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扬州中学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届扬州中学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 ,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 A. 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B.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 C.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D.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B.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 C. 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膝盖曾做过多次手术,经常需要打消肿针,饱受伤病的折磨,最终在32岁的时候做出了离开赛场的决定。‎ ‎ D.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小院地偏人不到 ‎ C. 门巷深深过客稀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 ⑤②③①④ B. ③⑤②①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②⑤③④①‎ ‎5.下列各选项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 B. 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 C. 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 D. 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 11 -‎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在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役未几而罢 罢:完成 B. 讽县人兴于学 讽:劝勉 C. 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 顾:只是 D. 而传者则有所不得言 传:传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 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 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 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4分)‎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4分)‎ ‎9.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 快 阁 ‎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11 -‎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分)‎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5分)‎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月明星稀,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李白《蜀道难》) ‎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8)___▲____ ,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卜居》)‎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手 镯 龙应台 ‎ ⑴ 这条街把我迷倒了。‎ ‎ ⑵ 一个一个的小店,里头全部是花边。世界上,什么东西用得到花边呢?小女孩的蓬蓬裙,老婆婆的裤脚,年轻女郎贴身的蕾丝胸罩,新娘的面纱,晚餐的桌巾,精致的手绢,让窗子变得美丽的窗帘,做梦的枕头套和床罩,教堂里烛台下的绣垫,演出结束时徐徐降下的舞台的幕,掌声响起前垂在鲜花下的流苏……各种大小剪裁,各种花式颜色的花边,挂满整个小店。店主正忙着剪一块布,头也不抬。他的店,好像在出售梦,美得惊心动魄。‎ ‎⑶然后是纽扣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纽扣。从绿豆一样小的,到婴儿手掌一样大的;包了布的,那布的质地和花色千姿百态,不包布的,或凹凸有致,或形色多变。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十万个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纽扣在小店里展出,每一个纽扣都在隐约暗示某一种意义的大开大合,一种迎接和排拒,仿佛一个策展人在做一个极大胆的、极挑衅的宣言。‎ ‎⑷然后是腰带店。一个一个小店,里头全部是腰带,皮的,布的,塑料的,金属的,长的,短的,宽的,窄的,柔软的,坚硬的,镂空的,适合埃及艳后的,适合小流氓的,像蟒蛇的身躯,像豹的背脊……‎ ‎⑸花边店、纽扣店、腰带店、毛线店、领店、袖店,到最后汇集到十三行路,变成一整条街的成衣店。在这里,领、袖、毛线、花边、腰带,像变魔术一样全部组合到位,纽扣扣上,一件一件衣服亮出来。零售商人来这里买衣服,一袋一袋塞得鼓胀的衣服装上车子,无数个轮子摩擦街面,发出轰轰的巨响,混着人声鼎沸,脚步杂沓。广州,老城虽然沧桑,仍有那万商云集的生动。‎ ‎⑹就在巷子里,我看见他。‎ ‎⑺‎ - 11 -‎ 一圈一圈的人,坐在凳子上,围着一张一张桌子,低头工作。一条巷子,变成工厂的手工区。他把一条手镯放在桌上,那种镀银的尼泊尔风格的手镯,雕着花,花瓣镂空。桌子中心有一堆金光闪闪的假钻,一粒大概只有一颗米粒的一半大。他左手按着手镯,右手拿着一支笔,笔尖是粘胶。