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三轮选择题满分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选择题满分练(3).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7届高考生物三轮选择题满分练》

共有 8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届高考生物三轮选择题满分练》 共有 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选择题满分练(3)‎ 解题策略链接 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 ‎(1)隐含条件是指命题者有意将一些条件隐含在题干中,而没有直接指出。‎ ‎(2)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非常重要,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学生在审题时,要善于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使题干的信息得到完善,从而迅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1.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故A错误;As进入水稻细胞,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则砷(As)可能是酶的抑制剂,进而影响细胞代谢,故B正确;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说明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故C正确;磷脂、核酸和ATP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故D正确。‎ ‎2.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答案 B 解析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 ‎3.某种遗传病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a和b均为致病基因,且只有同时含有A和B时个体表现正常。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父母均患病,子女可能均不患病 B.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概率最大为25%‎ C.自然人群中,该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D.某一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全来自于其母亲 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可知,若患病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则子女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均不患病,A项正确;父母均正常,且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时,所生女儿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正常(3A_XBXB+3A_XBXb)∶患病(1aaXBXB+1aaXBXb)=3∶1,此时女儿的患病概率最大,为25%,B项正确;因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均为致病基因,且只有同时含有A和B时个体表现正常,所以自然人群中,该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项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所以某一男性患者的b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其母亲,由于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该男性患者的a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其母亲,也可能来自于其父亲,即某一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全来自于其母亲,D项错误。‎ ‎4.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释放 B.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 C.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 D.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抗丁顿氏病(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M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水解释放,而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中[H]与O2结合过程产生,A项错误;正常的抗丁顿氏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与环境变化无明确的关系,B项正确;HD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C项正确;神经元M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来实现的,D项正确。‎ ‎5.下列对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更易于观察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操作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答案 C 解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里,加入盐酸的作用是: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成熟细胞不再分裂,不能形成纺锤体,B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C正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D错误。‎ ‎6.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4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A项正确;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B项正确;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C项正确;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项错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