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总结(有解析苏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总结(有解析苏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数学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知识整合 苏教版必修2‎ ‎ 如图,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在其中有一个高为x的内接圆柱.‎ ‎(1)求圆柱的侧面积;‎ ‎(2)x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 解析:(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它的侧面积为S=2πrx,‎ 由=,解得:r=R-x,‎ 所以:S=2πRx-x2.‎ ‎(2)由(1)知:‎ S=2πRx-x2=-+πRH.‎ ‎∴当x=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 规律总结:1.函数、方程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它可以与高中教学的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已成为高考永恒的热点.‎ ‎2.最值问题转化成二次函数是立体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典范,应体会此方法的应用技巧.‎ ‎►变式训练 ‎1.一个圆台的上、下两底面面积分别是π和49π,一个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面积为25π,则这个截面与上、下两底面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 解析:圆台上、下两底面半径比为1∶7,截面与底面的半径比为 5∶7,圆台扩展为圆锥,轴截面如右图,‎ 所以h2+h3=6h1,h2=4h1.‎ 所以h3=2h1.‎ 6‎ 这个截面与上、下底面的距离之比为2∶1.‎ 答案:2∶1‎ ‎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 cm,高为‎4 cm,求圆锥的内接圆柱的侧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画出轴截面图,在平面中解决.‎ 解析:如右图,为圆柱和圆锥的轴截面,设所求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S圆柱侧=2π·lr.‎ ‎∵=,∴l=4-2r. ‎ ‎∴S圆柱侧=2π·lr=2π·r·(4-2r)‎ ‎ =-4π(r-1)2+4π≤4π.‎ ‎∴当r=1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且Smax=4π cm2.‎ ‎ 如下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明两平面互相垂直,只要在其中一个平面中寻找一条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即可.‎ 证明:∵AB是圆O的直径,∴AC⊥BC.‎ 又∵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PA⊥BC.‎ ‎∵PA∩AC=A,‎ ‎∴BC⊥平面PAC.又BC⊂面PBC,‎ ‎∴平面PAC⊥平面PBC.‎ 6‎ 规律总结:1.证明面面平行或垂直,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利用判定定理;②利用性质定理.无论用哪种方法证明,都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将面面关系转化为线线关系来证明,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处理,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实质——从高维到低维、从复杂到简单.‎ ‎2.运用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寻求解题思路时,常用如下几种策略:‎ ‎(1)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由已知想可知,由未知想需知,通过联想,寻找解题途径;‎ ‎(2)正面与反面的转化.在处理某一问题,按照习惯思维方式从正面思考而遇到困难,甚至不可能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数与形的转化.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可以使许多概念和关系直观而形象,有利于解题途径的探求;‎ ‎(4)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特殊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比较容易的,可以利用特殊中内含的本质联系,通过归纳演绎,得出一般结论,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5)复杂与简单的转化.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问题来解决,这是数学解题的一条重要原则.‎ ‎►变式训练 ‎3.已知圆柱的高为5π,底面半径为2,轴截面为矩形A1ABB1,在母线AA1上有一点P,且PA=π,在母线BB1上取一点Q,使B1Q=2π,则圆柱侧面上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解析:如图甲,沿圆柱的母线AA1剪开得矩形(如图乙),过点P作PE∥AB交BB1于点E,令PA=a,B1Q=b,‎ 则PE=AB=·2πR=πR=2π,QE=h-a-b=2π.‎ ‎∴PQ===4π.‎ 答案:4π ‎4.如右下图,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AM=FN,求证:MN∥平面BCE.‎ 6‎ 证明:方法一 过点M作 MP⊥BC,NQ⊥BE,P、Q为垂足(如下图),连接PQ.‎ ‎∵MP∥AB,NQ∥AB,‎ ‎∴MP∥NQ.又NQ=BN=CM=MP.‎ ‎∴MPQN是平行四边形.‎ ‎∴MN∥PQ.又PQ⊂平面BCE,‎ 而MN⊄平面BCE,∴MN∥平面BCE.‎ 方法二 过点M作MG∥BC,交AB于点G(如右图),连接NG,‎ ‎∵MG∥BC,BC⊂平面BCE,MG⊄平面BCE,‎ ‎∴MG∥平面BCE.‎ 又==,‎ ‎∴GN∥AF∥BE.同样可证明GN∥平面BCE.‎ 又MG∩NG=G.‎ ‎∴平面MNG∥平面BCE.‎ 又MN⊂平面MNG,∴MN∥平面BCE.‎ ‎ 一个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十二条棱长度之和为24,求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 解析:要求长方体对角线长,只要求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即可.‎ 设此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y、z,对角线长为l,则由题意得:‎ 6‎ 由4(x+y+z)=24得x+y+z=6,从而由长方体对角线性质得:‎ l== ‎ ==5.‎ 规律总结:1.整体性思维就是在探究数学问题时,应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对问题的数的特征、形的特征、结构特征作出整体性处理.整体思维的含义很广,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需对代数式作整体变换,或整体代入,也可以对图形作整体处理.‎ ‎2.整体思想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解方程(组)、几何证明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整体代入、叠加叠乘处理、整体运算、整体设元、整体处理、几何中的补形(体)等都是整体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问题中的具体运用.‎ ‎►变式训练 ‎5.如右下图,长方体三个面的对角线长分别是a、b、c,求长方体对角线AC′的长.‎ 解析: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y、z,由题意得:‎ 对角线AC′=,而 由①、②、③得:x2+y2+z2=,‎ 所以对角线:‎ AC′==.‎ ‎6.如右下图,已知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被一个平面所截,剩余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解析:将此几何体补上一个与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如下图),就成了母线长为a+b,‎ 6‎ 底面半径为r的圆柱,要求的几何体的体积就是此圆柱体积的一半,所以,要求几何体的体积为:‎ V=πr2(a+b).‎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