 在政治学领域里,政治不信任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对政治制度的设计、建设和运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般地说,政治制度的构建所作的政治规范,诸如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都是以政治不信任的设定为逻辑起点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制度建设中问责制、质询制的制度设计都是根据政治不信任的预设而制定的,如果不作这样的预设或作相反的预设, 即政治信任,那就根本不需要问责制和质询制。这里的政治逻辑是很辩证的。问责制度和质询制度是以政治不信任的预设而制定的,但这个制度设计预期目的是要达到政治信任的社会效果;在政治过程中,通过问责和质询的制度运作取信于民, 积极提高公共权力的公信力。其他还有审计制、双规制度等,无不都是这个道理。‎ 转型期的政治过程中,政治不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积极作用还表现在它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起动结构作用。30 年前,没有对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制度的政治不信任,就不会出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这个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事实告诉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许多重大改革都起始于对传统政治体制的政治不信任。道理很简单,任何改革,任何革命,都是不破不立的,政治不信任是破的启蒙,起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年马克思向一切旧制度宣战时,提出了“怀疑一切”。‎ 同时,政治不信任在民主制度中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而且作为公民权利表现形态的政治不信任是有法律和制度保障的。例如,政治选举和政治投票表决时,投弃权票和反对票,以及实施知情权等,其中都暗含着政治不信任的权利。现实中人们都把这些权利看做公民的政治权利。这是正确的,但其中同样合理的逻辑,选举权、表决权、知情权从根本上说都是承认了公民有保留政治不信任的权利。公民为什么要知情,可以是为某种需要,也可以说是不信任,所以要知情,或进一步知情。‎ 选举权、表决权、知情权等等都包含了公民享有政治不信任的权利。在这里,通过比较,事情就更清楚了,改革开放前的那些特殊年代里,以阶级斗争为纲,舆论要一律,选举要全票,表决要一致通过,如有出轨,轻则是不团结,重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选举权、表决权、知情权中保留公民政治不信任权利的设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似乎是不起眼的。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进步是很巨大的。(选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1期)‎ ‎1.下列有关“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基础取决于政治信任。‎ B.政治信任和政治不信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政治发展和稳定起着同样的作用。‎ C.许多政治制度的建设都是根据政治不信任的预设而制定的,所以政治不信任的作用更重要。‎ D.正是对传统政治体制的不信任,才有了改革或重大改革。‎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社会信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政治信任则是基础。‎ B.政治不信任的危机,凸显了政治信任的重要性。‎ C.为了取得政治信任,党和政府才建立了问责制度和质询制度。‎ D.马克思提出的“怀疑一切”就是政治不信任。‎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治信任直接关系到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政治不信任是消极的。‎ B.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C.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都是以政治不信任的设定为逻辑起点的,因为它在政治学领域里有积极作用。‎ D.30年前小岗村的农村改革的原因即源于政治不信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节选自《后汉书·张纲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    寇:强盗 B.问所疾苦,乃譬之曰 譬:劝导 C.婴深感悟 感悟:感动并醒悟 D.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 嘉美:赞美、赞赏 ‎5.下列句子中,都能够体现张纲“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 ‎①举孝廉不就 ‎②虽生,吾不愿也 ‎③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④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⑤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⑥背正从邪,非直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 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钱塘逢康元龙[注]‎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 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的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8.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 ‎(2)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桥明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破碎的美丽 乔 叶 ‎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桩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倾斜玉栏折裂,喜欢云重雾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上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上学。每当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望着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③‎ 我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它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 ‎④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的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美丽。