他用笔尖吸起一粒假钻,将它填进手镯镂空的洞里。手镯的每一朵雕花有五个花瓣,他就填进五粒假钻。洞很小,假钻也很小,眼睛得看得仔细。凳子没有靠背,他的看起来很瘦弱的背,就一直向前驼着。 ‎ ‎⑻男孩今年16岁,头发卷卷的,眼睛大大的。问他从哪里来,他羞涩地微笑,“自贡”。和父母来广州3个月了。 ‎ ‎⑼“他们都以为来广州赚钱容易,”坐在男孩隔壁的女人边工作边说,“其实很难啊。才16岁,应该继续读书啊。”‎ ‎⑽女人责备的语音里,带着怜惜。 ‎ ‎⑾“做这个,工钱怎么算?”‎ ‎⑿两个人都半晌不说话。过了一会儿,男孩说:“五粒一分钱。”他的头一直低着,眼睛盯着活儿,手不停。‎ ‎⒀“那你一天能挣多少?” ‎ ‎⒁“二三十块,如果我连续做十几个小时。”‎ ‎⒂五粒一分钱,五十粒一毛钱,五百粒一块钱,五千粒十块钱,一万粒二十块。一万五千粒三十块。‎ ‎⒃那手镯,在香港庙街和台北士林夜市的地摊,甚至在法兰克福的跳蚤市场,都买得到。我从来没想过,手镯,是从这样的巷子里出来的。‎ ‎⒄很想摸摸孩子的头发,很想。但是我只说了句“谢谢”,就走了。‎ ‎⒅巷子很深,转角处,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低头修一只断了跟的高跟鞋;地上一个收音机,正放着缠绵的粤曲,一只猫,卧着听。‎ ‎12.作者一开始就说“这条街把我迷倒了”,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什么迷倒了作者。(6分) ‎ ‎13.第⒂段为什么要如此具体的进行描写?(4分)‎ ‎ ‎ ‎14.文章以“手镯”作为标题的目的是什么?(4分) ‎ ‎15.文章末段描写了一位老人在街边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之笔,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之文,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与你的理解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谈“动情”‎ ‎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⑵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⑶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 11 -‎ ‎⑷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⑸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 ‎16.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6分)‎ ‎17.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 ‎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语 文 附 加 题 ‎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 题。(10 分)‎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綑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 ‎(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20.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6分)(共6处)‎ 自有诗以来,其 较 声 律 雕 句 文 用 心 最 苦 而 立 说 最 严 者 无 如 沈 约 苦 却 一 生 精 力 使 人 读 其 诗 只 见 其 綑 缚 龌 龊 满 卷 累 牍 竟 不 曾 道 出 一 两 句 好 话。‎ ‎21.“唐顺之”是 朝代人,属于 文学流派。(2分)‎ - 11 -‎ ‎22.作者强调好诗的标准是什么?(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子夜》中,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手段,解决厂里的怠工风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 B. 侄子夏尔来葛朗台家中做客,葛朗台对夏尔冷若冰霜。隔天他从报上得知弟弟已经破产自杀了,且将夏尔托付给自己。他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却将夏尔视为累赘。‎ C. 《边城》不仅写了翠翠的爱情故事,还写了她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悲剧。她父亲是一个屯防士兵,因为顾及军人名誉,开枪自尽;她母亲也待孩子生下后投水殉情而死。‎ D. 话剧《茶馆》中,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不断改良,却仍然逃脱不了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命运。‎ E.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其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24.简答题 ‎(1)《三国演义》设计伏谋达400多处,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请从周瑜的这三个计谋中选择一个作简要概述。(5分)‎ ‎⑵《哈姆雷特》中有三重复仇,请写出其具体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 2009年为82∶18。‎ 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 11 -‎ 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25. 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26. 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分)‎ ‎27. 