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考前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考点 1   理 清组成细胞的四 大类 有机物 及相关计算 直击 考纲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 Ⅱ ) 。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 Ⅱ ) 。 3 .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 Ⅰ ) 。 4.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 Ⅰ ) 。 5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 Ⅱ ) 。 6.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Ⅱ ) 。 7.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Ⅱ ) 。 8.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Ⅱ ) 。 9.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 Ⅱ ) 。 体验真题 诊断疑漏 栏目索引 回归核心 考向特训 体验真题 诊断疑漏 题组一 蛋白质类 1.(2015· 海南, 11)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rRNA 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 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 解析 解析   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A 正确; 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 正确; 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 C 正确;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2.( 地方卷重组 ) 判断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 (1)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 氮 ( 2013· 重庆, 1D)(    ) (2)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 H 2 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 羧基 ( 2014· 四川, 2B)(    ) (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和方式脱水 缩合 ( 2013· 江苏, 20CD)(    ) (4) 人胰岛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其能促进肝 糖原分解 ( 2015· 广东, 2 改编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二 核酸类 3.(2015· 全国 Ⅰ ,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 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上 √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DNA 含有的元素是 C 、 H 、 O 、 N 、 P , ATP 的元素组成也是 C 、 H 、 O 、 N 、 P ,故 A 项正确 ; tRNA 在翻译过程中把对应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就是利用自身所带的反密码子与 mRNA 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一个 tRNA 上只含一个反密码子,一个 mRNA 上有多个密码子, B 正确 ; T 2 噬菌体是 DNA 病毒, C 正确 ; 细菌 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D 错误 。 1 2 3 4 5 6 7 8 9 4.(2014· 新课标全国 Ⅱ , 5)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 DNA 的复制 C. 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转录是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A 项正确 ; 线粒体 和叶绿体中均含有的少量 DNA 控制着细胞质遗传,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进行 DNA 的复制, B 项正确 ; 双 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C 项错误 ; 甲基绿 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并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应,故可以用于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D 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5.( 地方卷重组 ) 判断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 (1)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2012· 江苏, 1B)(    ) (2)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 连接 ( 2014· 江苏, 1D)(    ) (3) 真核生物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 为 遗传物质 ( 2011· 山东, 5C)(    ) (4) 某双链 DNA 分子含有 400 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 A ∶ T ∶ G ∶ C = 1 ∶ 2 ∶ 3 ∶ 4 ,则该 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有 4 200 种 ( 2011· 上海, 27D)(    ) (5)T 2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 DNA ( 2015· 北京, 2C)(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三 糖类和脂质 6.(2014· 海南, 2) 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维生素 D 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 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 √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 A 项正确; 维生素 D 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 B 项错误; 相同质量的脂肪中因含有较大比例的 C 和 H ,故彻底氧化分解后比糖类产能多, C 项错误; 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7.(2013· 海南, 23)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 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 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 解析   A 正确,蔗糖是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 B 正确,乳糖是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形成。 C 错误,麦芽糖是二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 D 正确,纤维素、糖原、淀粉都是多糖,其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8.