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
1.温泉水中含硫元素,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B.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D.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N、O元素处于周期表中同一族
B.C、N、O三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
C.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B 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 D.是非金属元素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单元格和访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43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B.该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C.该元素名称为“钙”,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D.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
5.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6.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5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磷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7.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43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二、填空题
8.海水中含氯化镁,可用于工业制镁.
(1)如图是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从中可获得丰富的信息,请写出其中一条: .
(2)镁离子的符号是 .
(3)从海水提取镁的过程中,有用氢氧化钙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43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10.钾在人体内起着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是钾元素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 ,该粒子的符号为 .
11.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中的甲是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207.2表示的是 .
(2)图中的乙表示的一部分,A、B、C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图中的丙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用元素符号表示).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1) .
(2) .
43
1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恰当的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
15.如图中的①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如果A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3)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A、B、C、D 中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序号)
(4)C、D两种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6. (1)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43
硫的原子序数是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2)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产物X的化学式是 .
17.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镁离子的符号是 .
(3)镁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8.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的质子数x= ;
(2)将这8种元素排列在同一周期中,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都有 个电子层;
(3)该周期元素是由 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1
1 H
氢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氦
4.003
2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43
锂
6.941
铍
9.012
硼
10.81
碳
12.01
氮
14.01
氧
16.00
氟
19.00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写一种).
20.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
21.如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氧原子、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铝原子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
2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43
锂
6.941
铍
9.012
硼
10.81
碳
12.01
氮
14.01
氧
16.00
氟
19.00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43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
24.(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
1.008
2He
4.003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①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氩原子的质子数是 ;
③表中硫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请判断反应:Fe+CuSO4=FeSO4+Cu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 ;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
③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
25.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 ;
43
(3)“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CO3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①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河水中含Cd2+的质量为 mg(河水密度为1.0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mg).国家要求水中Cd2+的含量的标准≤0.005mg/L,用Na2CO3处理的河水 (填“是”或“否”)达标.
三、解答题
26.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 价.如图周期表中的信息及 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 A 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B、C、D、E 中, 和 (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 (填编号)属于离子.
(3)LiMnO2 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 Mn 的化合价为 价.
(4)用化学符号表示:①锂离子 ;②两个锂原子 ;③氢氧化锂 .
2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ⅢA
ⅣA
ⅤA
ⅥA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13 Al
铝
14 Si
硅
15 P
16 S
硫
(1)请你写出15号元素的名称 .
43
(2)从原子结构看,氧和硫同属ⅥA(第六主族)的原因是 .
(3)上表中 元素(填元素符号)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写出13号元素和16号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化合的化学方程式 .
2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写元素符号).
(2)写出带2个单位负电荷阴离子的符号 .
(3)写出一种AB3型化合物的化学式 .
2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酸
碱
盐
43
物质的化学式
30.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磷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3)上表中金属元素有 种.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逐渐 .
43
物质的构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温泉水中含硫元素,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B.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D.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信息可知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然后利用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来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故A说法错误;
B、由硫的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为“石”,则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由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6,故C说法正确;
D、由信息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则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知道元素周期表所体现的信息及含义.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3
A.C、N、O元素处于周期表中同一族
B.C、N、O三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
C.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元素周期表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B、根据C、N、O三元素分别形成的单质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D、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N、O元素的原子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处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B、C元素可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常温下固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43
A.元素符号为B B.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 D.是非金属元素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硼,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单元格和访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B.该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C.该元素名称为“钙”,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D.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43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因此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名称为“钙”,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5.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43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5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磷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解答】解:A、由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5;
B、由磷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可知:P可表示磷元素;
C、由磷的名称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由磷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了解及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7.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43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名称、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0,故说法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8.海水中含氯化镁,可用于工业制镁.
(1)如图是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从中可获得丰富的信息,请写出其中一条: 镁的原子序数为12 .
(2)镁离子的符号是 Mg2+ .