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分)‎ - 11 -‎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2015.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三个成语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都是贬义词。“专横跋扈”,指蛮横霸道,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独断专行”,偏重于不与人商量、单独决断并加以实行;“一意孤行”,偏重于不听别人的意见,固执地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2.D (A句式杂糅,“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可改为“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来说”或“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B“弥补”和“局限”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应在“饱受”前加“她”。)‎ ‎3.B(先整体感知意境,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 ‎ ‎4.B(见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5.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D(传,作传)‎ ‎7.(3分)C(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己国家内部安定)‎ ‎8.(1)(4分)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治”“能”“党”“帅”各1分)‎ ‎(2)(4分)曾公遭遇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穷,人们替他忧虑。(“公之遭诬”“以为”“退而贫”“为”各1分)‎ ‎9.(4分)①以民为本(爱民如子);②刚正不阿;③重视教育;④富有谋略(有才干、有远见)。(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曾公名叫易占,字不疑,姓曾,建昌南丰人。曾公在端拱年间己丑年出生,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后来去世两年后下葬,他的坟墓安在南丰县的祖坟。生有儿子六人,曾晔、曾巩、曾牟、曾宰、曾布、曾肇,女儿九人。‎ 开始时曾公凭借文章闻名,等到为官做事,又更加有名。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庄献太后采纳道士的建议修造乾明观,工匠数百人,建了几年也没有完成。曾公对道士说:“我替你建成它。”替他募捐了一大半的费用,工程不久就完成了。如皋这一年饥荒严重,曾公努力向州里请求救济,并且越过大海购买米粮,救活了几万人。第二年作物逐渐成熟,州里想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唯独曾公不愿意执行,年末泰州各县百姓又有逃亡的,只有如皋百姓没有逃亡的。后来又修建孔子庙,劝勉县里百姓兴起学习风气。‎ - 11 -‎ 后来被信州知州诬陷,仕途不顺,就自己辞官,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时议》十卷尤其在社会上盛传。《时议》这部书,借鉴往事,忧虑未来,不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困顿而放弃了为天下忧虑。“我的理念主张不能在政事上体现出来,就要通过文章表达出来,这些文章主张不能被当代人施行,就要把它们留传给后代。后代如果有践行我这些主张的,那么,我难道还是困顿的吗?”‎ 宝元年间,李元昊反叛,契丹也派军队逼近边境,天子非常忧虑,下诏天下有能进言献策的都不要有所隐瞒。在这时候进言献策的人都一致用派军队应对来进言,唯独曾公认为“天下的安危只不过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安定罢了。如果我们内部安定,来自于夷狄的边患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自己不稳定,忧患就在眼前,那些夷狄又哪里值得一提呢”?于是上书议论了几件事情,认为如果事情不这样,以后会怎样,不久,结果都跟他说的一样。曾公遭遇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曾公所写的十几万字的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下的大事,古往今来存亡治乱的原因,至于(他)被冤屈并且陷入困窘,他却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字。‎ 进谏的人贵在说出别人难以言说的事情,作传的人却是有些内容不能写。读到那些简略的却能不丢失那些详细的,后世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曾公侍奉亲老,心思细密,总能揣摩想象到父母的心意。好学从不懈怠,却不以闻名于世为目的。他遇见两位士大夫的丧事,将其中一人的灵柩迎接回来安葬,并且养育了那个人的遗孤;另外一个人,是宰相的舅舅,曾经做赞善大夫,死后三十年才发殡,墓葬损坏了,曾公替他修缮,又给宰相写信要求他把舅舅妥善安葬。‎ ‎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1)(2分)用典 借代 ‎ (2)(5分)同::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意境(2分);异: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1分),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2分)。