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17-2018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
化学
本卷共40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9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I 27 Si 28 S 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Ce 1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21个小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
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
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
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
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
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
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0O5
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
构中含有酯基
5.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能发生还原反应
B.双氢青蒿素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6.某有机物M 7.4g与足量氧气反应后,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和碱石灰的装置,
两装置分别增重9g和17.6g;同温同压下,M蒸汽的密度是H2的37倍,则能够与钠反
应放出H2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
A.8 B.6 C.4 D.2
7.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
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0.1mol·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6.02×1023
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 mL 0.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 mL 0.1mol/L CuSO4溶液
,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
向1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
Ksp[Mg(OH)2]>Ksp[Fe(OH)3]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
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证明碳元素非金
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4+
9.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
上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9种 C.15种 D.19种
10.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
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
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族
B.A不能溶于B中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
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
B.Y形成的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化合物X2Y、ZY、WY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的最外层电
子数的2倍,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
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B.W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X)>r(Y)>r(Z)
D.XY2与ZY2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3.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
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B.A口放出的物质是氢气,C口放出的物质是氧气
C.b极电极反应式为:SO-2e-+H2O===SO+2H+
D.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
14.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右图为Mg—
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作Y电极
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
C.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
D.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15.设计如下装置探究稀盐酸中阴、阳离子在电场中的相对迁移速率(已知:Cd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恒温下,在垂直的玻璃细管内,先放CdCl2溶液及显色剂,然后小心放入HCl溶液,在aa'处形成清晰的界面。通电后,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缓缓向上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电后,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缓缓向上移动的原因是Cd2+向Pt电极迁移的结果
B.装置中Pt电极附近的pH增大
C.一定时间内,如果通过HCl溶液某一界面的总电量为5.0 C,测得H+所迁移的电量为4.1 C,说明该HCl溶液中H+的迁移速率约是Cl-的4.6倍
D.如果电源正负极反接,则下端产生大量Cl2,使界面不再清晰,实验失败
1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H>0
B.压强P1>P2>P3>P4
C.11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
D.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c(OH-)
B.b点:5c(Cl-)>4c(HCO-3)+4c(CO2-3)
C.c点:c(OH-)=c(H+)+c(HCO-3)+2c(H2CO3)
D.d点:c(H+)=c(CO2-3)+c(HCO-3)+c(OH-)
18.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 L与pH=1
的H2SO4溶液b 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1∶1
B.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b mol
C.若a∶b=9∶2,则所得溶液pH等于2
D.若a∶b=9∶2,则该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铁粉0.28(a+b)g
19.已知lg2=0.3010,。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的最小pH等于( )。
A.8.15 B.9.3 C.10.15 D.11.6
20.常温下,取20mL某浓度的盐酸作为待测液,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假设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
计),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用盐酸的浓度是0.09mol·L─1,NaOH溶液浓度为0.03mol·L─1
B.在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a+)>c(OH-)>c(H+)
C.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依次为:A>B>C
D.滴定前,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导致盐酸浓度偏低
21.某可逆反应为2X(g)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
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B.压强大小有P3>P2>P1
C.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19个小题)
22.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
浓H2SO4
和有关信息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H2O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1)乙酸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2.0 mL正丁醇和16.0 mL冰醋酸(过量),再
加3~4滴浓硫酸。然后再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冷
凝管,然后小火加热。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与分水器的酯层合并。装置中冷水应从
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通过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酸丁酯的精制
将乙酸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①水洗、②蒸馏、③用无水MgSO4干燥、④用10%
碳酸钠洗涤。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②在乙酸丁酯的精制中,用10%碳酸钠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③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上口倒出
(3)计算产率
测量分水器内由乙酸与丁醇反应生成的水体积为1.8 mL,假设在制取乙酸丁酯过程中反应
物和生成物没有损失,且忽略副反应,乙酸丁酯的产率为________。
23.硫酰氯(SO2Cl2)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它性质
SO2Cl2
-54.1
69.1
①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
②易分解:SO2Cl2 SO2↑+Cl2↑
H2SO4
10.4
338
吸水性且不易分解
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冷却水的进水口为(填“a”或“b”)。
(2)仪器B中盛放的药品是。
(3)实验时,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装置丙的作用为,若缺少装置乙,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5)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lSO3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O3H=H2SO4 + SO2Cl2,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方法是。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有硫酸(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蒸馏水、
石蕊溶液):。
24.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
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
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常温下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 冷凝管中冷水应从(填“a”或“b”)处通入。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
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填序号)。
a.酒精灯加热 b.酒精喷灯加热 c.水浴加热
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和。
(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两个即可)。
(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
(5)工业生产中苯的流失情况如下:
项目
二氯苯
尾气
不确定苯耗
流失总量
苯流失量(kg/t)
13
24.9
51.3
89.2
则1t苯可制得成品为t(只要求列式)。
25.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H3)2N-NH2,氧化剂是液态四氧化二氮。二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已知室温下,1 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42.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8 K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ΔH=-a kJ·mol-1 (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达平衡时, 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②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 mol 、n(N2O4)=1.2mol,则此时V(正)
V(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