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1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选择题
1.【2017年海南省】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答案】B
2.【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2H2O:表示2个水分子 B.2H:表述2个氢原子
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答案】D
【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化学式可知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60的分子结构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镂空的足球状,也称作足球烯。选D
3.【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C
【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
4.【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
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14
【答案】B
【解析】①3Hg表示的是3个汞原子;②Fe3 + 表示的是3个铁离子;③S03表示的意义有四种: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④3H2 O表示的是3个水分子。故选B。
5.【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效=核电荷数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C
6.【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2O2表示
A.2个氧分子 B.2个氧原子 C.4个氧分子 D.4个氧原子
【答案】A
【解析】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氧原子2O;4个氧原子:4O。选A
7.【2017年上海市】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答案】B
【解析】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B.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选B
8.【2017年上海市】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距 C.原子大小 D.原子种类
【答案】B
14
【解析】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发生改变的分子间隔、排列方式、运动速率;选B
9.【2017年上海市】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Cu B.CO C.KCl D.
【答案】D
【解析】A.Cu 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单质; B.CO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KCl 是由钾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是由钾元素和硝酸根组成的化合物。选D
10.【2017年山西省】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是
A. O2 B.2O C.O2- D.
【答案】B
11.【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2H B.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D.两个氮原子: N2
【答案】C
【解析】A.两个氢分子:2H2 ; 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B.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个硫酸根离子:2SO42-;C.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D.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氮原子: 2N;选C
12.【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答案】B
14
1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物质中, 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答案】B
【解析】A.铁 由铁原子构成;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 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选B
14.【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选项
文摘
理解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答案】C
【解析】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露从今夜白,描述的是水的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墟里烟”描述的是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C、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D、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因此物质可以分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即无限可分。选C
15.【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下列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镁 C.金刚石 D.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A.水由水分子构成; B.镁 由镁原子构成; C.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选A
16.【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14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A
【解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质子、电子也带电;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在不停的运动的;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选A
17.【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答案】B
【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