( 地方卷重组 ) 判断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 (1)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 免疫调节 ( 2013· 重庆, 1C 和 2013· 江苏, 1D)(    ) (2)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 Ⅲ 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而若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没有 还原糖 ( 2015· 江苏, 23AB)(    ) × ×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3)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脂肪可发生如图所示的水解 反应 ( 2013· 上海, 2 和 2013· 江苏, 1A 整合 )(    ) × 1 2 3 4 5 6 7 8 9 题组四 有机物相关简答题重组 9.(1)(2010· 广东, 35 改编 ) 若检测某饲料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选用 _______ 试剂 ,蛋白质与其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_____ 。 (2)(2013· 新课标全国 Ⅰ , 29 节选 ) 为观察某油料作物种子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___________ 染液 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________ 色 的脂肪颗粒。种子萌发过程中,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___ 。 (3)( 经典高考题 ) 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 3 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_____ , 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_______ , 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 _____ 和 _______ 。 答案 双缩脲 紫色 苏丹 Ⅲ ( Ⅳ ) 橘黄 ( 红 ) O 单糖 麦芽糖 磷脂 胆固醇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回归核心 考向特训 依 纲联想 1. 关于蛋白质的 5 点核心提示 (1)20 种氨基酸中一定含有 C 、 H 、 O 、 N 元素,有的 R 基中含有 S 元素。另外,血红蛋白中所含的 Fe 元素不在 R 基中。 (2) 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方式只有一种,所形成的肽键结构可表示为 “ —CO—NH— ” 。 (3) 其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从氨基酸角度分析有 3 点,此外还有肽链条数及空间结构的不同 。 (4) 其鉴定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其原理是碱性条件下的 Cu 2 + 与具有两个肽键以上的化合物生成络合物,呈现紫色。注意鉴定时不需水浴加热。另外,变性的蛋白质一样可以与其发生相同颜色反应 。 (5) 注意辨清蛋白质与食盐浓度的关系及蛋白质变性的实质 。 核心梳理 2 . 关于核酸的 9 点核心提示 (1) 五碳糖中只有 C 、 H 、 O ;腺嘌呤中有 C 、 H 、 N ,而其他碱基中含有 C 、 H 、 O 、 N ;而磷酸基中含有 O 和 P 。 (2) 细胞中含有 5 种碱基、 8 种核苷酸、 2 种核酸, 1 种遗传物质 (DNA) ;而病毒中只含 4 种碱基、 4 种核苷酸、 1 种核酸, 1 种遗传物质 (DNA 或 RNA) 。 (3) 双链 DNA 中,反向平行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而同一条链上核苷酸之间是通过 “ — 脱氧核糖 — 磷酸 — 脱氧核糖 — ” 相连 。 (4) 双链 DNA 中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的数目相同 。 ( 5) 单链 DNA 中没有氢键,而单链 RNA 中有的也有氢键。 (6)DNA 和 RNA 都可以携带遗传信息。 (7)DNA 分布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的拟核与质粒中以及部分病毒中。 (8)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是用来观察核酸分布的,其使用方法和斐林试剂相似,观察材料可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9) 依据碱基种类或数目可判断核酸种类:若含有碱基 T ,则一定为 DNA ;若含有 U ,则一定为 RNA ;若嘌呤不等于嘧啶数,一定不是双链 DNA 。 3. 关于糖类和脂质的 6 点核心提示 (1) 糖类、脂肪和固醇中都只有 C 、 H 、 O ,磷脂中含有 C 、 H 、 O 、 N 、 P 。 (2) 可溶性还原糖为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其实质是新配制的氢氧化铜,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 (3)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4) 同等质量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结果是脂肪耗氧量多,产水多,释放能量多,原因是脂肪含氢量多。 (5) 脂肪并非只在动物中存在,参与膜组成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6) 脂肪的检测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 4. 关于 5 种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颜色 原理 红 ① 还原糖+斐林试剂 ( 水浴加热 ) → 砖红色沉淀; ② 脂肪+苏丹 Ⅳ 染 液 → 红色; ③ RNA +吡罗红染液 → 红色; ④ 染色体 ( 质 ) + 醋酸洋红 液 → 红色 黄 脂肪+苏丹 Ⅲ 染液 → 橘黄色 绿 ① DNA +甲基绿溶液 → 绿色; ② 线粒体+健那绿染液 → 蓝绿色 ; ③ 酒精+重铬酸钾溶液 ( 在酸性条件下 ) → 灰绿色 蓝 淀粉+碘液 → 蓝色 紫 ① 染色体 ( 质 ) +龙胆紫溶液 → 紫色; ②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 紫色 考向一 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多角度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由若干个单体组成,组成元素都有 C 、 H 、 O 、 N B. 生物大分子合成时都需要模板并消耗能量 C. 某些生物大分子能存在于内环境中维持渗透压 D. 均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 能量 考向特训 解析 √ 解析   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组成元素是 C 、 H 、 O ,没有 N , A 错误 ; 蛋白质 、核酸合成时需要模板,多糖不需要模板, B 错误 ; 某些 生物大分子能存在于内环境中维持渗透压,如血浆蛋白, C 正确 ; 生物大分子 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 D 错误。 2.(2016· 江苏, 4)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 H 2 O 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解析 √ 解析   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 tRNA , A 错误 ; 氨基酸 之间缩合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B 正确 ; 细胞 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要蛋白酶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 C 正确 ; 蛋白质 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D 正确。 答案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DNA 与 RNA 都由核苷酸组成,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    ) (2) 相同的 DNA 分子转录出的 mRNA 是相同的 (    ) (3) 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均含下图中的 ① 、 ② 两种分子,且 ② 上含有密码子,其 —OH 部位为结合氨基酸的部位 (    ) 思维 延伸 √ × × 答案 (4) 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 (    ) (5)ATP 的高能磷酸键依次断裂后,可作为转录的原料 (    ) √ √ 考向二 在相关图示中推断物质的种类和特点 3. 