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校2017届高三化学12月联考试题(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上海十二校2017届高三化学12月联考试题(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届曹杨中学高三年级12月阶段测试(化学解析版)‎ ‎ (上海市十二校联考)‎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40分)‎ ‎1、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由于“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而获奖,下列有关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键角  ,1mol白磷含共价键6mol B. 臭氧分子呈直线型,等质量的臭氧和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 S8是分子晶体,8个硫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摩尔质量为256g D. 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结构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好相关的内容进行解答。‎ ‎【解答】‎ A.白磷是正四面体分子,键角是60°,1摩尔白磷含共价键6NA个,故A正确;‎ B.臭氧分子中含有π键,分子模型为V型而非直线型,故B错误;‎ C.S8是分子晶体,8个硫原子形成环状结构,摩尔质量为256g/mol,故C错误;‎ D.冰熔化时主要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并未断裂,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表示氮原子或氮分子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氮分子的电子式:‎ B. 氮原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5‎ C. 氮分子的结构式: ‎ D.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子式的书写、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式以及结构式的判断,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A.氮分子的电子式:,故A错误;‎ B.氮原子最外层只有5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为1s22s22p3,B错误;‎ C.N2的结构式为:N≡N,故C错误;‎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表示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 C. 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佛加德常数 D. 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阿佛加德常数个原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的几个概念,根据教材中的概念来分析,难度不大。‎ ‎【解答】‎ A.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而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单位为1,故A错误; ‎ B.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用来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故B正确;‎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规定:0.012 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而不是别的或任何碳原子(碳元素的同位素有12C、13C、14C),故C错误;‎ D.有的物质不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O2、NaCl等,故该说法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呈- 2价       ‎ B. 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C. 化学键只存在于晶体中               ‎ D. 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不可能是600‎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本概念,难度不大,掌握好化学键、分子构型等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A.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可以为-2价(普通氧化物中)、也可以是-1价(过氧化物中),故A错误;‎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液态H2O分子中存在H和O之间的共价键,但液态H2O不是晶体,故C错误;‎ D.白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其键角为60°,故D错误。‎ 故选B。‎ ‎5、以下物质的实验室制备不合理的是(  )‎ A. 用铅皿制备HF  ‎ B. 用浓硫酸制备HI C. 用磨砂接口的装置制备HNO3‎ D. 用浓硫酸制HCl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频点,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相关物质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A.由于HF能腐蚀玻璃,因此用铅皿来制备HF,故A不选;‎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制备HI,故B选;‎ C.硝酸不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因此可用磨砂接口的装置制备HNO3,故C不选;‎ D.实验室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在加热时可生成HCl,该实验方案合理,故D不选。‎ 故选B。‎ ‎6、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 AlCl3‎ B. Na2O           ‎ C. FeCl2‎ D. SiO2‎ 试题解析:‎ ‎【分析】‎ 侧重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反应原理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A中相互促进水解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Al与氯气化合生成AlCl3,AlCl3与Ba(HCO3)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 B.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但Na2O与Ba(HCO3)2溶液反应不生成气体,只生成碳酸钡沉淀,故B错误; C.Fe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故C错误; D.Si与氧气化合生成SiO2,但SiO2与Ba(HCO3)2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7、能够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事实有(  )‎ ‎①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S与铁反应生成FeS;②Cl2和H2的混合气,经强光照射可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③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硫;④常温时硫单质为固态而氯单质为气态。‎ A. ①③      ‎ B. ①②③    ‎ C.  ②④       ‎ D. ①②③④‎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角度,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非金属性的方法,非金属性属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无关,非金属性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产物的化合价越高,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所以Cl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正确; ‎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Cl2与H2混合,强光照射剧烈反应,而S与H2反应需较高温度,氯气比S与氢气反应容易,则说明非金属性Cl>S,故正确; ‎ ‎③将Cl2通入氢硫酸中可置换出S,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S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所以能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正确; ‎ ‎④常温时硫是固体,而氯气为气体,都是物理性质,与非金属性无关,所以无法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错误。