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他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涵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涵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 ‎⑤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却那么美丽。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 ‎⑥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藏在心底发酵的往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欢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⑦每当这个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拥有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我知道:只要他的窗子曾经打开过——哪怕仅仅打开一秒钟,他就不会是一个老死的石屋了。‎ ‎⑧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彻悟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感受到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⑨我不得不喜欢这些能够把眼睛剜出血来的破碎的美丽,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他们直接触动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者沉默——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心悸的快感啊!‎ ‎⑩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第五段由七个“我喜欢……”的句式组成,前六个是分说,最后一个是总说,具体形象地展示了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充满感伤和苍凉的沧桑世事等。‎ B.敢于破碎的人,必须是个性突出的人,像林黛玉像三毛像梵·高像贝多芬,他们都是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人物。这些优秀的灵魂,他们破碎的声音,一一构成了人生的绝响。‎ C.第八段中说这种“破碎的美丽”是“悲哀而持久”的。因为悲哀,我们会随之流泪欢笑、叹息沉默;因为持久,我们的眼前和身边也如今夜月光那样始终是昏暗不明的。‎ D.最后一段中说“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作者巧借花心的绽放来比喻灵魂的破碎,妙用凄然的美丽来渲染感伤的心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久久地牵动读者的心绪。‎ E.本文语言清新、美丽、隽永、干练、缜密,充满了女性的灵气与聪颖,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只要我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奋斗过,那么我们就不必掩饰绚丽光景下的惨烈。‎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①只要他的窗子曾经打开过——哪怕仅仅打开一秒钟,他就不会是一个老死的石屋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列举的林黛玉、三毛、梵·高、贝多芬等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人都是追求圆满、向往完美、憧憬辉煌的,而作者却偏偏喜欢破碎、欣赏残缺。对于这一点,你怎么看?(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B.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C.如此爆棚的婚庆市场使得诸多婚庆服务公司人员捉襟见肘,于是招兵买马。‎ D.在阅读中做好笔记,寻章摘句,搜集好的题目、标题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借鉴,力求发展。‎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增加本土文化的韧度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涉及吸毒、自杀、伤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1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致死或致残。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__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的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②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十分敏锐的嗅觉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5.根据王维的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0年9月,奇虎360宣称腾讯QQ窥探用户隐私,QQ指责360污蔑,“3Q”之战硝烟四起。随后,双方不断地发表声明、公告,攻击对方,战火愈演愈烈;‎11月3日,腾讯表示“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表明各自立场,其中金山、卡巴斯基等厂商宣布指定网络杀毒软件将供用户免费使用一年,以此来吸引面对“二选一”抉择的用户。至此,“3Q”之争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热点事件。‎ 与此同时,腾讯控股自11月4日以来累计下跌4.8%,市值蒸发约163亿港元。(6分)‎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 答案 ‎1.C [“政治信任”与“政治不信任”的作用同样重要。]‎ ‎2.A [政治信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基础。]‎ ‎3.A [原文中说:“政治信任并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政治不信任也未必都是消极的。”所以A项说法错误。]‎ ‎4.A [寇:动词,劫掠。]‎ ‎5.C [①言其节操,③言其地位,⑥向叛军言明利害。排除以上三项。]‎ ‎6.B [无中生有。得不到重用不是因为“得罪了高官耆儒”。]‎ ‎7.(1)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罚惩罚你们。‎ ‎(2)这六方面是你们成败的关键,趋利避害所在,希望您能够仔细考虑。‎ 解析 (1)“相荣”;“相加”。(2)“几”通“机”,关键;“利害所从”;“其”, 语气词,表希望。‎ 参考译文 ‎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荐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司徒任命为侍御史。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恐惧担心。