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训练题(20份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训练题(20份带答案)》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2016·江苏卷·T15、1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有两点:‎ ‎(1)理解遥感的工作原理,即地表不同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谱不同。‎ ‎(2)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解析】1选A,2选C。第1题,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而岩层和地下水都在地表以下,无法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故选项A正确。第2题,农业的适宜性主要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与居民点和岩层无关。‎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2016·浙江文综·T2)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地理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解析】选D。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为: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因此首先要获取云杉空间分布的采样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建立云杉分布区的数据库,最后对云杉分布数据库进行分析和输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6·浙江文综·T7、8)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区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区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4、5题。‎ ‎4.关于五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5.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根据图中数据判读省市区的区域发展差异,如图所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4选B,5选A。第4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具 体 分 析 结论 A项 按照Y轴对比,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 错误 B项 按照X轴对比,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正确 C项 按照Y轴对比,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 错误 D项 按照X轴对比,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错误 第5题,从括号中的数值看,山西万元产值能耗最高,说明工业生产能耗大、层次低,应加大传统工业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以降低能耗。广西万元产值能耗高于上海、江苏等省市。上海和江苏万元产值能耗较低,但能源缺乏,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会导致环境污染。湖北万元产值能耗较高,但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不能降低能耗。‎ ‎(2016·海南卷·T16~18)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6~8题。‎ ‎6.该固定沙丘 (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析】6选C,7选B,8选D。第6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第7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8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9.(2016·浙江文综·T36(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是:‎ ‎(1)明确戊区域河流泥沙的来源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的原因。‎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戊区域地处恒河三角洲,汇聚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大水系,两河流经地区广大,且流域内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且集中于雨季(6至9月),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因此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强。加之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因此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汇聚入河,由河流搬运至下游三角洲地区,造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 答案:(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10.(2016·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题,从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到要分为三个阶段来回答,20世纪70年代(1976年),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第(2)题,结合图示和材料按着总体—局部的步骤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合理组织语言进行概括。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得出: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读图中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得出:修建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读图中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通车,原道路废弃以及材料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得出: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第(3)题,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同时该题考查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宗旨是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创造更合适的生态环境。‎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