(3)从海水提取镁的过程中,有用氢氧化钙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MgCl2═CaCl2+Mg(OH)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由图中元素周期表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解答.
(3)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镁的原子序数为12、元素符号为Mg、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等;
(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的符号是Mg2+;
(3)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得到氢氧化镁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MgCl2═CaCl2+Mg(OH)2↓.
故答案为:(1)镁的原子序数为12;(2)Mg2+;(3)Ca(OH)2+MgCl2═CaCl2+Mg (OH)2↓.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以及书写离子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难度不大.
9.如图中的①、②
43
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和C ;
(3)A和B两种粒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离子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为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3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B和C.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A、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1)11;;(2)B和C;(3)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钾在人体内起着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9.10
(2)图B是钾元素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x= 19 ,该粒子的符号为 K+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数为19,据此结合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9,则其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9,则x=19;该粒子的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K+.
故答案为:(1)39.10;(2)19;K+.
4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17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核外共有 3 个电子层.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 (填“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7;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由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17;非金属;3;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中的甲是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207.2表示的是 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2)图中的乙表示的一部分,A、B、C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3)图中的丙是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SO3 (A用元素符号表示).
4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分析解答;
(2)依据不同周期元素的特点以及同乙纵行的有关规律和原子序数与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判断;
(3)依据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判断该元素的化合价,据此对相关化学式的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依据甲是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207.2表示的是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AB是同一周期,所以电子层数相同,而A在B的左边,所以A的和外电子数比B少一个电子,C和B是同一纵行,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C在B的上面,所以C比B的电子层少一层,由于电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以及原子序数,故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3)由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其质子数是16,所以是硫元素,故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故答案为:(1)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B>A>C;(3)SO3;
【点评】本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写出两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1) 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 .
(2) 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43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
或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钼元素反应金属元素等.
故答案为:(1)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2)钼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等(合理均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 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恰当的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KNO3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通过分析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各元素的电子层数可以得到规律;
(2)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情况;
(3)根据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结合给出的元素分析.
43
【解答】解:(1)第二周期的3﹣1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的11﹣18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也相同,因此得出规律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答案为:电子层数;
(2)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两种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答案为:得到;NaF;
(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⑤元素分别是氢、氮、氧、钾、钙,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硝酸钾属于复合肥,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故答案为:KNO3.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原子得失电子的判断方法;了解化肥的简单分类;掌握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本题难度不大.
15.如图中的①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
(2)如果A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O2﹣ .
(3)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D (填序号);A、B、C、D 中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B (填序号)
(4)C、D两种粒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MgCl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元素周期表信息中最下面的数值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最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
(2)依据原子中微粒的个数关系解决;
(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解答】解:(1)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如果A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原子中质子数=2+
43
8﹣2=8,所以x=8,改微粒为氧离子;
(3)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B、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其相同的是B.
(4)C、D两种粒子为镁离子和氯离子,根据镁的化合价为+2价,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
故答案为:(1)19.00;(2)O2﹣;(3)BD;B;(4)MgCl2.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以及原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 (1)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硫的原子序数是 16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 电子(填“得”或“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6
(2)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产物X的化学式是 Cr2O3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得失电子情况、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求x的数值.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原子的种类及个数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确定X的化学式.
【解答】解:(1)由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硫的原子序数是16;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6=2+8+x,解得x=6;由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可知,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故答案为:16;得;6;
(2)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可以判断:生成物X中有2个Cr原子、3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是Cr2O3;
43
故答案为:Cr2O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来解答问题,学生应学会获取直接信息,明确一个小格中的元素符号、名称及不同位置的数字来解答接即可,同时考查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
17.如图甲、乙所示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1 .
(2)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镁离子的符号是 Mg2+ .
(3)镁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O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根据化合价和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解答】解:(1)由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2)由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Mg2+;
(3)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两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
(1)24.31;
(2)失去;Mg2+;
(3)MgO.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解答本题,难度不大.