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图中的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适宜条件下,该反应也可发生在试管中 B. 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 的 二 肽 C.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 D.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 解析 √ 解析   在适宜条件下,酶促反应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发生在细胞外;二肽酶可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形成的二肽;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而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的。 答案 如图为 C 、 H 、 O 、 N 、 P 等元素构成化合物甲、乙、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表述并思考相关问题: 思维 延伸 (1) 若图中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其单体为葡萄糖 (    ) (2) 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物质乙的单体为氨基酸,物质丙的单体为脱氧核苷酸 (    ) (3) 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 (    ) √ × √ 答案 (4) 若图中丙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加倍现象,则丁也会同时加倍 (    ) (5) 若图中丁是一种生物膜,则其功能的不同主要由于图中乙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    ) (6) 若图中甲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参与其合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    ) (7) 若题图中丁是 HIV ,则丙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其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 (    ) × √ √ √ 提示 (8) 若题图中的丙的单体为核糖核苷酸,则丙可能具有降低某种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 (    ) (9) 若题图中丁是烟草花叶病毒,则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什么? ( 10) 若图中丁为染色体,则 “ 一种丙只能控制合成一种乙 ” ,对吗? 提示  不对。因为基因才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而其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 提示  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A 、 G 、 C 、 U) 和氨基酸。 考向三 围绕某一共性主题跨模块考查物质分子的特点 4.( 化学键主题 )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构成 RNA 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 构成环状多肽的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C. 构成 ATP 的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 D. 构成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解析 √ 解析   构成 RNA 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A 错误 ; 构成 环状多肽的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B 正确 ; 构成 ATP 的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普通磷酸键相连, C 错误 ; 构成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D 错误。 答案 (1)( 水主题 )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①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 H 2 O 中的氢只来自羧基 (    ) ② H 2 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 [H] 将固定的 CO 2 还原成 (CH 2 O)(    ) ③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 H 2 O 中的氢都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 ④ 细胞发生癌变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    ) 思维 延伸 × √ × × 答案 ( 2)( 物质的量的比值变化主题 ) 判断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 ① 神经纤维膜内 K + /Na + 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 (    ) ②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 5 /C 3 的比值,停止供应 CO 2 后比停止前高 (    ) ③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ATP/ADP 的比值,有光照时比暂停光照后低 (    ) ④ 15 N 标记的 DNA 在 14 N 培养液中,随复制次数的增加,含 15 N 与含 14 N 的 DNA 数量之比逐渐减小 (    ) √ √ × √ 答案 ( 3)( 同位素示踪主题 )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① 14 C 标记 CO 2 最终探明了 CO 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 ② 小白鼠吸入 18 O 2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 18 O ,但尿液中会含有 H 2 18 O(    ) ③ 要得到含 32 P 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 32 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 ④ 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 3 H 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    ) √ × √ √ 考向四 借助坐标曲线,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物质分子变化 5. 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 有机 物 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 确 的是 (    ) A. 第 36 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 苏 丹 Ⅲ 染液检测 B. 