‎ 综上,故B正确。‎ 故选B。‎ ‎8、在四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等体积的下列各组气体相混合,在20℃时经过足够时间后,则容器中压强最低的是(  )‎ A.  NO和O2‎ B. NH3和HCl    ‎ C.  CO和N2‎ D. H2S和SO2‎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好阿伏伽德罗定律和物质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体积相等的情况下,物质的量相等。而根据PV=nRt可知,在恒定容器内,容器内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A.2NO(g)+O2(g)=2NO2(g),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氧气混合后一氧化氮完全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氮,同时还有过量的氧气,容器压强会减小,但不会最低,故A不选;‎ B.NH3(g)+HCl(g)=NH4Cl(s),等物质的量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混合后完全转化成了固体氯化铵,没有气体剩余,则压强最低,故B选;‎ C.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氮气混合后不发生反应,压强最大,故C不选;‎ D.2H2S(g)+SO2(g)=3S(s)+2H2O(l),等物质的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完全反应,二氧化硫过量,反应后生成了硫固体和液态水(20℃时),则压强减小,但不会最低,故D不选。‎ 故选B。‎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NH4+、NO3-、OH-‎ B. Na+、Ca2+、H+、HCO3-‎ C.   K+、H +、NO3-、I-‎ D. K+、NO3-、Cl-、Mg2+‎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题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要求,把握常见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解答】‎ A.NH4+、O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 B.H+、HCO3- 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 C.酸性条件下,NO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 ‎ D.四种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10、实验室里运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并符合环保的是(  )‎ A B C D 除去氯气中的杂质 制取84消毒液(NaClO)‎ 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吸收氯化氢尾气 A. A    ‎ B. B  ‎ C. C  ‎ D. D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解答】‎ A.洗气时应长管进短管出,且该装置不符合环保要求,故A错误;‎ B.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生成了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次氯酸。但该装置中生成的氢气和氯气一旦接触混合,可能发爆炸,且该装置并不符合环保要求,故B错误;‎ C.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二氧化硫被吸收,品红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硫已被吸收完全,最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说明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碳,且该装置符合环保要求,故C正确;‎ D.漏斗口应与液面相平,不能浸入液面下,故D错误。‎ 故选C。‎ ‎11、在硫酸酸化的碘化钾溶液里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久就有无色小气泡从溶液中逸出,且溶液呈棕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溶液里滴入淀粉溶液后显蓝色 B. 反应时还有H2O2分解为H2O和O2‎ C. 离子方程式为:H2O2 +2I +2H→I2 +2H2O D. 离子方程式为:H2O2 +2I→I2 +O2↑+2H ‎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内容,难度不大,掌握好相关的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A.根据溶液呈棕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则滴入淀粉溶液后显蓝色,故A正确;‎ B.依题意有无色气泡生成说明过氧化氢在反应时分解成了水和氧气,故B正确;‎ C.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题意可知该反应是:H2O2 +2I- +2H+=I2 +2H2O,故C正确;‎ D.该离子方程式并不符合电荷守恒(也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原理),故D错误。‎ 故选D。‎ ‎12、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和SO的速率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  )‎ ‎  ‎ A. 氯酸根的氧化性强于硫酸根 B. 该反应的速率可能与氢离子浓度有关 C. 反应后阶段速率变慢是因为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浓度越来越小 D.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3HSO +3OH→3SO +Cl+3H2O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和离子反应,为基础题型考查,难度不大,掌握好相关的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A.依题意,氯酸根离子作氧化剂,硫酸根离子是氧化产物,则氯酸根的氧化性强于硫酸根,故A正确;‎ B.氯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更强,则该反应的速率可能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故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被消耗,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因此反应速率变慢,故C正确;‎ D.反应物中并不存在氢氧根离子,即该离子方程式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故D错误。‎ 故选D。‎ ‎1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有关下列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曲线图②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时pH变化 C. 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的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 D. 曲线图④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象形式考查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中和滴定、化学反应图象、溶解度,较为综合,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NaCl、Ca(OH) 2 的溶解性的特殊性,注意掌握C选项中与反应顺序、物质的用量有关的反应。‎ ‎【解答】‎ A.