43
18.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的质子数x= 16 ;
(2)将这8种元素排列在同一周期中,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都有 3 个电子层;
(3)该周期元素是由 金属 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
(2)在第三周期中,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
(3)同一周期中元素是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解答】解:(1)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
(2)将这8种元素排列在同一周期中,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
(3)该周期元素是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答案:(1)16;(2)3;(3)金属.
【点评】明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含义.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1
1 H
氢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氦
4.003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43
钠
22.99
镁
24.31
铝
26.98
硅
28.09
磷
30.97
硫
32.06
氯
35.45
氩
39.95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 ,它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l2O3 .
(3)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写一种).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氯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铝元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3)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铝元素,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由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可知: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故答案为:(1)35.45;非金属;得到;(2)Al2O3;(3)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或同一周期的元素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0.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C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14 .
4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硅的名称中含有“石”字旁进行解答;
B、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4进行解答;
C、根据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
D、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硅的名称中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错误;
C、由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C正确;
D、由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故答案为:C;14.
【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氧原子、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6.98 ;铝原子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8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由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8;原子中,若最外层电子数≥
43
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
(2)由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1)26.98;金属;(2)8;得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硼的元素符号为B .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钠 (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Na+ .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NaCl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离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d (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F+SiO2═SiF4↑+2H2O .
4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的信息分析;
(2)通过金属元素一般都带“金”字旁解决此题;
(3)根据元素周期表结合化学式的写法以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4)根据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5)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为硼的元素符号为B;
故答案为:硼的元素符号为B;
(2)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得知第3周期(横行)的金属元素有钠、镁、铝;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
故答案为:钠;Na+;
(3)第11号元素是钠元素,第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
故答案为:NaCl;离子;
(4)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a、C和Ne在同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化学性质不相似;
b、Be和Mg在同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c、Al和Si在同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化学性质不相似;
d、F和Cl在同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故选:bd;
(5)氢氟酸与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故答案为:4HF+SiO2═SiF4↑+2H2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
23.
43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 .
(2)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得 (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非金属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 .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镁铝的电子层数相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更易失去电子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锂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最外层电子数判定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由其名称分析其元素类别;
(3)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
(4)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更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因此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43
故答案为:3;
(2)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16号元素是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得;非金属;
(3)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
(4)从表可以看出,镁铝的电子层数相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更易失去电子,因此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
故答案为:镁铝的电子层数相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更易失去电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24.(1)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
1.008
2He
4.003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①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
②氩原子的质子数是 18 ;
③表中硫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请判断反应:Fe+CuSO4=FeSO4+Cu中,还原剂是 Fe ,氧化剂是 CuSO4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 ;
43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③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C2H5OH+3O22CO2+3H2O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即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进行解答;
(3)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1)①由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即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填:28.09;
②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氩原子的质子数是18;故填:18;
③根据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所以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填:3;6;
(2)根据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在Fe+CuSO4=FeSO4+Cu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增加所以为还原剂,而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化合价减少,所以CuSO4为氧化剂;故填:Fe;CuSO4;
(3)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③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辨别元素种类 的方法,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解题,将元素周期律灵活应用的能力.
25.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
43
,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 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 ;
(3)“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CO3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①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Cl2+Na2CO3=2NaCl+CdCO3↓ .
②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河水中含Cd2+的质量为 0.018 mg(河水密度为1.0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mg).国家要求水中Cd2+的含量的标准≤0.005mg/L,用Na2CO3处理的河水 否 (填“是”或“否”)达标.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1)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
(3)①根据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②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进行计算分析.
【解答】解:(1)A.由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镉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故B正确;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示意图中X=18.故C正确;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单位不是g,故D不正确;
43
(2)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等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3)①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CdCO3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CdCl2+Na2CO3=2NaCl+CdCO3↓;
②由于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由于溶解CdCO3的质量很小,不影响溶液的质量,所以,则1L河水中含CdCO3的质量为:×2.8×10﹣6g=2.8×10﹣5g=2.8×10﹣2mg,含有Cd2+的质量为2.8×10﹣2mg××100%=0.018mg>0.005mg.
