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选择题
1.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的关于2015年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的通知指出,要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立法工作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依然很重。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②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③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①错误,必须处于一个矛盾体中才存在矛盾;③错误,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选C。
2.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于《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在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后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从哲学上来看,习近平主席引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意在表明( )
A.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
B.事物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解析]选D。习近平主席引用“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意在表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即矛盾的特殊性,D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3.幼儿时,爱是母亲轻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的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涵着深深的爱。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B.②④
6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材料说明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③④正确;①中的“源于心理感受”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相同的家庭之爱寓于不同的家的味道。
4.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幸福从来不虚无飘渺。幸福首先应是一种物质与保障层面上的概念,它需要有种种成本来支撑,这些成本是幸福感的基本由来。这体现了(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①正确,矛盾具有特殊性,但幸福首先应是一种物质与保障层面上的概念,这是所有幸福感的基本由来,具有普遍性,题中对幸福的理解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③正确;②④不合题意。故选C。
5.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
③百闻不如一见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材料的哲学寓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明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不符题意,不选;④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6.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道路各不相同,但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下列说法与之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B.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6
[解析]选A。成功者都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体现矛盾的同一性,A符合题意;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是运动观点;D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促进事物发展的观点。
7.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毒和无空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明( )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
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
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立,②③没有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题中对互联网的看法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故选D。
8.“和”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和”的论述,史伯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从哲学的角度看,史伯的观点体现了( )
①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从哲学的角度看,史伯的观点体现了①②④。③错误,应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选A。
9.希腊人每年工作时间为2000小时,德国只有1400小时,但是希腊工人的效率却比德国工人的效率低70%,这就是“霍桑效应”——放松和减压,反而能充分激活创造力和潜能。“霍桑效应”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矛盾的对立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解析]选D。
6
希腊人工作时间长,德国人工作时间短,但是希腊工人的效率却比德国工人的效率低,说的工作时间与效率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符合题意;ABC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D。
10.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1.5亿吨,且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长,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吨。垃圾焚烧发电是最佳的垃圾处理方式,能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垃圾发电”已经悄然兴起。这说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解析]选A。垃圾焚烧发电是最佳的垃圾处理方式,能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未体现题干主旨,故选A。
1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下列诗歌寓意与其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①体现了实践的观点;②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③体现了矛盾的观点;④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2.漫画告诉我们(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6
根据漫画中的标题“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可以知道,要想走远,必须学会转弯,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因此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③虽然说法正确,但是与漫画的主旨和寓意没有关系。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迎来热潮,甚至出现了各地“抢”名人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旅游局和国土资源局要求“严格限制一些地区搞过度性开发,要保护其现有的文化价值,防止一些文化遗产消亡”。据此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只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
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含义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解析] 本题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矛盾含义的角度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找出对立统一的内容是什么,二是从矛盾双方是对立面,对立在哪里结合材料,三是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结合具体的材料,四是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与材料结合加以分析。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双方是对立的,过度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只强调保护环境,不进行开发也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开发的好,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优良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4.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广东省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一方面有着无限机遇,比如与东盟人文相通,合作前景广阔,与沿线省份也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等。但另一方面,也面临复杂的竞争:一是相关各国对沿线各国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比如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韩争相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欧美国家与印度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二是沿线兄弟省份定位的趋同可能导致新的竞争。因此,如何从内外竞争中突围是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排头兵的关键。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如何从内外竞争中突围”。
6
[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广东与兄弟省份和相关国家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竞争,既统一又斗争。广东只有在与兄弟省或相关国家的合作中找到自身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突围。正是广东与兄弟省份和相关国家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使得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排头兵。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 ①同一性即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要看到广东与兄弟省份和相关国家之间是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
②斗争性即矛盾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要看到广东与兄弟省份和相关国家之间有利益差别,存在竞争。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广东省必须在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中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突围。
④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广东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兄弟省份和相关国家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