‎ ‎(3)(4分)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对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④对远离世俗(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辨乎荣辱之境 ⑵乌鹊南飞 ⑶猿猱欲度愁攀援 ⑷唯见江心秋月白 ‎ ‎⑸云归而岩穴暝 ⑹挟飞仙以遨游 ⑺弓如霹雳弦惊 ⑻黄钟毁弃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 12.(6分)(1)这条街道上万商云集,各式各样的小制品本身美丽动人,使我迷恋。(2)小男孩抛弃学业,成为廉价的劳动力让我同情、担忧,使我迷惘。(3)满街的小制品背后该有多少廉价的劳力在辛苦谋生,该有多少类似小男孩这样的失学孩子在辛苦生活,这使我迷乱。(4)结合末段,男孩以及类似的孩子们,他们的将来会怎样?他们的未来使我迷茫。(以上4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 ‎13.通过具体数字的描写,写出小男孩工作的廉价,表现他挣钱的艰辛。(2分)同时,更能写出我对此状况的震撼、意外,更能引发读者的同情与思考。(2分)‎ - 11 -‎ ‎14.“手镯”是小男孩的工作对象,是作者集中描写的主体(回答“贯穿全文的线索”不给分);(2分)同时,作者借助手镯制作的艰辛、廉价,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对孩子现状、未来的担忧,是抒发感情的寄托物,以此为题,更能引人深思。(2分)‎ ‎15.(6分)示例1:文章末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文章集中刻画了小男孩的艰辛、廉价劳作,但是这样辛苦努力的工作能给他带来良好的生活吗?能实现到广州赚钱的愿望吗?文中已经暗示出这实际上并不可能。而小男孩又是放弃读书而加入到这样简单的手工劳作中来的,他的将来会有怎样的突破?文末的老人,也许是作者对小男孩这样的年轻人的警示,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廉价的手工劳作,那么,这个老人可能就是他们的未来。因此,末段对老人的刻画是全文点睛之笔,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与暗示作用,写出作者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与迷茫。如果删除,结尾过于仓促、突然。‎ 示例2:文章末段有画蛇添足之嫌。文章集中刻画的是广州繁华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以及由面及点刻画小男孩的艰辛、廉价劳作。通过这些描写,寄托作者对小男孩的同情、关注。但全文并没有安排伏笔来引出老人,因此,末段对老人的刻画显得过于突兀,与文章发展脉络不吻合。突然出现在小巷深处的老人,看上去过着一种普通、正常的生活,甚至显得闲适,这种生活未必不好,也未必就是小男孩的将来。因此该段显得多余,可以删除。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写诗动情在先或下笔后逐渐动情都值得肯定,不必强求一律。(2分)事例生动、具体、典型,说服力强;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论证更加严密。(4分,每点2分)‎ ‎17.⑴写诗时超脱现实,如入无人之境;⑵展开想象和联想,人事景物可触可感;⑶忘却世间俗务,进入梦一般美丽境界。(每点2分)‎ ‎18.⑴由感而情,由情而诗,没有情就没有诗;⑵诗歌靠情感打动感染读者,作者用自己的火去点燃读者的火;⑶不管形式、风格如何变化,动情才是新诗的根本。(每点2分)‎ 七、作文:立意参考:(70分)‎ ‎ ‎ ‎ 高三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2015.12‎ ‎20.(6分)自有诗以来,其 较 声 律 雕 句 文 用 心 最 苦 而 立 说 最 严 者 /无 如 沈 约 /苦 却 一 生 精 力 /使 人 读 其 诗 /只 见 其 綑 缚 龌 龊/ 满 卷 累 牍 /竟 不 曾 道 出 一 两 句 好 话。‎ ‎21.(2分)明朝 唐宋派 22.(2分)自然贴切,少雕饰 ‎【参考译文】‎ - 11 -‎ 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23. B、C. (B.葛朗台是从侄子夏尔带给他其父的一封信中得知弟弟已经破产,且将夏尔托付给自己。并非从报上得知。C. 翠翠父亲服毒自尽,翠翠母亲生完孩子后到溪边故意喝了许多冷水殉情死去。)‎ ‎24.(1)反间计:曹操拿下荆州,使用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东征东吴(1分)。蒋干向曹操请缨过江劝说同学周瑜投降(1分),周瑜将计就计,群英会上设计让蒋干盗走假造的蔡瑁、张允书信,离间曹操与蔡瑁、张允关系(2分),使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1分)。‎ 苦肉计:赤壁之战相持阶段(1分),黄盖献计火攻退曹(1分),并自己请战去曹营实施诈降之计(1分)。周瑜找借口重杖责打黄盖(1分),黄盖趁此率船队假意降曹,促使了火攻的成功实施(1分)。‎ 美人计: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不还(1分),鲁肃奉命讨还荆州,而正逢刘备丧妻(1分),周瑜、孙权便设计将公主孙尚香嫁与刘备(1分),借此骗来刘备,迫其归还荆州(1分),结果陪了夫人又折兵(1分)。 ‎ ‎(2)三重复仇:哈姆雷特为被谋杀、篡权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3分)关系:三重复仇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1分),其他两重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1分)。‎ ‎25.人均图书消费量低(1分),且20年几乎未增长(1分),图书消费城乡极不均衡(2分)。‎ ‎26.中国图书价格并不高。(2分)与我们的收入增长相比,与其他的文化消费相比,与外国图书价格相比,中国书价并不高。(3分,每点1分)‎ ‎27.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村的图书营销渠道;加大宣传,更新农民的读书观念。(每点2分)‎ - 11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