张纲常常慨然感叹:“污秽丑恶之人聚满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国家扫除灾难,即使活着,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视各地的风气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担任要职,只有张纲年纪轻,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却在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狐狸一样奸佞狼狈的坏人!”皇帝虽然明白张纲说话直率,但最终还是不愿意重用他。当时,广陵的张婴等人率领数万人反叛,他们杀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劫掠作乱,已经有十多年,朝廷却一直不能讨伐征服他们。于是,派张纲担任广陵太守。‎ 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马,唯独张纲却请求轻车简行赴命任职。到任以后,张纲就率领十几个差吏兵卒,径直造访张婴营垒,慰问安抚叛军;要求与头目会见,表明国家的恩惠。张婴起初非常吃惊,见到张纲的诚信后,才出来拜见。张纲请他坐在上座,询问疾苦,劝导他说:“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贪婪残暴,所以致使你们各位心怀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义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以文德劝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罚惩罚你们,现今实在是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如若听闻仁义却不顺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军聚集于此,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趋从邪恶,就是不聪明;放弃顺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诚;自己断送了子孙的性命,就是不孝顺;违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义而没有作为,就是不勇敢;这六方面是你们成败的关键,趋利避害所在,希望您能够仔细考虑。”张婴被深深地感动并醒悟,第二天,率领部下万人和妻子儿女,双手反绑投降归顺。张纲就单车进入张婴营垒,遣散了张婴的部下,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当差的,都召而来之。于是人们喜悦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赞美张纲,想提拔他,而张婴等人上书乞求留任张纲,皇上应允了。张纲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岁时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张纲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无法计数。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为他操办丧事,背负泥土为他垒筑坟墓。‎ ‎8.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情调)。‎ ‎9.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 ‎10.(1)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玉人何处教吹箫 ‎11.(1)BC [B项对人物个性的概括以偏赅全。C项对“持久”的解说有误,应为我们心中这种别致的幸福和欢乐像田野和草场一样广阔无边,像月光一样细密绵长。]‎ ‎(2)①破碎时,人们要打开心扉,袒露自己内心的珍藏,表现出最为真实的一面;这是人生的必需环节,只要有了破碎和袒露,人生就是美丽的。‎ ‎②用花来比喻人生,人生如花一样,都想要绽放自己的美丽,然而,花是因为花心的破碎而美丽,言下之意是人生只有破碎,才能显示出美丽。‎ 解析 第①问,阅读本句的前后文可知,打开窗子放出的是内心最为珍爱的储藏,这样才能“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也就是真实;只有打开过窗子,也就是破碎过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第②问,全文由“破碎的东西”写到“破碎的灵魂”,即由物及人。最后一句显然是以花来喻人的,花和人一样,都是因为破碎而美丽。‎ ‎(3)举例是为了论证“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的观点,进而阐明优秀灵魂的破碎会展现出无比丰富的美丽、值得人们去赞美的观点。‎ 解析 本段开头一句是对全段的总括,举例是为了论证这一观点的,同时,在本段的最后,作者将平凡者和优秀灵魂的破碎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值得我们去赞美的思想。‎ ‎(4)完美和破碎是事物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流程;破碎的事物曾经也是完美的,正因为它有曾经的完美和破碎的苍凉,所以才令作者喜欢;无论喜爱完美,还是喜欢破碎,都是对美的追求。‎ 解析 完整解答这道题,需要理解和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破碎这种状态曾经是美丽的,理解喜爱完美和喜爱破碎本质上是一样的。‎ ‎12.B [B项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A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感情色彩不当。C项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用来表示人手少不当。D项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感情色彩不当。]‎ ‎13.D [A项成分残缺,“面临水源、食物、燃料”后残缺了“的缺乏”‎ 之类的词语。B项语序不当,“碰撞、接触”应改成“接触、碰撞”;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增强”。C项“这种……才会有”,句子杂糅。]‎ ‎14.B [②④具有因果关系。①句中含有“比较”的意思,所以,应放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之后。③是①的前提,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15.示例一:在深山里有一间小屋,有人坐在屋中。晚上下起了雨,窗外树上的果子被雨打落在地。人坐灯烛下,听到草里很多的虫,在雨夜使劲地叫着。‎ 示例二:秋天,山中果子成熟了,被雨一打,禁不住从树上落下。草虫在草丛里鸣叫,屋里的人在灯下静静地坐着,听着这一切。‎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展诗句,是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合理的想象,并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类题目不是要求翻译诗句,考生作答时要有适当的想象与补充,而且想象的应是诗句中可能具有的,应本着“因文想象”的原则,不可凭空自语。‎ ‎16.两强相争并不是什么好事,是双败。在中国有很多的大企业,却没有强企业,如果要做强,还需要有“你好我也好”的包容心,需要拥有海纳百川的精神,需要多为用户考虑。‎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的能力。本则材料有三层意思:一是互指对方侵害用户利益,二是迫使用户作出选择,三是自身受到损失。由此可见,作答时要注意两个关键词,“用户”“企业自身”,还可以考虑到企业道德等,按照这样的思路去组织语言即可。‎ ‎17.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