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 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 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 不变 解析 √ 解析   由题图可知,第 36 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 Ⅲ 染液染成橘黄色, A 正确 ; 淀粉 属于糖类物质,而细胞代谢需要糖类物质,所以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B 正确 ; 由 题图可知,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其种子中的糖类物质不断地下降,而脂肪的含量却不断地上升,说明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肪,导致脂质 ( 脂肪是脂质的一种 ) 含量持续增加, C 正确 ; 蛋白质 是细胞的结构成分,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含氮物质含量不变,但由于种子干重增加,因此蛋白质总量实际在增加,因此糖类能转化为蛋白质, D 错误。 答案 (1) 如图所示为油料作物的种子在成熟过程中, 4 种有机物 ( 可溶性糖、淀粉、含氮化合物和脂肪 ) 的变化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的叙述: 思维 延伸 ① 图中 1 和 2 代表的是糖, 4 代表的是脂肪 (    ) √ 答案 ② 据图得出这种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占种子干重的比例大约保持不变的结论 (    ) ③ 推测在种子形成过程中,一粒种子中的 DNA 总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会成倍地增加,因为细胞在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    ) × √ ① 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    ) ② 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 N 增加 (    ) ③ 种子萌发初期,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O(    ) ④ 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    ) 答案 (2) 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 × × √ √ 考向五 辨析蛋白质结构并进行相关计算 6. 如图表示一个由 200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分子中含有 198 个肽键 B. 这 200 个氨基酸中至少有 200 个氨基 C. 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 600 D. 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 4 个游离的羧基 解析 √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肽链并且两条肽链间由 2 个肽键连接,所以链内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00 - 2 = 198 个,链间肽键 2 个,该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数= 198 + 2 = 200 个, A 错误 ; 由于 该蛋白质分子的两条肽链间的肽键 (2 个 ) 是由第 25 位和第 120 位、第 70 位和第 165 位氨基酸的 R 基上的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所以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 200 个氨基酸中至少具有的氨基数= 200 + 2 = 202 个, B 错误 ; 由于 该蛋白质分子共有 200 个肽键,因此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200 个,所以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200 × 18 = 3 600 , C 正确 ; 由于 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具有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羧基, D 错误 。 答案 (1) 某多肽链由 39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 3 个丙氨酸 (R 基为 —CH 3 ) ,现用酶专一性地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 ( 如图 ) ,请填充: 思维 延伸 ① 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 ___ 个 ,产物中短肽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减少 ___ 个 。 5 1 答案 ② 水解产物至少有 ___ 个 氨基,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 ___ 。 (2) 如图是某蛋白质中所含的基团或氨基酸,则据图可推知该蛋白质含有 ___ 条 肽链,其中含有肽键 ____ 个 , R 基中共含 ___ 个 氨基,该蛋白质对应的 mRNA( 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逆转录所得的 cDNA 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 ______ 个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6 90 两 124 15 2 268 答案 (3) 二硫键 “ —S—S— ” 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 280 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 ① 该蛋白质至少有 ___ 个 游离的羧基,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 ____ 个 水分子。 ② 若其中环肽是一条由 39 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 4 个谷氨酸 (R 基为 —CH 2 —CH 2 —COOH) ,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有 2 种,则环肽中有 ____ 个 肽键,最少含有的 O 原子数是 ___ 个 ,至少有 ____ 个 游离的羧基,最多有 ____ 种 氨基酸。 2 278 39 47 4 20 答案 (4) 某蛋白质由 n 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 b 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多 为 __________________ 。 考向六 引入新情景信息推断相关物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7.OM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奶粉中过量添加 OMP 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OMP 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OMP 中的氮主要存在于 R 基中 C.OMP 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D.OMP 导致细胞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解析 √ 解析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是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都能合成 OMP , A 错误 ; OMP 中的氮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B 错误 ; 根据 题干信息 “ OMP 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 ,故具有调节功能, C 正确 ; OMP 属于蛋白质,不是生物,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D 错误。 (1) 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① OMP 和胰岛素一样, OMP 通过注射和口服都能发挥作用 (    ) ② OMP 与生长激素具有类似的作用 (    ) (2) 植物体内蔗糖的合成具有下述途径: UDPG + 果糖 蔗糖 +二磷酸尿苷 (UDP) ,则: ① UDPG 中 G 可能为一种还原糖 (    ) ② UDP 脱去一分子磷酸后可参与 RNA 的合成 (    ) ③ UDP 可能与 ADP 具有相似的功能 (    ) ④ UDP 中的 U 表示尿嘧啶 (    ) 思维 延伸 × √ √ √ √ × 答案 返回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