图象中改变条件V(逆)增大、v(正)减小,改变温度瞬间正、逆速率都增大,故不可能表示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pH逐渐增大,图象与实际不相符,图象应为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 ‎ ‎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Al3+反应完毕,继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OH-+Al(OH)3=AlO2-+H2O,故先生成沉淀,或沉淀溶解,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阶段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1,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C正确;  D.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大变化不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而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B.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Ba2+ +2OH-+2H++SO42-→BaSO4↓+2H2O C. 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3BaSO3+2H++2NO3-→3BaSO4↓+2NO↑+H2O 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2HCO3- + Ca2+ + 2OH-→CaCO3↓ + 2H2O + CO32-‎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中量少的物质完全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石灰乳在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a(OH)2,故A错误;‎ 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 +2OH-+NH4++H++SO42-=BaSO4↓+H2O+NH3·H2O,故B错误; ‎ C.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BaSO3+2H++2NO3-=3BaSO4↓+2NO↑+H2O,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HCO3- + Ca2+ + OH-=CaCO3↓ + H2O,故D错误。‎ 故选C。‎ ‎15、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和SO2的水溶液各两份中,分别通入不同的气体,一段时间后,下图表示通入的气体的量与溶液pH关系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曲线 a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O2‎ B. 曲线 b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O2‎ C. 曲线 c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Cl2‎ D. 曲线 d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A.向H2S水溶液中通入O2发生反应2H2S+O2=2S+2H2O,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最终等于7,故A正确;  B.亚硫酸的酸性强强于氢硫酸,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则曲线a、曲线b是H2S的水溶液,曲线c、曲线d是SO2的水溶液,故B错误,  C.亚硫酸的酸性强强于氢硫酸,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则曲线a、曲线b是H2S的水溶液,曲线c、曲线d是SO2的水溶液,故C错误;  D.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溶液的酸性减小,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6、赤铜矿的成份是Cu2O,辉铜矿的成份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 + Cu2S → 6Cu + SO2;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铜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B.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C. Cu2S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 D. 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明确元素化合价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反应前后,Cu从+1价→0价,化合价降低,只是被还原,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u,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则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B错误; ‎ C.Cu2S在反应中Cu的化合价降低,S的化合价升高,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 D.反应前后,S从-2价→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17、下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 D. 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明确生铁在中性溶液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析氢腐蚀。‎ ‎【解答】‎ A.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左边试管内气体的氧气减小,右边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不大,导致U型管内红墨水左高右低,故B错误; ‎ ‎ C.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故C正确;  D.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氯化铵中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发生析氢腐蚀,故D正确。  故选B。‎ ‎18、某稀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ZnSO4、Fe2(SO4)3、H2SO4、CuSO4,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下列各图表示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铁的性质及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明确离子反应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再根据物质间的关系式进行分析,难度不大。‎ ‎【解答】‎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ZnSO4、Fe2(SO4)3、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粉和各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铁离子、铜离子、氢离子(锌离子不与铁粉反应),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Fe=3FeSO4、CuSO4+Fe=FeSO4+Cu、‎ H2SO4+Fe=FeSO4+H2↑,等物质的量的Fe2(SO4)3、H2SO4、CuSO4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铁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1,故A正确。‎ 故选A。‎ ‎19、某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l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 ‎ ‎ A. NH3、NO、N2‎ B. NH3、NO、CO2    ‎ C. NH3、NO2、CO2‎ D. NO、CO2、N2‎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是一道气体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因最后几乎无气体剩余,所以甲中无N2,因此A、D两项错误;又甲是无色的混合气体,可排除C项。故B正确。‎ 故选B。‎ ‎20、a克Fe和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态下b升O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和b的关系可能是( )‎ A. b>0.3a   ‎ B. b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