故答为:(1)D;(2)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3)①CdCl2+Na2CO3=2NaCl+CdCO3↓;②0.018,否.
【点评】本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掌握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溶解度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6.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 价.如图周期表中的信息及 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 A 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锂的原子序数是3 .
(2)B、C、D、E 中, D 和 E (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 D (填编号)属于离子.
(3)LiMnO2 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 Mn 的化合价为 +3 价.
(4)用化学符号表示:①锂离子 Li+ ;②两个锂原子 2Li ;③氢氧化锂 LiOH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根据同种元素核内质子数相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进行分析.
43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LiM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4)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1)从图A中数值可以知道,锂的原子序数是3,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答案为:锂的原子序数是3.
(2)D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D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故答案为:D;E;D.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锂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答案为:+3.
(4)①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因此锂离子表示为:Li+;
②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锂原子表示为:2Li;
③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OH;
故答案为:①Li+;②2Li;③Li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化合价原则以及化学用语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ⅢA
ⅣA
ⅤA
ⅥA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13 Al
铝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请你写出15号元素的名称 磷 .
(2)从原子结构看,氧和硫同属ⅥA(第六主族)的原因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
43
(3)上表中 Al 元素(填元素符号)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写出13号元素和16号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化合的化学方程式 2Al+3SAl2S3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分析;
(2)根据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分析;
(3)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13号元素和16号元素的单质名称,然后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1)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15号元素的名称磷.
(2)从原子结构看,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氧和硫同属ⅥA(第六主族)的原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4)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13号元素的单质是铝、16号元素的单质是硫,铝和硫在高温下化合的化学方程式2Al+3SAl2S3.
故答案为:(1)磷;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
(3)Al;
(4)2Al+3SAl2S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并灵活应用于解题当中,难度不大.
2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43
(1)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l (填写元素符号).
(2)写出带2个单位负电荷阴离子的符号 O2﹣ .
(3)写出一种AB3型化合物的化学式 AlCl3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来分析;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1)氢、氧、氯三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填:Al;
(2)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带上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O2﹣;
(3)在化合物中,铝元素常显+3价,氯元素常显﹣1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故填:AlCl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2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金属 元素过渡到 非金属
43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Na+ ,阴离子 O2﹣ .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酸
碱
盐
物质的化学式
NO2
HNO3
NH3•H2O
NH4NO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第三周期各原子电子层数都是3层;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关系考虑;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属于非金属的特点分析解答;
(3)阳离子是带正电荷,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电子数等于10个就行;
(4)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氨水属于碱.
【解答】解:(1)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各原子电子层数都是3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由左向右依次递增;
(2)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一般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属于非金属,汉字中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金和汞除外);由图示可知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
(3)氖原子是10个电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阴离子是带负电荷,所以钠离子属于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符号为:Na+;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属于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也是10个;符号是O2﹣;
(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二氧化氮属于氧化物,化学式是NO2;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硝酸就是酸,化学式是:HNO3;氨水属于弱碱,化学式是NH3•H2O;带铵根的盐属于铵盐,所以硝酸铵属于盐,化学式是NH4NO3.
故答案为:(1)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2)金属;非金属;(3)Na+;O2﹣;(4)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酸
碱
盐
43
物质的化学式
NO2
HNO3
NH3•H2O
NH4NO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30.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 .
(2)磷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16 .
(3)上表中金属元素有 5 种.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逐渐 增大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3)根据金属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进行解答;
(4)根据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来解答.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00;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磷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3)金属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上表中金属元素有锂、铍、钠、镁、铝共5种;
(4)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
(1)19.00;
(2)16;
(3)5;
(4)增大.
4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